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因子贵幸登皇位

2023-10-06 20:14 作者:我爱吃瑜头  | 我要投稿

(这个是我需要的文章没有你们网站不适宜内容申请审核通过) 中国古代君位相传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也有因个人喜好而打破这种制度主观决定继承人的现象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因为君主喜欢他某个孙子就想把位置传给他比如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但这种做法毕竟不太合规距于是就有了间接的办法一先将皇位传给这个孙子的父亲以便保证这个好圣孙能够将来继承大统而这个父亲也就是“父因子贵”的而出任君主我就是这样的特殊情况向我这样的特殊情况在历史上出现过四例。 第一例西周王朝先祖季历 “周”做为商朝一个藩国后来实力渐力渐长成为了反对商朝残暴统治的主要力量周朝建立以前先君太王一共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周太王确实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姬昌因此逐渐生出了一个想法—隔过太伯和仲雍将王位传于幼子季历将来季历在传位给姬昌。 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秦伯、仲雍知道了父亲的意思之后为了不让三弟季历登基成为绊脚石宁愿去蛮荒之地过着野蛮人一般的生活至于太伯仲雍他们二人到底去了哪里目前尚没有定论有的则说二人是到了北方建立了虞国有的则说二人到了南方建立了吴国无论哪种说法二人为了不成为三弟季历登基的绊脚石主动远离了自己的故土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例是痴儿晋惠帝司马衷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用了十五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晋武帝在高兴之余觉得也应该立继承人了司马衷既是武帝的长子又是嫡子太子之位看起来非他莫属不过司马衷是一个智障青年好多大臣都曾劝他更易太子但武帝一直没有易储。 其时武帝也不是不知道司马衷的脑子不好只是爱子心切不愿意承认事情的真相他总以为太子只是比较“憨厚老实“而已另外有三个要素摆在武帝面前一个比一个有说服力:第一杨皇后病逝前曾经让武帝发誓保住司马衷的太子之位武帝在病床前流涕许之第二杨皇后为司马衷取了功臣贾充的女儿把位高权重的贾家捆绑在了太子的战车上使武帝投鼠忌器第三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自幼聪明伶俐据说和当年司马懿很相似武帝对他另眼相看甚至评价他说:“此儿当兴我家。”这样一来武帝为了使日后司马遹登上皇位也就只能让司马衷坐稳太子之位了然而这一切却最终成了晋武帝的一厢情愿司马衷即位后聪明的小司马遹被立为太子但司马遹因非皇后贾南风所生且生身恶习被贾南风毒死司马遹至此也没有坐上皇位而司马衷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灰色笑话。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告到皇宫中司马衷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不食肉糜?”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衷的思维能力:“听闻天下饥荒百姓饿死。”能说出“食肉糜”的话说明他知道“食物”“饥荒”“死亡”三者之间对应关系具有最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也可以看出司马衷的智力水平无法处理军国大事。 “何不食肉糜”在《晋书》的渲染下就这样成为晋惠帝执政时期的历史笑料。 第三例是瘸腿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性情端重沉静言行适度喜好读书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室搀扶才能行动而且总是跌跌撞撞一生嗜武明成租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他更喜欢朱高炽的二儿子朱高煦于是朱棣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正值朱棣左右为难之际大臣谢缙一个词终于使程祖坚定了立朱高炽的决这个词便是好圣孙去《明史谢缙传》记载:“先是储未定淇国丘福言汉王(朱高煦)有功宜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为宣宗也帝颌之太子逐定。” 1411年朱瞻基被朱棣册封为皇太孙朱棣亲自挑选当时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材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去看看让皇孙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个爱民的好皇帝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城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可见我确实是沾了瘸腿皇帝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的光。 第四例是清世雍正帝胤禛 康熙子嗣众为了能够继承皇位相互之间争得你死我活然而康熙第四子胤禛最终得以脱颖而出除了他的才华和手腕之外“父凭子贵”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胤禛其实没有多大优势也不是康熙喜欢的类型然而他有一个让康熙喜欢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弘历弘历很得康熙喜欢人长的也是仪表堂堂再加上弘历谈吐不凡敏而好学过目成诵康熙自然见而钟爱喜欢的不得了于是雍正也就“父凭子贵”当了皇帝。 民间盛传康熙的遗诏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后被篡改成“传位于第四子”但实际上篡改遗诏是不太可能改的第一找管理诸皇子应该称皇几如皇十四子绝不会只写“十四子”“传位于皇第十四子”绝不会只写十四子传位于皇第十四无法改成传位于“皇第四子”且当时的于应是繁写。 第二清朝时重要文件都是满汉双语的即使汉语的诏书改的了满文的诏书如何改? 而且康熙确实非常喜欢孙子弘历弘力出生康熙十五年深得祖祖父的宠爱每次围猎康熙都要带上这位孙儿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见到弘历的生母连连称她是个有福之人因此为了传位给心爱的孙子而选择孩子的父亲成为皇位的继承人顺理成章乾隆对祖父也非常尊敬在位六十年退位就是不想超过康熙。 乾隆下葬的裕陵立有一块《神功圣德碑》上面除了记录了乾隆一生的文治武功外对近几年来争吵不休的皇位继承问题也对世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上面说弘历十二岁时随父亲雍正侍奉圣祖康熙皇帝宴于牡丹台康熙皇帝一见异之曰“是褔过于予”倍加喜爱后来便“灼然有太王贻孙之鉴”。“太王贻孙”就是指前面的第一例周太王喜欢孙子姬昌传位给季历这里引用“太王贻孙”的典正式道出了康熙欲立弘历为隔代接班人的思想。 雍正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一方面继承了父亲开创的基业另一方面也为乾隆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史称“康乾盛世”。 并非代他人告知:叶孜 2023.10.6

父因子贵幸登皇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