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鹰旗传 第1卷 燃烧的要塞(第44-45章)

第四十四章 战争的终局(上)
公元前447年6月的这个夏日,对于在特雷维尔附近的摩泽尔河谷奋战的罗马人和日耳曼人来说,都是漫长的一天。经过一个上午的厮杀,双方都损失惨重。在河谷之中,累累尸骨已经昭示了这是一场恶战。在河的南岸的丘陵上聚集的是罗马军团最后的力量,而在河谷之中乌泱泱的是躁动的日耳曼武士。罗马人聚集的山坡之上,簇拥着一面紫色的旗帜,这是罗马皇帝的象征,在这面旗帜下,是罗马最精锐的第六铁壁军团残余的“盾卫者”大队,他们虽然人数已经不多,但是仍然保持了整齐的阵容,他们的宽大的罗马盾牌上虽然早已刻满了刀痕剑印,但是仍齐刷刷的面向敌阵,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城墙。在他们两侧是其他军团聚集到皇帝旗帜下的残余的步兵大队,他们虽然已经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但是罗马人的尊严让他们必须昂起头,握紧剑,准备迎接日耳曼人最后的突击。 在山顶上,一位穿紫袍的老者安详的骑在一匹战马之上,虽然周围还有其他骑兵拱卫,但是他的王者之气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他就是“拉文纳的雄狮”瓦伦提尼安三世。
在山坡下的日耳曼人虽然气势汹汹,但是似乎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法兰克人的偷袭在罗马人的拼死抵抗下,损兵折将,如今精锐骑兵早已损失殆尽,剩余的贵族骑士也不得不下马作战,因为大多数战马都撞死在第六军团的罗马盾墙下,松诺和少数贵族还有坐骑,但是已经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了。撒克逊人虽然在早上的战斗中击溃了萨尔马提亚人,但是在随后和罗马近卫军团的对砍中,并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死伤惨重,如今沃根身边也是以"火炉"亲卫为主的最精锐的部队了。伦巴第人更是在第一波的冲击中就成了炮灰,是最早退出战斗的蛮族部队,河谷中央坡岸上的尸体大多数都是伦巴第人留下的,但是”长胡子“阿尔博的戈丹武士是个例外,他们仍沉默的护卫着自己的国王,准备在他的命令下投入最后的搏杀。
这是最后的决战,双方的士兵都在默默的恢复体力,准备决一死战。罗马人占有一些地势的优势,日耳曼人则占有人数上的优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由于出色的纪律,罗马人除了拥有军团步兵,仍有一些远程弓箭兵可以投入战斗,最可贵的是,还有成规模的骑兵,这是瓦伦提尼安三世可以和日耳曼人较量的最后的资本。如今皇帝本身由一支100人的禁卫骑兵保卫,左侧是三十军团的“图拉真勇士”骑兵大队的200名骑兵,右侧是克劳狄收拢的300名萨尔马提和阿兰人骑兵。
克劳狄刚刚参加完皇帝的御前军事会议,返回自己的骑兵方阵。在短暂的会议上,老皇帝一改之前阴霾的神色,展现出他早年杀伐果断的王者之风,仿佛这场关系帝国生死存亡的血腥战斗再次激发了老皇帝尘封多年的热血豪情。如今,战阵已经部署完毕,罗马军团必须依靠自己训练有素的士兵和指挥得当的将领来扭转战局,而这正好是这支军队最宝贵的传统。
就在两军对垒,战场陷入一片死寂之时,罗马的军阵里突然飘起了低沉的吟唱,开始声音如风飘逸,慢慢地如同涟漪般在整个山谷中扩散开去,就是克劳狄在斯特拉斯堡河谷听到的古老迦太基歌谣《永恒》:
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乌云已降临我们的海岸,
那是罗马人的强权和刀剑。
我将会勇敢,变得坚强
并且更为忠诚,我的爱人
我将为你等候,
直到永远......
你无畏地奔赴战场,
我的爱人。
或许神明将使你光荣凯旋。
你将会勇敢,变得坚强
并且更为忠诚,我的爱人
我将为你等候,
直到永远......
我怎会无知地等待?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我们为崇高的目的而奋起,
我们怀着纯洁之心而历险 ,
我们和我们心灵所允许的一样伟大!
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
永恒...
我们的未来将会如何...
将会如何?
我期待并且祈求
在我孤单的每一天。
希望你会回到我身旁,
回到我身旁,
回到我身旁...
就在歌声还没有消散的时候,河岸上的日耳曼人开始躁动了,仿佛是扰动的麦子被风拂动,日耳曼人开始向山坡上涌过来。经过几百年和罗马帝国的磨合,这些蛮族大军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虽然仍保留的蛮族残忍嗜杀的传统,但是行军布阵上,和罗马人并无二至。不过,如今蛮族大军如被战鼓驱动,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山坡上的罗马人推过来,一边发出“嚯嚯”的嘶喊声。
罗马军阵岿然不动,安静的等待着日耳曼人进入远程火力的打击范围。虽然第八军团的弓箭兵大队损失不小,但是他们精湛的射术仍能给与敌人不小的杀伤。只听射手方阵的军官们低沉的发号司令,”准备“,”拉“,”射!“。一片乌云从山坡上腾空而起,快速的向正中央的法兰克精锐剑士自由民射去。
只见100步外,乌泱泱的法兰克人齐刷刷的举起了盾牌,在乌云落下来的一瞬间,整片冲锋的人浪似乎被阻挡了一下,但是在第一轮的箭雨之后,法兰克人开始发起了全速的冲锋,向山坡上的罗马方阵冲来。战斗到这个时候,双方都已经扔光了标枪,如今两军都职能短兵相接了。
就在法兰克人的人浪冲击波即将冲上罗马的盾墙时,克劳狄和卡苏斯同时按找计划指挥各自的骑兵向战线两侧运动开去。这种调动很快吸引了日耳曼人左右两翼的伦巴第国王阿尔博和撒克逊贵族沃根的注意,一支机动的骑兵绝对时步兵的最大威胁。克劳狄在左翼,负责牵制阿尔博的伦巴第戈丹武士,卡苏斯在右翼,负责吸引沃根的亲卫战团。在侧后遭到骑兵威胁的步兵,是无法发起全力冲锋的,这样罗马军团正面的压力可以小很多。
在战阵中央,罗马军团的步兵已经和法兰克人做对厮杀在一起了。在战线的最中间是第六军团的”持盾者“首席大队的200名军团士兵,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战力甚至超过罗马皇帝的近卫军团。这些”持盾者“早已得知了自己军团长战死的噩耗,而第六军团的其他大队也尽数牺牲,所谓哀兵必胜,这些勇士悲愤交加之下,已生了绝不独活的战斗意志,作战异常勇猛,加上娴熟的战斗,法兰克的精锐剑士居然渐渐落入下风。只见”持盾者“大队的代理首席百夫长尤利乌斯站在大队左侧,大叫一声:“推!”,第一排的数十名持盾士兵全力向前推去,法兰克人由于处在低处,无法抵挡罗马人的压力,步步后退,就在法兰克人阵脚大乱的时候,尤利乌斯大喊一声:“杀!”,第一排的持盾者突然停止了推挤,齐刷刷的向后退了半步,盾墙突然消失了,一片银光闪过,法兰克人齐刷刷的倒下一片。很多蛮族武士并未被杀死,有人捂着肚子,有人腿上血流不止,尤利乌斯吹了一声哨。罗马士兵发出“嚯哈!”声,盾墙刷刷的又竖了起来,法兰克后排的武士的砍杀叮叮当当的落在了罗马人的盾墙上。”持盾者“方阵开始又向前移动,第一排的罗马士兵跨过躺在地上呻吟的法兰克士兵的身体,后面的士兵毫不留情的一刀结果了这些蛮族伤兵,在罗马方阵推过的地面上,留下了无数蛮族士兵的尸体。尤利乌斯侧身让过一名冲上来的法兰克长剑武士,对方不等姿势冲老,非常老练的翻手长剑横扫过来,尤利乌斯冷笑一声,抬起长盾抵挡了这个日耳曼人的勇猛攻击,敌人的身材高大,动作却并不迟缓,只见他狂吼一声,双手举剑向尤利乌斯连续猛砍,尤利乌斯被他砍得站不起来,顺势抬起长盾,用盾缘砸向敌人小腿,只听卡擦一声,敌人吃痛摔倒,立刻被几名罗马士兵围上来乱剑捅死。尤利乌斯站起身来,扶了扶头盔,吹了一声哨子,大喊到”推!"......
于此同时,克劳狄和卡苏斯的骑兵也已经脱离了战团,开始在日耳曼人侧后游荡。他们也没有急于发起攻击,而是不断的吸引伦巴第人和撒克逊人转身过来防备他们的袭击。罗马骑兵虽然速度要快,但是蛮族步兵在内线运动,一时半会倒也找不到机会。而这时,罗马后阵的弓箭兵开始将射击线向战阵后方延申,这些防御骑兵的日耳曼后卫部队,又遭到了来自背后的弓箭雨的袭击了。随着战斗的进行,这些蛮族武士已经精疲力竭,慢慢跟不上罗马骑兵的机动速度了。克劳狄眼见时机日渐成熟,命令自己身边的信号兵开始挥舞红色的小旗。远处在敌军左翼运动的卡苏斯立刻做出了反应,开始向克劳狄的骑兵靠拢,两支骑兵开始向日耳曼人战阵中央集结,罗马精锐骑兵和马尔萨提亚的轻装骑兵汇聚成一支滚滚铁流,此时伦巴底人和撒克逊人已经来不及封闭法兰克人的后方的缺口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罗马人的骑兵发出镇人心魄的轰鸣声,如闪电般从他们眼前呼啸着冲向法兰克人的后方。
第四十五章 战争的终局(下)
数百名骑兵的冲击波对法兰克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松偌早已发现罗马骑兵的异动,但是自己的精锐全部压在和罗马军团正面鏖战中,凭借着人数优势暂时处于上风,根本无力应对罗马骑兵的威胁。只能将后方交给两翼的伦巴第人和撒克逊人,但是罗马骑兵在后方来回穿梭,终于撕开了日耳曼人两翼部队的掩护,找到了一个口子杀了进来。此刻,这位法兰克的国王,也展现出了英雄的气概。他亲自指挥法兰克的精锐后卫快速在战团后方列阵。法兰克人虽然是日耳曼蛮族,但是松诺常年在罗马军团服役,熟悉罗马人兵法战术,早已把自己的精锐贵族剑士训练得和罗马人一样坚如磐石,很快法兰克人在战线正后方竖起了一道上百米的盾墙,而法兰克的长矛兵也纷纷将3米长的矛尖从盾墙后刺出来,仿佛在盾墙上长出一片枪林。
克劳狄和卡苏斯此刻已经无法停止冲锋的步伐了,只能指挥骑兵全力冲击,希望能一举冲垮蛮族的后卫防御阵型。数百匹战马转瞬之间,已经撞上了这面盾墙。一瞬间,战马嘶鸣,人仰马翻,后续的骑兵从前面骑兵撞开的缺口蜂拥而入,一些骑兵被摔倒的战马抛出去,直接被林立的枪阵插死,而更多的法兰克人被罗马的骑兵撞飞,或践踏致死。一些骑兵冲入人群后很快失去了速度,被四周蜂拥而至的日耳曼人团团围住,很快被乱枪扎死。在马匹上坐立不稳的人则摔下马来,很快被乱刀砍死。
罗马的骑兵如同一波海浪撞击到日耳曼人的岩石上,一片涟漪之后便淹没在蛮族战团之中,除了少数骑兵从战团中杀出一条血路,大部分骑兵和步兵混战在一起。克劳狄和卡苏斯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和四周越杀越多的日耳曼人拼死作战。在他们前方数十米,就是罗马的步兵方阵,只要能杀穿法兰克人的战线,就能击溃敌人。但是就是这数十米的距离,哪怕能互相听到罗马人的喊杀声,但是随着两翼的伦巴第人和撒克逊人加入战团,陷入包围的罗马骑兵越战越少,卡苏斯和克劳狄也杀红了眼,挥舞着骑兵战刀,带着数十个护卫拼死向山坡上杀去。
如今罗马人的阵型也逐渐在蛮族人浪的冲击下溶解了,双方的士兵渐渐混战到一起,很难看到完整的队形或盾墙了。除了山坡上方皇帝的禁卫军方阵仍列阵之外,即便是弓箭兵也拔出短剑投入战斗了。瓦伦提尼安三世平静的看着山坡下厮杀的两军,仿佛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难道他的戎马生涯在这里就结束了吗?此刻,在他身边,禁卫军百夫长康斯坦丁紧张的注视着战斗,他手下了这200多人的禁卫军士兵就是皇帝最后的护卫者了,如果皇帝决定在此殉国,他和他的士兵也不可能独活。
“陛下,请尽快离开吧,趁着敌人还没有形成包围圈!”康斯但丁劝说道。
“陛下。。。。”四周的随军大臣也纷纷劝谏。
瓦伦提尼安三世抬起手,示意大家不用再劝了。
”拿旗来!“皇帝大吼一声,从身边的侍卫掌旗官手中夺过象征皇帝的紫色鹰旗,向高空一举!”罗马的勇士们!帝国的精英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跟我来!“
说完,瓦伦提尼安三世驱马向前,数百名罗马禁卫军簇拥着皇帝向战阵的中央冲去。罗马人看见了皇帝的紫色鹰旗还在高高飘扬,不禁士气大振!追随着皇帝向日耳曼人杀去。
克劳狄和卡苏斯终于拼死杀到了罗马军阵前,此时500多骑兵已经只剩下不足百人了,但是法兰克人的阵线也被洞穿,如今两军完全厮杀在一起。只是战阵中分别形成了4团漩涡,分别是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的紫色漩涡,法兰克国王松诺的蓝色漩涡,撒克逊贵族沃根的绿色漩涡和伦巴第军阀阿尔博的白色漩涡。这四团漩涡搅动着整个战团。罗马人虽然拼死一战,但是仍是兵力不足,逐渐被其他三个漩涡包围其中,眼看着紫色漩涡的范围越来越小。
克劳狄被两个伦巴第人围攻,他几乎只有招架之功了,卡苏斯早已不知到哪里去了,他的头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掉了,一个伦巴第人大力挥刀砍下来,他本能的抬刀抵挡,结果虎口一麻,刀应声落地。他以为自己大限将到,就在电光火石之间,那个伦巴第人突然好像被按了暂停键,克劳狄回过神来,一把短剑从伦巴第人胸膛刺出来,尸体倒地后,克劳狄看见原来是康斯但丁。原来他不知不觉已经杀到了皇帝禁卫军的核心,现在四面八方都是日耳曼人。他回头看见,瓦伦提尼安三世仍镇定的高举着紫色鹰旗,他一面佩服皇帝的勇气,一面觉得这实在是个不错的靶子。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见一个法兰克人高举着长枪向他冲来,他来不及思索,一剑捅了出去,短剑切开那个蛮族武士的胸膛,但是他已经将长枪投了出去,克劳狄大喊“陛下!小心!”已然来不及,长枪没入瓦伦提尼安的肩胛骨,他大喊一声倒下马去。
“护驾!护驾!”康斯坦丁大喊着,禁卫军立刻建起了龟甲阵,将皇帝和他的战马掩盖其下。克劳狄来不及思索,立刻冲上去,一边从皇帝手中接过鹰旗,翻身上马,一边对康斯但丁说,“快!保护皇帝撤离战场!”康斯但丁点点头,带领禁卫军龟甲阵开始向后撤退。克劳狄高举皇帝的紫色鹰旗,一边挥舞短剑,劈开不时向他投掷来的标枪和箭矢。慢慢的最后的罗马战士开始向他聚拢过来,而蛮族的士兵也围了上来。他突然悲哀的想,难道今天就是他穿越人生的终点?
突然,他恍惚看见一片黑压压的骑兵出现在不远处的山坡地平线上,这支骑兵有如天兵神将从上坡上冲下来,杀入战团。当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紧随其后的是黑压压的西哥特的武士,克劳狄可以看见西哥特的鹰旗从地平线上升起。
西哥特人回来了!罗马人士气大振!大部分士兵并不知道皇帝受伤,只要紫色鹰旗还在飘扬,罗马人就不会放下刀剑。随着西哥特人加入战团,胜利的天平又开始向罗马人倾斜了。就在罗马人欢心鼓舞的准备乘胜追击之时,在河对岸的森林里突然又冲出来一支大军,居然是从斯特拉斯堡赶来的阿勒曼的军团。一时间,战斗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伦巴第人,法兰克人和撒克逊人都吹响了收兵的号角,而罗马人也开始有序的后撤,脱离战斗。这似乎是一场不分胜负的战斗,因为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谁都不愿意在黑夜中盲目的厮杀。
摩泽尔河谷之战就这样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不论是蛮族联盟,还是罗马人都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战。为了稳定军心,罗马皇帝受伤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了。残余的罗马军团退回到斯特拉斯堡,在那里克劳狄和需要他拯救的罗马帝国将迎来怎样的命运呢?请关注克劳狄乌斯的《铁血鹰旗传》第二卷!
本章主创:克劳狄乌斯;
【版权声明】
本小说为历史架空穿越虚构群创小说,目前仅在B站和起点不定期更新,未经授权不得转发。
欢迎催更的小伙伴加入书友群 “克劳狄乌斯的罗马世界” (QQ群 20399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