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益六西格玛:立异求同,求同补异!

2021-08-31 17:04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精益生产非常强调人的因素,在丰田汽车公司,TPS核心理念之一即关注员工培训、培养与改善活动的参与。精益生产提倡全员参与,重在持续改进的机制,更注重直观判断和特有经验帮助,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员工抵触和阻力,特别是中国多数的民营企业,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都还比较原始的状态下,比较难以在短时间获得生产的稳定。

六西格玛,6σ,或者six sigma,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在通用电气公司GE的实践,即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六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成功经验,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精益六西格玛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结合的解决方案。精益生产是一种企业运作的理念和方式,六西格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分析改进工具。一旦企业导入精益生产,明确了愿景和目标并制定一个详细的长期实施计划,六西格玛项目专家则会围绕这个方向去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变异Variation和差异Diversity。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问题,精益生产相对而言缺乏规范性,所以也会缺乏效率,无法保证生产活动处于统计受控的状态,而恰巧,六西格玛管理集成了各种系统统计工具,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和DMAIC流程。

所以说,精益六西格玛的力量在于整个系统,有机结合处理系统的根源问题,对于系统中不同过程或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问题,两者相互补充,用IE系统的思维方式、从实际状态出发,综合考虑,恰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当过程处于起始状态,可以直接用精益生产的方法和工具解决,效果也立竿见影,但随着过程的发展,当问题处于复杂状态时,就要用六西格玛的方法解决,譬如质量不良率和潜在质量风险控制点的分析和提升。

业内同行对待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也有不认同精益六西格玛的概念,认为只是一个创新的“叫法”,但无论如何,既然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作为两种成熟的系统管理方法论,是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实施过程的,所以精益六西格玛,更应该是相互的有机补充与结合,立异求同,求同补异。


精益六西格玛:立异求同,求同补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