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辽河故事丨米香悠远连乡土

2022-05-04 23:10 作者:营口有礼从我做起  | 我要投稿

开栏话衔山拥河向海,地理催生历史。


大辽河在营口向西注入渤海,这在中国较大的河流水系中是个特例。有史以来,营口都以积极拥抱以商业文明为代表的河海文化而别具一格。


城拥大辽河,依河而兴的城市向海发展,向海发展的城市因河灵动。站上新的时空节点,营口举起“河海文化”的望远镜,把河海文化的“根”和“魂”体现和贯穿于城市建设全过程,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灵魂的城市。


知其所来,方知所去。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辽河故事》,邀您一同,在过往中细品属于未来的滋味。


大辽河波澜不惊,缓入营口,汇至渤海,形似母亲的臂弯,滋润这片沃土,抚育这方儿女。


清明与谷雨间隙,大辽河岸畔稻农携节气耕作,摆盘、播种、铺土……一道道工序紧锣密鼓。不久后,油绿的秧苗破土而出,移插水田,尽情吸吮河水的乳汁。历经三季,在寒露时节蜕变成一身金黄,稻穗包裹饱满晶莹的籽粒,这是大辽河给予儿女的馈赠——稻米。


因为“米”,营口人对大辽河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依恋。以水兴农,滔滔河水凝结简朴圆润的果腹之物,造就富泽一方的根本,幻化成独特的味蕾记忆。营口人无论身居何处,都能在一碗米饭里咂摸出家乡的滋味。






北国稻香 千年前飘起大河边



如同无论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压轴的主角一样,在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味觉历史中,营口大米自成一脉,源远流长。


查阅《营口通史》可知,金代定居营口地区的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品种繁多,有粟、水稻、赤粮、麦子、黍、荞麦、大豆等,从排名先后可以推测那时的水稻种植体量和大米占据百姓主食的分量。到了清朝末年,营口大米因其籽粒饱满,洁白光亮,口味纯正颇受皇家喜爱,奉为贡米。







民国后,营口地区种植水稻的记载更加清晰。1918年,营口县大辽河岸边天咀子、丝瓜秧子、北老湾、童子沟、青堆子、西长子、赏军台等7个村,有稻田713亩。此后十年增垦近十倍,达6612.8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勤劳智慧的营口人广修河道,引大辽河水灌渠溉田的技术日渐成熟,水稻种植规模在疾速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初,种植面积已近77万亩。




每至深秋,稻浪滚滚遮天连日,万亩金黄铺展壮观的画卷。开镰收稻这一最卖力气的场景中,满是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这是营口人在中国“南米北面”基本格局下造就的稻米产业奇观,是对“老天爷赏饭吃”的最好报偿。






老天赏饭 品质出众情理之中



生于南方的水稻由南至北传播耕种,克服风霜浸染,在营口这片土地上落户生根,有着天时地利的加持。




营口位于北纬40至45度的粳稻黄金种植区,位于大辽河下游冲击平原,黑钙土深达40到80厘米,土质盐碱、矿化度高,富含磷、钾、氮等元素和高达5%的有机质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黑土层每形成1厘米厚度,需要200至400年的沉积。于是,大自然用两万年的厚积,让这块土地“插根筷子也发芽”。




冲积和滋养这万年沃土的是充沛的大辽河水。营口主要大米产区分布在大石桥市境内的水源、沟沿、石佛、高坎、旗口等五镇,处于“九河下稍”。水网纵横,水域环绕,灌溉条件可称得上“近水楼台先得月”。






与此同时,稻谷最佳灌溉温度在21到25摄氏度之间。营口雨热同季,早晚温差较大,温差控制在适宜区间。营口日照充足,每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2590小时,年均积温3300摄氏度,无霜期长达175至180天。超长生长期结合优良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稻米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有了醇厚的口感和风味。




随着时代发展,机械化作业遍布水稻种植全程,稻农开着农用拖拉机晾晒水稻。



忠于口感和口碑 闯出一片天



自古,营口水土养育的大米就是御贡品质。今日,“营口大米”也是优质大米的代名词之一。




上世纪60年代起,营口大米选入人民大会堂等国家机关食堂;第二届“广交会”上,我国出口的“第一粒大米”出产于大石桥水源镇;70年代末知识青年返城的大潮中,“营口大米,好吃!”的口碑随着返乡的行囊传遍全国。


以享誉全国的口碑为发展机遇,营口的稻米农民合作社、米业加工厂迅速发展壮大,集种植、收购、检验、存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业化“米”产业经济渐渐铺陈开来。




正在装车准备销往全国各地的“营口大米”。



综合光泽晶莹、吸水率高、软硬度适中、粘软滑腻、清香可口、久放不回生等独特品质,营口市政府2004年倾力打造“营口大米”品牌。2009年,“营口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第二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本地众多米业公司换上了“营口大米”统一商标,合力握拳,把“营口大米”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营口大米”登上国际大米展览会,接受世界各地食客的品鉴。



目前,沟沿、旗口、水源、高坎、石佛、虎庄六镇构成了“营口大米”的主产区。营口水稻种植面积70多万亩,“营口大米”年产量超过3亿公斤。从选种到种植,从收割到加工,“营口大米”严把质量关,世界级大米展览会上出现了“营口大米”的身影,“营口大米”的整体品质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一碗米饭,最为素净,可以衬托任何食材,容纳万千滋味。在温度和水的运化下,米香在口中弥散,那是记忆里家的味道。一口米饭带来的色香味,落肚的瞬间绝不仅仅是饱腹,更是温暖在肠胃间流转、乡情在心底打转。


这时的你可能会骄傲地说,“稻花香里说丰年” 绝不是江南才有的画面。这时你心里肯定会有一件事比手头的事重要,那就是回家吃饭,和家人吃饭。

辽河故事丨米香悠远连乡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