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世界变了”的时候,我们是在说什么?是现在,更是未来
世界真的变了。
它不是一点两点三四点的变化,而是方方面面的全面变化。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但很多人还想着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就像之前很多次的小波折后,生活恢复到了原样一样。
如果你还这么想,那你可能是没有理解什么叫“常态化”,什么叫“变革”。
要想清楚,当我们说“世界变了”的时候,我们是在说什么呢?

首先是在说“现在”,现在的状态跟之前的状态截然不同,生活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很多事的逻辑都已经不一样了。
时间和习惯确实可以改变人,在三年之前,谁会想到社会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曾经想去杭州看一看,去深圳看一看,去硅谷看一看,去伦敦看一看……最后,只要走出小区看一看我就高兴极了。
我原来嘲笑那些买冰柜的朋友,简直跟挖地窖存白菜和粮食的乡下老农一样,但我现在已经把冰柜放到购物车里了。
人啊,都是会变的。
因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在变,人也不得不跟着变,否则就不能与时俱进,适者生存。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小到一斤鸡蛋和猪肉的价格,大到国际风云,地球温度,这个世界真的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但如果从地球的历史来看,变化其实才是它的常态,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国家,都生存在各种的不确定性中。
三十为一世而道更。变革是人类社会的主题,对于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
不管是悲观还是乐观,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但都不要急,时间自然会带来答案。不过如马斯克所说,宁要错误的乐观,也不要正确的悲观。

说到未来,其实当我们说“世界变了”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强调未来,大家都想基于未来建立某种确定性。
而“未来”是由“现在”塑造的,所以,我们现在想未来什么样没有用,关键是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才会有未来。
这就是战略思维。所谓战略,其内涵就是居安思危,古人说得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此而已。
因此,战略思维对每个人都有用,懂得未雨绸缪的人,往往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提前建立优势,以自身的确定性对付世界的不确定性。
不然的话,只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岂不是太脆弱、太被动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自身的确定性,让自己具备战略思维呢?
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一个是学习。如果非要说最重要的一点的话,那就是学习。
毕竟,要想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昧,需要足够的知识才行。
懂得主动学习很关键,任正非曾谈到集体奋斗和学习是华为能够持续胜利的要素之一,“要拥有一个庞大的、勤劳的、勇敢的奋斗群体。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善于学习。”他强调的就是学习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话,他又如何知道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呢?
越是逆境,越是身处变局之中,越要勤于学习,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绝对不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