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怎么样

嗨!大家好
欢迎来到Dr.Fish频道
我相信很多人
因为疫情的关系都被逼躲在家
要出门卖菜也担心受怕
所以有些人在想自己在家里种菜养鱼
搞起鱼菜共生来
但是很多人会在家里自己弄一个鱼池
然后把一大片的水根菜放在上面
结果鱼也死了 菜也黄了
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述以下
真正的鱼菜共生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会成功
鱼买回家后当然不会忘记给鱼喂食
饲料经过鱼消化后会形成大便
但是在大便里面基本上都会
残留一定含量的蛋白质
在水里面腐生菌会将
大便和饲料残余内的
蛋白质转化成Ammonia
Ammonia累计到一定的程度
会使到鱼出现慢性中毒
鱼中毒后
开始出现缺氧的现象
而且在鱼的鳍部和尾巴的部分
会出现血丝的症状
之后毒素会开始
渗透内脏一直到中枢神经
在这时候鱼基本上也没得救了
然后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亡
很多人都认为
鱼池里面有鱼的粪便
就可以供应菜所需要的营养
基本上是不需要施肥
菜就可以长大
但是这不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蔬菜是无法直接吸收到
鱼粪便的营养的
蔬菜只能在粪便所产生出来的ammonia
转化变成硝酸盐的时候
就是我们常说的NO3之后
菜才可以把养分吸收
所以说
鱼池里面没有生化系统
可以将ammonia转化成硝酸盐
菜就不能吸收到营养
所以才开始变黄
然后就开始慢慢枯萎
基本上鱼菜共生系统是属于RAS
就是内循环室内养殖系统的衍生版
一个正常的RAS系统必须要有物理过滤
在家庭作坊可以使用简单的
沉淀池和海绵过滤
但是大型的鱼菜共生系统
就建议使用Drum Filter
在物理过滤方面还是要定时将粪便
清理出系统以外以减低生物过滤的压力
但是有些人不这样做
也没有一个绝对性的规定
一切都按照你养鱼的数量和系统设计而定
原则是要看ammonia的含量
是否超标而定
ammonia 的浓度建议
控制在0.5mg/L以下
最高着不要超过1mg/L
第二道过滤是最关键的
很多人都不懂这个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这就是生化过滤
生化过滤是一个培育
硝化细菌的水池
里面有生化球或是生化棉之类的材料
硝化菌需要附着在
这些材料之后才可以工作
这些硝化菌会将大便和饲料残余
所残生出来的Ammonia转化去亚硝酸盐
就是我们所说的NO2
亚硝酸盐和ammonia一样都具有毒性
都会危害到鱼的生命
但是它的毒性没有ammonia那么强
接下来硝化菌会将亚硝酸盐转化去
无毒的硝酸盐就是刚才所说的NO3
这个时候硝酸盐才是真正可以
被植物吸收的营养成分
菜得到NO3之后才可以成长
第三部分才是我们所种的菜
在水回流到鱼池之前
可以按装UV杀菌系统
这是为了防止病害的蔓延而设置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
如果我们在水里面投放良菌时
最好这个UV系统关闭3-4天
要不然会浪费了这些良菌
基本上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样的水管来种菜
很多新水都会犯的错误就是
将整条水管灌满水
这绝对不可以的
因为植物的根部都需要呼吸的
如果根部被水掩埋
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根部生长
我建议水管里的水位控制
应该控制在30%-50%的水平就可以了
第二个要注意的地方是遮荫
有些蔬菜都不能暴晒的
如果有调节就搭个遮阳棚
如果条件不允许就
种植一些可以暴晒的植物
鱼的粪便主要是提供氮的元素
对于植物来说是不够的
系统内还需要定期补充鉀
鈣、鐵,矿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
有些人会将这些养分添加在水里面
但是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式是
喷洒在植物的叶面
如果有缺铁的现象一次可添加
2 mg/L 的螯合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以添加过量
否则会影响鱼的成长
pH值控制主要要考虑3个元素
鱼,菜和菌适合的pH值范围
大多数的淡水鱼可以接受的
pH值范围在6.0-8.5之间
至于植物
最好吸收营养的pH值是在6-6.5之间
硝化菌基本上
在pH6.5以下活跃的就开始下降
所综合性考量
最好的pH值给鱼菜共生系统的
是6-7之间
但是我建议控制在6.5-7.0之间最为合适
蔬菜分为3种需肥量
在系统刚开始的阶段
可能系统还没进入稳定的地步
会出现营养不足的现象
我各人建议新系统开始
先种植低需肥量的植物
这样成功率会比较高
这是不同需肥量的植物的列表
可以供大家参考
虽然这节视频并不能概括
全部鱼菜共生的技术
但是希望可以给你带来
更加清晰的概念怎么来去弄
鱼菜共生系统
请不要忘记给我视频点赞
转发以及订阅
当然不要忘记打开小铃铛
谢谢
大家好!欢迎来到Dr.Fish频道!
这是鱼菜共生的第二个视频,
因为有些朋友希望我对
鱼菜共生的内容再深入一点
所以我就制作了第二个视频
为这个课题更加深入一点
好!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
鱼菜共生最注重的地方是
创建一个可以循环的生态系统
以达到一个生态平衡
首先鱼吃了饲料之后
部分不被使用的蛋白质会
透过粪便、尿液、鱼鳃和身体排出体外
因此这些废置的蛋白质
将会形成ammonia
Ammonia累计到
1mg/L以上的浓度会导致鱼死亡
所以这些ammonia需要通过
硝化菌将它转化成硝酸盐之后
才不会对鱼造成伤害
所以无论是RAS系统或是
鱼菜共生系统都需要有一个
培育硝化菌的水池
我们叫它做生化过滤
鱼菜共生系统在初期
是必须先养水然后再养鱼
当水质产生硝酸盐NO3
后才开始种菜
当Ammonia转化成为硝酸盐之后
硝酸盐才可以被植物吸收
作为最基础的养分
因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后
植物会将分解并获取
硝酸盐中的氮元素
氮对植物的成长是极为重要
植物可以利用氮元素来
合成细胞蛋白质
核酸和叶绿素并促进细胞分裂
及成长和光合作用
植物体内的维生素和
能量系统的组合
也不可以缺少氮元素
植物除了可以吸收硝酸盐以外
ammonia在pH低于7的时候
有部分的ammonia
也会形成NH4(铵)的形态
铵也是直接可以被植物吸收
并且获取氮元素
如果植物缺氮的情况下
会出现叶面泛黄或缺绿
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和
叶片薄小的情况
所以鱼菜共生初期阶段
是不可以先种植物
系统在投入鱼苗后的
1-2星期才可以把植物苗种进系统
鱼的成长可以完全靠饲料的营养
水质的净化可以靠硝化菌和植物
但是植物的成长不能只靠铵和
硝酸盐里的氮元素
植物还需要磷、钾、还有多种微量元素
磷元素的重要性仅次于氮和钾元素
磷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
呼吸、能量储存和传递、
细胞分裂和细胞增大起到很重要的位置
在植物初期阶段
磷元素促进根系的形成和发育
同时也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
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钾与氮、磷不同
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
钾呈离子状态溶于植物汁液之中
其作用主要是帮助植物的新陈代谢
并促进光合作用
钾能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并促使加快氮转化成蛋白质
钾离子累积在植物细胞之中
使细胞渗透压增加并使
水分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
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
在钾供应充足时
作物能有效地利用水分
并保持在体内
减少水分挥发
除了氮磷钾这些主要的营养成分
植物还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氨基酸和海藻浮游物质
微量元素包括
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
虽然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
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
与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
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
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阻碍
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另一方面
微量元素过多会使作物中毒
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
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畜健康
而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
有易于被植物吸收的特点
也有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
改善植物品质的功能
同时补充植物必需的氨基酸
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
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并增强植物的代谢功能
在水质当中同时可以添加海藻浮游物质
以促进根部成长
如果种植果类植物也可以到达壮果
加快果实成型的功效
鱼的尿液主要的成分有
水份,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其中无机物包括
钙、镁、钾、钠、磷酸盐
硫酸盐及氯化物等
有机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和氨等
所以种植十字花科的植物
不需要特别去添加磷和钾元素
如果耕种瓜果类植物
有可能需要而外补充这些元素
磷和钾元素可以运用制作酵素来获得
可以运用废置的果皮以
黑糖1份、果皮3份和水10份的
比例发酵2至3个月左右就可以使用
要额外提升钾元素可以
将鸡蛋壳洗净晒干捣碎后
添加进酵素里面进行发酵
在鱼菜共生系统上是
不允许使用化学农业
因为它会直接杀死鱼池里面的鱼
对于植物的抗耐性和免疫力方面
则可以使用甲壳素增强
它同时可以帮助植物对抗
真菌,病害和细菌
甲壳素属一种来自于
虾和螃蟹类的几丁质制成的
所以也属于天然的杀虫剂
所以对鱼类不会造成伤害
对于以上的营养物质
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让植物吸收
第一种是加入在水体里面
第二种喷洒在叶面
对于抗病性的甲壳素而言就
建议使用喷洒在叶面
因为它直接可以被吸收
而且对于对抗病害会比较直接
而融入在水里的营养可以是
微量元素、磷钾和海藻浮游物质
因为这些成分也可以让水中的鱼运用
要做好鱼池共生最重要的
是要对系统进行管理
否则再好的系统
也没有办法发挥到效益
管理分为每日管理工作和每周管理工作
在每日管理工作当中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水泵及空气泵是否正常运作
并检查水流的形式
如果池水被蒸发太多就必须进行补充
第二检查养殖桶是否有泄露
第三观察鱼是否有异样
第四检查作物是否有虫害
第五捞出死鱼并且移除有病的植物
第六清理过滤网
第七检查水体的pH、Ammonia、亚硝酸盐以及硝酸盐
在每一周的管理工作里面
就必须检查植物是否有欠缺营养元素的情况
并且给以补充
好这节视频就到这里为止
希望这个视频可以让你更加
明白什么是鱼菜共生
如果你们要购买一些用于植物的营养素
可以考虑Dr.Fish推出的这4瓶营养液
它们可以完全满足你菜田所需要的营养补充
第一种:复合元素只需要每星期添加30ppm在水中
就可以了
第二种:海藻精华素也是一样每星期添加30ppm就可以了
第三种和第四种是氨基酸18x和
高浓甲壳素可以稀释后喷洒在叶面也是一星期一次
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一些链接
了解更详细的内容
不要忘记给我的视频点赞,订阅以及转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