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年猛增120万人口,请叫武汉超大城市!新常态下武汉机会更多

2022-04-10 22:39 作者:作家李楠枫  | 我要投稿

一年猛增120万人口,请叫武汉超大城市!新常态下武汉机会更多


武汉常住人口一年猛增120万,相比于七普数据更是猛涨132万,顺利跨入超大城市序列,成为全国第八个超大城市。从现在起,请叫武汉超大城市!

受2020年疫情的严重影响,大量人口离开了武汉。据有些网友推测,疫情让武汉损失了至少200万人口。因此,进行七普统计时,武汉的常住人口只有1233万,没有进入前十,连郑州都比不上。

这样的状况,确实让郑州网友集体开心了一把。他们一个个在网上叫道,郑州十年猛增400万,已经超过武汉了,武汉真的不行了。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武汉的常住人口就恢复了132万,大幅度超越郑州,重回中部榜首。

都常住人口一年增加24.5万,杭州增加23.9万,西安增加20.3万,这已经算是非常多了。而这几个城市的人口增量,仅相当于武汉的五分之一,有的甚至还不到。很多网友说,武汉一年大增100多万,绝无可能!

放在正常年份,武汉的人口增量确实有可能比不上成都、杭州。武汉的人口增量,主要还是恢复性增长。中南财大教授叶青表示,随着武汉疫情平稳,经济恢复,人员从沿海回归,加上大学生留汉,不断有企业第二总部落地武汉,大量人才也随之而来,电商、中欧班列等新贸易模式也带动了制造业从沿海到内地的转移,从而增加人口。

除了我刚刚提到的这4个城市,人口增量过十万的还有南昌增加了18万,青岛增加了15万,宁波增加12.4了万,郑州增加了12万,南京增加了10.34万,福州增加了10万。此外,长沙大概也是十几万接近二十万,但没有出现在这个表单里面。


这些城市当中,除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其他都在前十开外,南昌更是连万亿平台都没有进,算是很一般的城市。南昌常住人口增长较快,也间接证明了江西的强省会战略已经生效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一年,北上广深的人口增量都不大。广州增加7.03万,上海只增加了1万,北京只增加了4000人,少得可怜!深圳虽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深圳的人口增量应该没有广州高。广东的总人口虽然增加了64万,但从外省流入的人口不到3万,其他都是自然增长,说白了就是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在广州增加7万的情况下,深圳有可能是负数。即便不是负数,也大概率不会超过广州。而且,东莞作为世界工厂也只增加了5.32万,扣除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广州和东莞可能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这意味着珠三角的人口吸引了大大减弱。下一步,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上海只增加了1万人,无锡只有1.2万,常州只增加了差不多7万人,苏州增加8.8万,在长三角地区算是比较高的了。


总的来看,2020年疫情之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吸引力都已经大为减弱了,过去那种一年增加五六十万人口的局面,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也就是说,从2010~2020年的这十年,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最后一个高峰。对于这些地区来说,2020年或者2021年就是一个拐点。

二十多天以前,我就已经进行了预测,珠三角地区的劳动人口将大量回流中西部地区。当时我并没有看到这个表格,只是出于自己的敏感而已,现在看来,我的预测完全正确。武汉、成都、南昌、郑州、长沙人口增量都在10万以上,表现非常抢眼,就足以说明问题。

今年,上海和深圳的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尤其是上海,经历过这次疫情之后,经济受损会非常严重,人口减少是大概率事件,只是多少的问题。我估计,上海今年将流失100万人口,甚至更多。一部分人口因为害怕而离开,一部分人口因为失业而离开,还有一部分人口会跟着企业一起离开。


上海还没有进行全面封控的时候,我就说过,今年的疫情有可能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很多人都说我瞎说八道。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上海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概率非常高,甚至有可能被北京超越。

尽管到目前为止,上海还没有出现一个死亡病例,但是,这次疫情对上海的影响非常深刻,进而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真心希望上海的这一波疫情早点过去,因为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龙头,经济贡献度太大了。上海经济不发展,全国都要跟着受影响。说得直白一点,上海得感冒,长三角地区就会打喷嚏,全国也会瑟瑟发抖。(2022年4月10日于武汉)


一年猛增120万人口,请叫武汉超大城市!新常态下武汉机会更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