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线下科研项目怎么找?同学快看过来!

一提到环境工程学,
你会想到集思未来的哪一位教授呢?
毋庸置疑,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即UCB)的Slav Hermanowicz教授肯定是大多数学生脑海中的浮现出的第一个人物。每每提起他的名字,环境减排、新时代能源发展、人类面临的水环境危机与挑战等等这些字眼就会如泉涌般在脑海中展现。

大家都知道,Slav Hermanowicz教授已经跟我们共事很久了。前不久,集思未来海外专访小分队也和他在UCB的校园顺利会师~那本期就让我们来唠一唠这位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老朋友吧!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首席研究员兼前副院长
·加州水环境协会研究成就奖获得者
Slav Hermanowicz教授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正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物理可持续性、环境统计分析方向的授课和研究工作,曾任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地球系统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他曾荣获旧金山湾区加州水环境协会研究成果奖(Research Achievements Award)。

他曾任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首席研究员兼前副院长,应邀至慕尼黑工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担任客座教授。

集思未来与Slav的趣闻乐见
(以下以海外专访小分队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讲述)
大家肯定想不到,我们的Slav Hermanowicz教授其实有一个中国胃!

那各位来猜一猜,我们在伯克利和他共进午餐时吃的是什么呢?特色春卷?宫保鸡丁?北京烤鸭?NO NO NO 都不是!

答案揭晓:Slav带我们去了一家他很喜欢的肠粉店吃肠粉!

他说每次吃这家的肠粉都会让他回忆起在中国的那些日子。之前由于担任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首席研究员兼前副院长,Slav经常会来深圳授课,一待就是数周。他讲了很多在深圳的故事,谈到了与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以及他们一起探索知识的经历。他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灵魂的启迪和灵感的交融,而那些在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和学术探讨也成为了他难以忘怀的回忆。
【科普一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TBSI)是清华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建立的,秉承“学科交叉”“国际化”和“产业伙伴关系”理念,致力于探索“大学-政府-企业〞三方合作的培养模式。整合高校、政府和产业界的资源,培养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为解决区域和全球性重大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课题输送高素质人才。】
他谈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这里的热爱和认同。他提到了城市的创新氛围和发展速度,以及深圳所代表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在他眼中,深圳是一座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城市,他为能够在那里度过宝贵的时光而感到无比幸运。

他还谈到了那些令他垂涎欲滴的中国美食,他对广东的脆皮烧鸭和煲仔饭情有独钟,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肠粉。他觉得中国很神奇,因为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之多的美食,而且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他认为中国人对食材的精心选择和独特的烹饪方式,展示了我们对美食的敬意和追求,而这也让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午餐过后,他热情地带着我们漫步在美丽的UCB的校园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学术殿堂。我们一同参观了众多标志性建筑,如萨瑟塔、生命科学楼和Doe Library等等,每一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校园独特的魅力。


Slav提到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环境也很好,如果今年时间够的话,他想暑研项目结束后再去深圳转一转。他表示他一直都很喜欢中文,自己也会说一点点,平常跟课管老师沟通的时候也会努力打一些中文,这次上海的线下项目给了他面对面练习中文的机会,他感到十分期待!


他还提到他之前来过上海很多次,尤其喜欢外滩的夜景,感觉夜幕降临后整个上海就成了灯的海洋。因为疫情的原因他已经三年多没来过上海了,所以很好奇现在的上海有没有一些新的变化。他非常期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跟学生们进行线下授课,也为可以再次品尝到中国的美食而感到开心!

项目概览
作为暑研教授的一员,Slav Hermanowicz教授将在暑期上海营地中给学生们讲授环境工程与生态学专题的课程。项目内容将在联合国倡导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展开,探讨当下先进的环保技术在不同类型领域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新能源的发展,例如不可再生性资源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及新能源技术;还包括水资源的综合处理利用,例如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技术。学生们将通过项目对能源环境与发展的概况形成整体性认识,探讨未来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在项目结束时,提交项目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UCB教授面对面

Q:请您对自己以及您的研究领域做一个简要介绍。
A:大家好,我是Slav Hermanowicz,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伯克利校园标志性钟楼。我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能源和水资源管理。我对授课满怀期待,暑研课程主题将涵盖伦理学、物理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科技。
本课程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具体领域包括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如可持续发展,课程侧重于科技和道德价值观的讲解。
我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多年,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样,校园里风景优美、阳光明媚。我也很喜欢滑雪,滑雪的地方离校园不远,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去中国滑雪。
Q:您与集思未来合作的体验如何?
A:集思未来邀请我为学生们授课,课程内容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即可持续发展。我已授课多年,教授课程数量为8-9门。
我在集思未来的授课体验非常棒,学生们都动力十足,并且能够积极展开团队合作,如今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他们还会沟通交流科研成果,这不论是对我还是对学生们来说,这都是一种极好的体验。
Q: 作为导师,您对学生有哪些期待?
A: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教授这些项目,同学们都热情洋溢、信心满满。我希望同学们对高中阶段的科学知识已基本了解,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努力学习的意愿,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Q:您计划在课外的时间做哪些事情呢?
A:我非常喜欢上海!在过去20年里,我在上海度过了长达数月的时光。我想参观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地方,我不确定我的中文发音是否正确,它就是“文庙”,也就是为纪念孔子所建的庙宇。我知道有很多学生会在考试前去那里祈祷,尤其是在高考前,祈祷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成绩。我问过他们是否有用,他们说,“如果你信奉它,并勤奋学习,那么就能发挥作用”,所以这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此外,我也期待着能够发现一些新鲜事物,因为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我已经有将近3年没有去过上海了,上海肯定发生了很多变化,不过我最期待的是能够线下亲眼见到学生们、其他教师和朋友们,我也希望能够交到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