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级市已经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强者愈强,弱者短期难追
四川地级市已经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强者愈强,弱者短期难追。

四川城市格局整体上是一城独大,不过除开成都之外,其余20个市州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不平衡状况,总体上就是形成了几个梯队局面,按照GDP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绵阳和宜宾,也可以叫3000亿级城市,不出意外,这两个城市两年后GDP可能触线4000亿。绵阳和宜宾处于腾飞初期,投资力度大,增长速度快,先进工业布局均抢得先机,如绵阳的电子产业,宜宾的新能源产业,是四川最有希望冲刺万亿GDP的城市。

第二梯队是德阳、泸州、南充、达州和乐山,属于2000亿级别城市,未来这些城市还会继续发展,但产业优势不突出,缺乏爆发点,所以潜力不及绵阳和宜宾,中长期具有成长为5000亿城市的机会。
这些城市中德阳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正在推进和成都的同城化,可能是城市格局的一个变数。

第三梯队包括凉山、内江、自贡、眉山、遂宁、攀枝花、广安和广元,处于1000亿级别,不过虽然属于同一梯队,但各市州差异还是比较大,发展潜力也大小不一。
比如有接近2000亿的凉山,也有刚过1000亿的广元 前者差不多是后者一倍,所以实力不是等量的。其中眉山未来可能是一匹黑马,因为其正处于和成都同城化进程中,吸引的投资规模很大。

第四梯队就是剩下的资阳、雅安、巴中、甘孜和阿坝,GDP均在1000亿以下,并且底子薄,人口流失严重,发展潜力属于垫底的存在。
这些市州的机会主要看国家有没有重大战略布局,仅仅靠自身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