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古代农民起义(二)
古代农民起义(二)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四个字——官逼民反。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1、唐朝
Part 1
事件
黄巢起义
Part 2
起义时间
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
Part 3
相关过程
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Part 4
口号
“天补均平!”
Part 5
结果
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起义军最后失败。
Part 6
补充
注:王仙芝起义—全国各地连年天灾,河南最为严重,老百姓颗粒无收,食不果腹。而官吏仍然强迫百姓缴税服役,百姓走投无路。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攻州占县,攻陷了曹州等地,这就是王仙芝起义。
2、北宋
Part 1
事件
方腊起义
Part 2
起义时间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
Part 3
相关过程
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
Part 4
结果
宣和三年,在宋军的围困下方腊被俘,起义军战败。
3、明朝
Part 1
事件
李自成起义
Part 2
起义时间
崇祯二年(1629年)
Part 3
相关过程
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李自成加入了不沾泥张孟存的队伍。在起义的过程中,在牛金星等人的辅佐下,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至此明朝灭亡。一片石战役后,李自成退入北京称帝。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遭到当地乡勇误杀。李自成余部继续抗清斗争。
Part 4
口号
“均田免赋”“平买平卖”
Part 5
结果
这次起义,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4、清朝
Part 1
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Part 2
起义时间
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
Part 3
相关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统治者加剧对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加之天灾人祸,老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这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Part 4
口号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Part 5
结果
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Part 6
重要成就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模拟题
01
下列农民起义与其发生的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巾军起义——西汉
B.黄巢起义——明朝
C.红巾军起义——宋朝
D.太平天国运动——清朝
【正确答案】D
【考点】人文历史—古代史—农民起义
【成公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综上,本题选D。
【点拨】A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B项,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大起义。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又称“齐”。后来起义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C项,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
D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公基研究院
02
下列关于各路农民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洪秀全领导了“反清复明”运动
B.黄巢起义以“均田免赋”口号
C.“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农民起义
【正确答案】C
【考点】人文历史—古代史—农民战争
【解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了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他们之中的小队长陈胜和吴广,设计杀死押运的军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综上,本题选C。
【点拨】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反清复明,是指在清朝统治期间,民间所采取的对抗清朝政权而欲恢复明朝的行为。
B项,“均田免赋”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李岩和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起义军推翻大明王朝后建立了“大顺”政权。黄巢起义的口号是“天补均平!”
D项,黄巾起义遭到统治者的疯狂镇压,由于寡不敌众,以及叛徒作乱,仅存在9个月便以失败告终。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但它促使东汉军阀割据、名存实亡的局面,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公基研究院
03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近代史上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天国运动由胜利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D.18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正确答案】D
【考点】人文历史—近代史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综上,本题选D。
【点拨】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的一次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B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C项,天京变乱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