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我由他人塑造

2023-04-22 02:35 作者:平静的享乐主义者  | 我要投稿

幸福是不是比较出来的?为什么人们现在普遍不幸福?

如果幸福是比较出来的,就意味着我以前的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以后我也要在比较中获得幸福,这是对的么?如果幸福不是比较出来的,那幸福一定有统一的标准 ,标准又是什么呢?

定义:如果幸福不是比较出来的,那也就一定有一个标准,有一些条件只要满足了你就能获得幸福。先从自己开始,我此时认为获得幸福的条件时有很多钱,这些钱够我未来的基本生存需求(衣食住行,安全,健康),我不再为了基本需求而去出卖自己的自由或尊严。有一个人爱我的人,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是缺爱的,我渴望有一个人爱我,我认为如果有一个人爱我,我一定能获得幸福。这些如果满足了,我认为我就是幸福的了。

首先我承认这些只是我对幸福的物质定义,他人一定有其他的定义,例如,远在非洲的某些部落中的人,在部落中他认为的幸福,就简单到只是吃饱喝足,有安全的环境生存。再例如一个是社会的领导者,他的幸福可能非常难,是让自己社会上的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你能说他们两个人那个人更幸福。这是同一时代横向的对比,还有纵向对比,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富有且享受科技的便利却终身遭受抑郁折磨的人,对他来说幸福就是有人能爱他。远古打猎为生住在山洞里的人只为吃饱穿暖,他们谁更幸福?

有人说现代社会中享受科技的便利却终身遭受抑郁折磨的人比远古打猎的人们住在山洞里更幸福,你有可能认为现代的人不用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所以你会说这个终身遭受抑郁折磨的人更幸福,那如果我说这个现代世界中只有他遭受了抑郁折磨,那他还是幸福的么?有人还会说他还是比远古的人幸福,对,你还在与远古的人做对比,如果你和现代的人做对比你显然不认为他是幸福的,他自身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结论:幸福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外部标准,是主观的,所以只存在相对幸福,不存在绝对幸福。

举例1.我们的长辈,他们经常说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会说他们艰苦的童年,从而衬托出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真的与他们的童年做对比,我们可能会感到幸福。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不对,即便我与他们的童年做比较,他们儿时可以自由的玩耍,所以他们更幸福。这时你还是在做比较,比较他们的自由和我们的不自由。

但是实际上我们身处于不同的时代,跨越时代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就如他们也不会愿意和原始人的生活做比较,之后每天抱着感恩的心。可是有的长辈真的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歌颂苦难,让你知足常乐,那你可以和他们讲讲那些没有努力没有付出纯粹运气好而获得幸福的人,再告诉他们那些努力了一生却没有得到幸福的人,让他们心里不平衡,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凭什么,这样他们就不会让你歌颂苦难了。

举例2.再例如我现在没有什么钱,我感到我不幸福,因为我要为了基本生存需求出卖我的自由,实际上我在与那些有钱的人比较,但我有时也感到幸福,因为我没有任何“债务”,我有完全的自主性,想做什么做什么,不用为了债务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实际上我也在于那些有“债务”的人做比较,比较之后我才觉得幸福。

举例3.还有我们都知道社会经济下行,会导致人们幸福感降低,如果经济下行就会导致人们不幸福那就更说明了人们是在做比较,与以前的自己做比较 以前可以买的东西,现在不可以了自然就不幸福。

举例4.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他的幸福感是从哪里获得的?他的幸福感是从之前的生活中获得的,如果他今天一定过得比昨天好那么他就会很幸福,即便有可能为衣食而忧,他也会感到幸福。

结论:最终无论我如何追问发现每个人的幸福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只不过这个比较是与他人做比较和自己以前的生活做比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认知是在与比较中建立的。所以幸福绝对也是在比较中建立的。(本质:基因希望通过比较让潜意识判定自身生存几率,若高分泌正向情绪的化学物质奖赏意识,若低分泌负向情绪的化学物质惩罚意识,并做出改变,从而达到提高生存几率的目的)。

现在的人们为什么普遍不幸福,因为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导致人们大多看到了他人的富有,导致我们横向对比出了不幸福,我们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凭什么,我们也很努力,却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所以们我不幸福。我们无法从他人之中比较获得幸福,也无法从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中比较中获得幸福,因为经济下行,以前我们也比现在生活的好,我们也得不到幸福。

如何改变呢?我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更改自己对幸福的定义,例如我现在没自由,但我有爱我的人。例如没有爱我的人,但我有钱。再例如我没有钱,但我有自身百分之百的自主权,想做什么做什么。当你更改了幸福的定义,自然能获得幸福。

自我由他人塑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