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夕社原创小楷,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018-08-06 15:39 作者:今夕社  | 我要投稿

《临江仙》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创作背景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

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

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九月。


译文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笔:墨社今夕特制软玉
纸:墨社今夕特制无格帘纹毛边纸
墨:墨社今夕特制轻胶中浓墨液

【视频】

【静态版】


今夕社原创小楷,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