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情的建构与消亡,从中世纪忏悔到后现代想象(上)

2023-03-06 20:05 作者:黑心の女巫  | 我要投稿

所有深入人脑的禁止都通过过度言说达成,所有谈之色变的禁止本身就是一种过度言说。

福柯在《性史》里描述了一件很反常识的现象,就是中世纪与性的关系。

中世纪是禁欲主义,黑暗,非人道的;是对希腊罗马黄金时代,关于身体解放与性文化的完全压抑和破坏。

但福柯发现,如今几乎所有关于性与身体神秘而美好的想象;花样百出的关于性的脏话;甚至是对不渝爱情的狂热,都是那个时代产生的。

中世纪不断强调“性”的肮脏,以强制忏悔的形式,让普通人审视,言说自己龌龊,下流的想法:“多瞟了哪个女/男人一眼;偷看了谁衬裙下面的裤脚;对谁产生了怎样的不良想象......这太肮脏了!”

性在中世纪以被禁止的形式得到海量的确认与言说,于是从日常生活,身体经验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放大为一个极其特殊的部分,因此构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欲望结构。影响至今。

.

把禁止视为双向的建构,可以说的角度很多。

如,不重视其双向性可能会像刚才例子一样适得其反;而利用之,则可能良性互作,相辅相成,这时也许就该改称“节制”。像节制饮食,就同时获得有利身体的“保卫感”,又增强了偶然吃大餐的“获得感”。

如,具有认知自信的文明,不会对任何事情讳莫如深。是错误不应该掩盖。是答辩,没必要传给每个人看,也毫不担心任何人看到。

因为仅凭认知无法改变客观规律与客观事实,故追求科学与真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朝向。故理性,完善,全面而科学的认知在全人类范围上的普及有着不可阻挡的趋势。故善使阴谋,将他者的落后,愚昧,迷信,仇恨作为自身繁荣基础,且竭尽全力维持这些状态的,是在历史错误的一边;而多行阳谋,希望且能够从“所有人都长点脑子”中获利的,在历史正确的那边。

.

下半部分,将延续本话题,详细探讨认知建构的奇妙性。同时也是喜闻乐见的关于“爱”的讨论:它真的存在吗?存在过多久?又是否会存在下去?

当我们读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会发现确实与如今对爱情的想象存在差异。除去轻率感,往往主题“对宿命之应得的追求”,也更接近对个人价值的证明。而相比之下压抑保守的东方,同时期却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就不提印度教神话里湿婆那神仙飞两千年都看不到尽头的根了。

综上可见,现代人对“两人互相付出所有,陪伴到永远”的如此保守的对真爱的认知,并非必然。

而且它明显是“不自然”的。

(未完待续)


爱情的建构与消亡,从中世纪忏悔到后现代想象(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