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挪威的森林

2020-06-21 06:32 作者:盲观者  | 我要投稿

书籍 | 挪威的森林

2020-06-21

小说贵在通过一个让人柔肠百结的爱情故事,反映现实社会里青年人的生活,及其对现实的迷茫和无奈,这个爱情故事是个复杂的三角恋,却也是青年人的单纯的爱恋。


其实村上的小说并不好说,毕竟感觉有点东西却并不知道东西在哪,感觉有点意思,但是却并不知道意思在哪?


记得,以前读的时候,朋友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就说,为什么他们不试试有润滑油的安全套呢?虽然说是笑话,但是也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村上主要的还有他的短句啊!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大家并不喜欢,毕竟村上的风格就是如此。一般的小说,都以情节取胜,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却以韵致氛围见长,这需要别具一格的语言功力。


《挪威的森林》情节平淡,主题也不深刻,主要是以情调、韵致和气氛打动人心。村上春树的语言有张力、有特色,行文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电影失败的原因之一,他的语言无可替代。


所谓比喻,多是似是而非即可,而村上春树的比喻,却是似非而是。小说中,小林绿子常常会问渡边,喜欢自己多少,渡边的回答总是让人大跌眼镜。“喜欢我的发型?”“好得不得了。”“如何好法?”“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这样的比喻,别出心裁,读者好像看到森林里的树木一下子着了魔力般地倒在地上,似乎还有树木倒地的声音,从视觉、听觉和感官记忆中都是一种震撼,无形中,让读者领略了小林绿子的可爱程度。“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这句话,也是有魔力的,读者看到的是老虎化成黄油的画面,仿佛还有炭火的炙烤,有黄油的香味飘来,温度,味道和画面全方位的表现都集中了出来,爱情的威力可想而知了。可以化凶猛的老虎为美味可口的黄油,村上春树的比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这种独具魅力的比喻,在小说中俯拾皆是,这种比喻无疑是冲破正常逻辑的,也是让读者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


村上春树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他的叙事节奏舒缓。以短句多见,适当的重复,配合着作者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饶舌、故弄玄虚,却有亲和力。

《挪威的森林》中,人物之一永泽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绅士,他是这样说的:“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想做的,却是自己应做的。”疗养院的玲子,也有饶舌般的独白:“我的正常之处在于,自己懂得自己是不正常的。”


这样的话,初读会让读者如在雾里,再品,会意犹未尽,这种优雅的饶舌,就像吃榴莲,闻来拒之,吃起来,却再不停口,村上春树的饶舌,就像榴莲果,让人爱不释手。


村上春树的小说,韵味独特的语言提升了小说的魅力,而另一个亮点,是主题所表现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笔下的孤独与无奈,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同于世俗眼中的无价值意义的、负面的、不健康的孤独和无奈。在村上春树舒缓的笔调下,这些无奈和孤独,是成长中的必然,是一种自我认同和完善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其受欢迎的价值和意义。村上春树旨在通过小说,表明一种态度,清醒地对待孤独,甚至游戏那些无奈。


在小说中,男主人公渡边其实就是村上春树生活态度的代表。渡边在小说中,有些另类,他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价值不认同,自有一种风骨傲立于世;从他对“高度资本主义化”的现代都市的排斥,以及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漠视,反映出了他独特的价值观,和面对世俗的从容恬淡。孤独与无奈本是一种情绪表现,村上春树在小说中,运用纯熟的文字和语言将这种内心体验,似水般倾泻出来,这是小说的优胜之处,也是电影中,诸如孤独无奈这些内心体验所需要探索和借鉴的。


在小说中,作者的叙事方式是独特的,他运用了很多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渡边在当时日本的政治环境中,在东京两股水火不容的时代背景下,对两派极端激进分子所作所为的反感,乃至抵触情绪。渡边排斥极端激进者,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人格,所以他始终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清醒,这也是他孤独与无奈的原因之一。


小说中,关于孤独与无奈,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而陈英雄在影片中,仅采用了两个镜头,就塑造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视听语言运用得相当成功。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挪威的森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