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Z/T 70006-2022 英文版现货/英文翻译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2022-11-14 11:06 作者:标准翻译网bzfyw  | 我要投稿

FZ/T 70006-2022 英文版现货/英文翻译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定伸长和定力法测定针织物的拉伸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针织织物,其他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弹性变形  elasticity deformation
   试样在去除外力后,可回复的变形,对于针织物用拉伸弹性回复率表示。
3.2
   塑性变形  plastic deformation
   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变形后除去外力,不能恢复的变形。用塑性变形率表示。
3.3
   定伸长力  tension under constant elongation
   试样被拉伸至规定伸长率时相对应的力。
3.4
   定力伸长率  elongation under constant tension
   试样受规定拉伸力作用时产生的伸长率。
3.5
   预加张力  pre-tension
   用于将试样在拉伸之前伸直但又不会使其被伸长而施加的力。
4  原理
4.1  恒速拉伸法:使用专用仪器设备以恒定速度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待释负后根据其变形大小,计算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
4.2  延时负荷拉伸法:使用专用仪器设备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并且可长时间维持变形状态,待释负后根据其变形大小,计算拉伸弹性回复率。
5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5.1  调湿和试验采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
5.2  预调湿后,样品放置在调湿用大气条件下吸湿平衡,棉及混纺织物宜调湿24h,纯化纤织物宜调湿4 h。
6  仪器和工具
6.1  恒速拉伸法的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用CRE型拉伸实验仪):
   a)  夹距长度:100mm±1mm;
   b)  仪器应能设定50mm/min~300mm/min范圆内的拉伸速度,精度为±2%;
   c)  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伸长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
   d)  仪器应能设置预加张力;
   e)  仪器两夹钳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夹钳的钳口线应与拉力线垂直,夹持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夹持面应能够握持试样而不使其打滑,不剪切或破坏试样,夹持面长度至少为60mm;
   f)  仪器应具备定力保持功能。
6.2  延时负荷拉伸法的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合适的支架:用于支撑衣架组件及测试过程中施加的拉力,如图1;
   b)  衣架组件;包括衣架、衣架杆、衣架链,如图2;衣架杆的长度应不小于125mm,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变形等影响结果的变化;
   c)  砝码:可以连接到衣架组件的底部,可在试样上施加需要的拉力;
   d)  螺丝扣或者等效工具:能将砝码或者衣架链固定。
6.3  计时器:计时单位是秒。
6.4  缝合规定缝迹的设备。
6.5  剪刀、钢尺(精确到1mm)各一把。
7  样品和试样
7.1  样品须距物料起始端1.5m以上处裁取。
7.2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距物料边10cm以上处裁剪,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7.3  根据需要确定试验项目,每项试验裁剪直向和横向试样各3块。
7.4  恒速拉伸法试样有效尺寸为100mm×50mm。
7.5  延时负荷拉伸法试样的尺寸为400mm×125mm,如果织物的幅宽小于125mm,取织物的整个宽度作为试样。将试样沿长度方向对半折叠成环状。沿平行于试样短边方向缝合,缝合线距试样边缘的距离为6mm至13mm,接缝处应牢固,缝迹应平齐,防止在试验时断开或受力不匀。将试样平铺在台面,上,沿试样的长度方向,在环状试样的一面中心位置做一对标记,两标记线之间的距离为125mm±3mm。
7.6  试样排列按照附录A给出的方法,一般情况采用乙法(平行法)裁剪,仲裁时应采用甲法(阶梯形)裁剪,并使其长度方向一边与样品的纵行线圈(或横列线圈)相平行。
8  程序
8.1  仪器的校正和准备
8.1.1  恒速拉伸法
8.1.1.1  调整好夹持器隔距,检查钳口准确地对正和平行,以保证施加的力不产生角度偏移。
8.1.1.2  按照试验要求设定试验程序。
   拉伸速度按照产品标准或有关各方协议在50mm/min~300mm/min范围内选择,如未明确拉伸速度,则可设定为300mm/min,而施加预加张力时的拉伸速度,可根据测试仪器的具体情况选择设定在能准确读取施加预加张力时伸长值的速度,并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预加张力一般可设定为0.1N,对于施加很小的力即会产生伸长的试样,预加张力宜设定为0.05N。
8.1.2  延时负荷拉伸法
   检查支架是否稳固,以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拉伸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恒速拉伸法)
8.2.1  定伸长力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预加张力,然后拉伸到预定伸长值(见附录B)时止。停置1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力值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8.2.2  定力伸长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预加张力,当达到预定力值时,停置1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定力伸长率按式(1)计算。
8.3  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8.3.1  定伸长(率)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恒速拉伸法)
8.3.1.1  定伸长(率)一次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预加张力,拉伸到预定伸长率时,停置1min,回到起点,停置3min,再加上预加张力,自动记录此时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2)和公式(3)进行计算。
8.3.1.2  定伸长(率)反复拉伸时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按8.3.1.1的操作程序反复拉伸数次(见附录B),自动记录最后一次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2)和式(3)进行计算。
8.3.2  定伸长(率)一次拉伸弹性回复率的测定(延时负荷拉伸法)
8.3.2.1  平放试样,测量并记录两标记线之间的长度L0。
8.3.2.2  将试样套入上衣架杆上,然后将衣架杆固定在上衣架中,并使试样的缝线平行衣架杆。
8.3.2.3  将试样另一端套入下衣架杆上,并将衣架杆固定在下衣架中。
8.3.2.4  将上衣架挂入支架的沟槽内。
8.3.2.5  试样拉伸到预定伸长后,将衣架链用螺母或者类似紧固件固定在支架下端。
8.3.2.6  试样在预定伸长下保持设定时间,根据需要,时间可设定为2h或双方约定。
8.3.2.7  经过设定时间后,测量标记长度,然后松开衣架链取下衣架并取下试样,在无外部拉力状态下平放试样。
   a)  平放试样1min±5s后,测量标记长度L5,精确到1mm。
   b)  平放试样1h±5min后,测量标记长度L6,精确到1mm。
   c)  依次按照8.3.2.1~8.3.2.7的步骤继续测试,直到每个样品测试完。
   d)  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
8.3.3  定力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恒速拉伸法)
8.3.3.1  定力一次拉伸弹性回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预加张力,当施加到预定力值时(见附录B),停置1min,回到起点,停置3min,加上预加张力,自动记录此时试样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6)和公式(7)进行计算。
8.3.3.2  定力反复拉伸时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按8.3.3.1的操作程序,反复拉伸数次(见附录B)后,自动记录最后一次试样长度,测定结果以3块试样测试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6)和公式(7)进行计算。
8.3.4  定力一次拉伸弹性回率的测定(延时负荷拉伸法)
8.3.4.1  按8.3.2.1~8.3.2.5将试样放置于拉伸试验设备中。
8.3.4.2  将试验要求的砝码附在下衣架链上。
8.3.4.3  试样在砝码的重力下保持拉伸状态,根据需要,时间可设定为2h或双方约定。
8.3.4.4  经过设定时间后,测量标记长度,然后松开砝码取下衣架并取下试样,在无外部拉力状态下平放试样。
   a)  平放试样1min±5s后,测量标记长度L5,精确到1mm。
   b)  平放试样1h±5min后,测量标记长度L6,精确到1mm。
   c)  依次按照8.3.4.1~8.3.4.4的步骤继续测试,直到每个试样测试完。
   d)  测试结果以 3块试样试验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8)和公式(9)计算。
8.4  应力松弛率的测定(恒速拉伸法)
   按8.2.1的操作程序停置预定时间(见附录B),自动记录拉伸力值,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按公式(10)进行计算。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资料:
   a)  本文件编号;
   b)  样品名称、编号、规格;
   c)  试样型式、状态、数量;
   d)  采用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e)  使用仪器的型号;
   f)  注明各测试项目的试验参数:
   ——恒速拉伸法包括:定伸长(率)或定力、拉伸速度、夹距长度、预加张力、反复拉伸次数及上下延时时间等;
   ——延时负荷拉伸法包括:定伸长(率)或定力、设定拉伸时间等;
   g)  各项测试指标的平均值;
   h)  试验日期;
   i)  任何偏离本试验方法的细节。


FZ/T 70006-2022 英文版现货/英文翻译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