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

2023-02-17 21:03 作者:李小娟和西住美穗  | 我要投稿

中国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德国军方为了提高机枪的机动性,将水冷的马克沁MG08重机枪予以轻量化,并设计出MG08/18气冷轻机枪。而类似的操作,在1946年的旧中国,又重演了。这就是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一款基于水冷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改进而来的气冷重机枪。

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基于民24式研发的气冷重机枪

1946年国防部第6厅国防科学研究发展年报称:“我国国防重心已移向北方,为适合北方气候起见,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实有改为气冷式之必要。...研究结果试造完成,试射结果良好,连续射击5000发,效果甚佳。每分射速为650发。”根据台湾联勤厂的资料,该型称为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

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是在原先的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产品,主要改进是将原先的水冷枪管改为气冷可更换枪管,同时将原先重达29kg的重型三脚架改为约16.7kg的轻型三脚架。经过改进,全枪质量由水冷的49kg降低到31.7kg,同时不再依赖冷却水。
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基本结构和原先的水冷马克沁重机枪完全相同,依然使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肘节式闭锁方式,二次供弹,只能连发射击。该枪口径7.92mm,发射7.92mm毛瑟步枪弹,全枪长1200mm,枪管长721.2mm,全枪质量31.7kg,枪身质量约15kg,三脚架质量约16.7kg,采用250发弹链供弹,理论射速650发/min。

博物馆收藏的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

1947年7月起,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由兵工21厂正式投入生产,1947年生产了500挺,(同时生产了1800挺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次年上半年又生产了350挺。根据资料推测,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总产量约为1500挺。1948年,国民党兵工署提出,在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发通用机枪,但由于当年重庆解放,21厂被接管,新通用机枪的设想没有实现。

本文曾在火器百科官网及火器百科公众号发表

中国马克沁民36式重机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