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唐古文与白话诗)

2023-07-08 06:42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专题复习6]唐文


考点一、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古文运动为唐、宋两代改革文章体裁的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扭转写作骈文的风气,改为学习三代秦汉的古文。唐朝的骈文过度要求排偶、用典以及格律,缺乏实用价值,初唐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萧颖士和李华提出“宗经”“说道”和“尚简”;韩会和柳冕提出文章的教化作用,独孤及提出.“文师两汉”梁肅教人要“敦古风”,元结主张为文“救世励俗”,都为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作了准备。


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加入从事古文写作,由于有理论有创作,故有成就。附和者有李靓、欧阳詹、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人。韩愈有自信,百折不回,又善于宣传,广收门徒,于是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韩愈主张思想复古、文学复古,以复古道为目的,复古文为手段,而所谓“道”,是指儒家的道。韩愈在继承的基础上。亦有所创造和革新。主张学古文“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柳宗元论文意见,与韩愈不尽相同,但反六朝与复古的观点却一致。柳宗元所谓的“道”,比韩愈更广泛。柳宗元散文创作成绩优美,是韩愈古文运动有力的支持者。后期李翱、皇甫湜继续倡古文,其后有孙樵、刘蜕等人继承余绪,但是已衰落,不如之前兴盛。从影响上来说,韩愈柳宗元提倡平浅质朴的散文,使空虚华美的骈文遭受扛击而一度衰落。韩、柳诸人致力于古文创作使唐代的古文得到很好成绩;元稹、白居易一派的社会诗,也受他们理论的影响。古文运动也影响唐代传奇的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直接影响到宋代古文运动,而其对散文的影响则远及清代。由于重视古文,经史遂成为文学的正统。但过于偏重文学的实际功用,而轻视了艺术的生命与美的价值,也容易造成后代贵古贱今的观念。

考点二、“三十六体”的出现


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故有此称)。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校、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家奏等各种文体中。在创作技巧和文风上,他们的骈文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辞彩繁缚,隅对切当,风格更为华丽浓艳,“三十六体”的说法,最早见于《新唐书·文艺下.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国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 ”。


考点三、“晚唐小品文”


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异军突起,大放光彩。这时韩、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下的产物。晚唐小品有三个特点:篇幅短小精悍;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情感炽烈,生气贯注。代表:皮日休《皮子文薮》,陆龟蒙《笠泽丛书》,罗隐《谗书》。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唐古文与白话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