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冬季物语】《子夜独白》

2022-01-29 09:03 作者:李心乱  | 我要投稿

      老姐总是向我抱怨生活艰难、家庭背景差、工作挣钱难、结婚生子难……

       刚开始我还会试着去鼓励,但后面自己也愈觉不易,对此类话题不再作声。

       钱难挣想办法能否换个工作,找对象难就降低下标准、家庭背景差……我觉得大部分人家境背景就没真正优秀的。

       有时候经历多了,心态也会好很多,也能坦然接受很多事情。

      消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如正能量些,多认识结交一些正能量的人,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要总给别人传递负能量,因为能量是彼此传递和转化的,不要去反噬别人。

       身边的圈子真的很重要,要多去结交正直有趣的良师益友,将自己的圈子拓宽,即使自己不一定能和洽地融入那个圈子,也能从别人的圈子收获一些极富价值的信息或知识。

       大二那会,听说了一位做自媒体的师兄在学校很出名,毕业了还是常能听到他的大名。

      当时我打心里就很想认识他,通过别人去要了他微信。

      虽然关系不熟,也是他圈里的“小白”。

     那天看他朋友圈,不禁瞠目结舌——他发了他毕业时在家长买房的帖子,然后房价很快便增值了1.5倍。

      我知道自己加把劲儿攒个首付还是有希望的,但我实在不想过上每月与银行贷款“共享工资”的生活,每一个子夜幻梦,迷茫之心对此事仍是清晰明了——不管怎么努力,努力多久,直接买下所在二线城市的一间小房都是在做奢侈的梦。

      虽然那会还在读书,已然能直观感觉房价上涨的氛围异常浓烈。

      粗茶淡饭,省吃俭用,清心寡欲,打工兼职努力储下的钱,发现最大最好的用处便是给母亲拿去凑买老家三楼自建房的砖石竹棚。

      都说“百善孝为先”,心里清楚,我的“孝”多少还是带了自私,一开始便是想待到以后什么时候“田园山水心”浓烈到一发不可收拾,就回去做个劳工农民,赶海人家。

      可惜貌似归隐山林湖海也是件难事,不仅现代,古代也然。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陶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度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看望他时,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自命清高的节操使他不接受外来资助,晚年一场大火又使积蓄全无,年老力衰,耕作不精,穷困潦倒以致最终在病疾饥饿交加中呜呼哀哉。

      著名文人在贫病交加中离世的倒也不少,屈原、杜甫、唐寅,不一而足……

    我想成为一名文人,但我不想成为自命清高,故作高深,食古不化,一成不变的卫道者,毕竟出世心仍需入世行……

      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

     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

     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

    兴许嵇叔夜,陶弘景,王摩诘那般半官半隐,半人半仙的生活更适合自身、适合社会,适合世界吧……

【冬季物语】《子夜独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