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港歌手邓小巧的困境:两年总收入仅35万,每月进账不如洗碗工

2021-10-15 08:14 作者:港台娱乐通  | 我要投稿

昨天(14日),小编写了一篇关于香港乐坛不景气的文章,提到专辑销量大幅下滑、出专辑要自掏腰包、大部分歌手难靠音乐生存等问题,旋即遭到部分网友的质疑,他们认为如今已是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实体专辑销量减少并不能反映问题,而且很多香港歌手仍能靠开演唱会获得不菲收入。但今天,小编就要用一个例子证明,香港大部分歌手、尤其是新生代歌手,过得真的很不容易。

我要举的例子就是邓小巧,她在2009年怀着一腔热枕参加TVB音乐节目《超级巨声》而出道,但11年的发展经历却将她火热的心泼了一盆冷水,由此还产生了退圈的想法。

日前,邓小巧在个人Facebook账号上发长文吐露了做本地歌手的辛酸,称自己的音乐道路早在2019年就走不下去,“音乐使我贫穷,这是真的,也没有什么我需要掩饰或者羞愧,在2019年到2021年这两个纳税年度里,我的总收入大概只有35万港元(28.9万元)。在这个需要自己带钱去上班的行业,我自己如果没有姐姐的支持,实在没有办法走下去,而我总不能让姐姐一直付出,就算她愿意。”

2020年,香港的月薪中位数是1.84万港元(1.52万元),洗碗工每个月的收入都有1.5万港元(1.2万元),而邓小巧的平均年收入为17.5万港元,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邓小巧的收入还不如上班族甚至洗碗工。另外,歌手是个投入很大的行业,各方面都需要资金,如果没有音乐公司的支持其实很难走下去,邓小巧的这点收入在香港别说养活事业了,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邓小巧作为香港本地歌手、新生代中的一员,她也在数字音乐平台发歌,而且成绩还不错,但她的困境却是真实的,且具有普遍性;事实上,很多香港本地歌手为了减轻困境都会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尽量压缩制作成本,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一方面则身兼他职增加收入,有人脉的去当演员拍戏,没人脉的去兼职,送外卖、摆地摊、干摄影师、当服务员、做网络主播,只要来钱都行。这足以说明,大部分香港歌手已不能单纯靠音乐赚钱。

为什么现在很多当地歌手宁愿待在TVB星梦?很简单,因为那里收入和工作有保障,有剧集歌唱、有《劲歌金曲》奖拿、能拍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有人可能会说,至少香港演唱会多,当地歌手能靠这个赚钱。可事实上,能开得起大型演唱会、且能赚钱的是凤毛麟角,很多大牌歌手都在赔本赚吆喝,当成维持歌手身份的仪式感;而属于绝大多数当地歌手的中小型演唱会呢?光前期投入都吃不消。有公司支持的歌手还好,至少风险有承担;没有公司支持、非富豪出身的歌手,硬要开的话,怕是要做好散财的准备了。

香港商业电台DJ、著名TVB主持人曾透露,筹备两三个月开演唱会,哪怕座位爆满,最后能分给歌手的也不过4万多港元,香港乐坛的落魄景象可见一斑。

另外,由于某偶像组合的“歌海战术”(每周一曲)冲击,大部分港媒、电台、网友、粉丝都在宣传造势,全港除TVB《劲歌金曲》外,所有音乐榜单已被被该组合“统治”,其他当地歌手、小众音乐人的生存空间已被进一步压缩。

香港歌手邓小巧的困境:两年总收入仅35万,每月进账不如洗碗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