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有趣的造字法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且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是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提到造字法,就不得不提“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象形
最初的造字法是象形,古人把日常能看到的物体,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勾画出来,代表这个物体。象形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造字法,属于“独体造字法”(独体字)。汉字有200多个独体字,也称为字根。

指事
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是比较容易表示的,但有些事物是勾画不出来的,比如:上、下,怎么表示、怎么画?
这时候古人就创造性地在图画的基础上加入了抽象概念。

上,在本体的上方画一符号;
下,在本体的下方画一符号。
这样的表示,是不是很聪明?我们的古人厉害吧?
再看一个指事字,本。
先看它的前身木。木是象形字,表示树。

再看本

在木的下部加一个符号,就表示树的根,这就是本的原义,引申为根本。

在木的上部加一个符号,就表示树梢,树的末端。

指事字也是“独体造字法”。
会意
有些字用象形和指事都无法表示,比如说“看”这个动作如何表示?休息如何表示?
古人又创造性地用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叫会意。


休,就是一个人倚在树上,表示休息。是不是该为古人的智慧叫绝呢?
我们再来看几个会意字。



林、森也是同样道理,是会意字。会意是“合体造字法”。
形声
下面继续问问题,都是树,松树、柏树、杨树、桃树……怎么表示?
都是鱼,鲤鱼、鲫鱼、鲢鱼、鲈鱼、鳜鱼……怎么表示?
这些同类的事物,差异很小,不可能用象形、指事、会意来表示,这时候,就引入了开创性的造字法——形声。形声就是一部分表形,一部分表声。比如,木字旁的字,木是形旁,另一部分是声旁。大家一看有木字旁,即使不认识,也知道这个字与树有关。

形声字,是最方便的造字法,也是最有效率的造字法,近代字中,80%是形声字。形声字让汉字成为最灵活,最有生命力的文字。

以上介绍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真正的造字法,而下面要介绍的转注和假借其实是用字法。
转注
不同地区因发音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六书是后来人(汉朝)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
造字法聊完了,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汉字的奥妙,热爱祖国伟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