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3.4.2 借贷资本和利息

2022-12-08 00:4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2、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一定报酬,而暂时贷给另一个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主要是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分离出来而独立发挥作用的一部分货币资本。

  为什么从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会分离出一部分货币资本来呢?这是因为在产业资本不断的循环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许多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例如:积累中的折旧基金;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尚未积累到可以实现资本化程度的剩余价值(利润)等等。这些闲置的货币资本,都是不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但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总力求自己的每一点资本都能给他带来收入。于是,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通过信用变为借贷资本,把它贷给其他需要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去暂时使用,并取得一定的报酬。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借贷资本,是在产业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特种资本,因而也就具有与产业资本不同的特点。产业资本是用于生产以发挥资本职能的职能资本,而借贷资本只是一种财产资本。债权人贷出的货币,只有在债务人(即产业资本家)的手中,把它用于生产以占有剩余价值,才当作资本来发挥职能,而借贷资本家只是资本的所有者。借贷资本家对自己的资本的这种所有权,表现在债务人到期必须把货币资本归还给债权人,因此,借贷资本贷出时就取得两重的存在:同一笔资本,对债权人(即借贷资本家)是作为财产的资本,而对债务人(即产业资本家)则作为职能的资本。所以,借贷资本的特点就在于:把它用于生产当作资本来发挥职能的不是握有它的所有权的资本家。这里,就造成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有着借贷资本,这就使产业资本家不需要保存大量不用的后备资金,同时,还有可能利用贷款来扩大生产、增雇工人,从而增大攫取的剩余价值量。

  产业资本家因取得贷款而以报酬形式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叫做利息。利息是产业资本家因取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它的来源同样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本身的运动,采取着Д—Д′的形式,但这个运动却不能不以产业资本的运动为基础,与产业资本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借贷资本不在债务人(产业资本家)手中当作资本来运用,在生产过程中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那末,债权人(借贷资本家)也就无从连同利息收回这笔贷款。因此,借贷资本的整个运动,实在是Д—Д—T—Д′—Д′,如果没有中间这个Д—T—Д′的资本运动,借贷资本也就无从在Д′的形式上回到借贷资本家手中。所以,借贷资本同一切资本一样,首先表现资本家和被剥削的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同时,借贷资本还直接表现两个资本家集团,即借贷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产业家、商人)之间的关系。

  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以利息形式把自己的一部分利润付给借贷资本家以后,平均利润就被分成两部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所留下的那部分平均利润,就叫企业主收入。

  利息在平均利润中所占的比重,是以利息率的高低为转移的。利息率是以百分数表示的利息量和贷出的货币资本之比。例如贷出货币资本100元,每月取得利息5元,则月利息率就是5/100=5%。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对货币资本的需求愈大,利息率就愈高。在通常的情况下,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因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要比平均利润率低得多。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息率同平均利润率一样,有着下降的趋势。这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率既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有下降的趋势,利息率自然也有随之而日益下降的趋势。此外,由于资产阶级中食利者集团的不断扩大,以及闲置资金(包括资本家的闲置货币资本和一般居民的闲置货币资金)的日益集中于银行,这就造成借贷资本总量的增长要比借贷资本需求的增长快一些,于是也使利息率下降的趋势。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3.4.2 借贷资本和利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