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昌」墨绘万物——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四条屏鉴赏大展


【个人简介】
王荣昌,1948年出生安徽芜湖,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荣宝斋(深圳)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专家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及特聘画家;香港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首席艺术顾问,深圳市叶选基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收藏。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美术报》《台湾故宫博物院》等近百家报刊、杂志及电视台报道。并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全国出版发行《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学范本——王荣昌作品精选》。
【作品鉴赏】
君子风度 大家胸怀
一代画荷艺术大家王荣昌先生
作者:苦木

王荣昌先生是当代画坛的画荷大家!其作品,仙风道骨,古朴浑厚, 高古空灵,具备诗意与古典之风骨,淡雅宁静中彰示出传统的水墨神韵,表达着先生致敬古先贤的创作感觉,展示着先生“水墨胜出色无功”的艺术效果,彰显出先生干净、练达、气势浑厚的水墨境界!传统水墨在先生手中用得鲜活灵动,自然顺畅,确切地表现出水破墨后的刚柔变化,其轻舒浓淡,层层有序,节节生发,给人以高格古雅的曼妙感。纵观王荣昌先生的作品,一种清秀透出几十年经久勤勉之才气,展示着先生德才兼备的艺术功底,其水墨载体之继承,一枝一叶皆透出先生学贯古今的通达与修为。先生所画荷花作品,高古空灵之气让世人叹为观止,是一代人在品读王荣昌先生画荷艺术之后的同赞与共鸣,无愧为当今艺术界被公认的一代画荷大家!

王荣昌先生在几十年风雨不辍的艰苦创作中具备着饱读诗书的修为,别有洞天的水墨才华,化境入境后的艺术追求,他的君子风范,与九曲百转的画风,让世人读出”如兰入室,其气自芬芳”的妙美,读出君子风格与风骨,读出天籁之音及淡雅如兰,气势宛转的艺术氛围!古先贤之妙笔、思想、学问在王荣昌先生之作品中,处处皆表达出古韵古意之风采。

品读王荣昌先生的荷花作品,让人感觉出轻松和快乐,先生把大自然的美,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即有艺术章节的升华,也有对生活美的升华,他是活在艺术之中的一位大画家,他的荷花表现着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传承的理解,对人生最美好的追求,同时表达着他对自然美的潜心知悟,以及先生热爱生活的更多美好细节。他之所以是一位大艺术家,根源于先生艺术地再现出生活中的美,而生活中的美,是他用艺术的美,表达生活的一种原由。他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用艺术表现出来的时候,倾注了他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极大关心,特别是先生创作时的那份极为平静的心态,使得他的荷花,在一种忘我中得以更加鲜活的艺术生命。

由此,我们能读出先生的荷花作品中的飘逸和潇洒,一组流动的自然美,彰示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丽之所在。如王荣昌先生所说:画画是一种生活,是画家用艺术的笔墨语言,阐述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古圣贤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因为艺术的本身是一种修为与养练,做到“知书达理”的平静性情。这种平静来自内心的修养,所说的“心静心自宽”的祥和,就是用平静去看待生活中的美,化美为和谐的心态,用祥和平静的心态去理解艺术,理解生活,感悟自然中的美丽,达到一种很顺畅、很自然的笔墨操守。这是作画时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作画,会忘记一切苦恼和忧愁,在这样忘乎所以的平静中,叩问中国传统水墨的章法变化,得到心手合一的创作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的画,也会来自天然,顺畅柔和、鲜活空灵。

在我的荷画作品中,你能品出这种宁静的感觉,画面的美,都是从我心里自然地感觉出来,因此水墨的运用也变得更加轻渺、委婉、让人看到有些陶醉。其实画家是很寂寞的,我每天都在这种平静中去思考“下笔如有神”的创作感觉,虽然很寂寞但我能感觉到那种幸福,特别是在我研究传统水墨变化时的那份专心和投入,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天籁般的寂静,让我陶醉在荷花创作中。正如清代大画家石涛所说“我之有我,自有我在”这是创作荷花的落笔之先,必须具有的一种慧眼,也是艺术创新与传承中的关键,中国艺术唯有创新,才会建树,才有个性,才能有“走进去,走出来”的感觉。又如潘天寿大师所谈到的“艺术只是重复前人,等于零”。所以说艺术创作首先要做到继承后的创新,活用传统水墨的细微变化,才有成于做出创新的可能。潘老在《论诗》中说过“汉魏抵晋唐,辗转万户门,即贵有所承,亦贵能跋扈”。此诗有二贵,一贵有所承,二贵能跋扈,达到出语惊人的创新成效。可见,中国画创新必须有传承才能达到创新的境界。我的荷花作品就是从传统水墨中走出来的荷花艺术,它融入了诗画,才情和水墨的章法变化,可当荷花读自然,其美在我心里出发,一种顺畅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赏读王荣昌先生的荷花艺术,能品出高士之风雅,先生之荷花起笔落墨皆有章法,而且直叩古韵,表现出平静淡雅,开阖纵横的笔墨语言,其变、守之法,达到了高古传神的境界。

《一》水墨泼洒,奇径独辟
作为一位学者型大画家,王荣昌先生的艺术之路,是在不断奇径独辟的过程中,形成他自己的水墨泼洒的艺术过程。他的荷花完全浸入传统水墨的章法之中,以及他独具个性化的绘画风格,足以看出先生对中国画的理解与解读,已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分析先生的绘画风格,尤以守古法与创新的结合,展示出他的才气与别具风骨的人文景观。

王荣昌先生巧妙地用水泼墨后的变化,阐述出水墨荷花的独到见解,诠释传统绘画中富有灵性的收放自如的水墨功效,是当代中国画坛中极具个性的学者风格。其画面浓、淡、厚、重、点、线、面的把握,收放自如,内涵丰富,包容个性,意境高远,即有古圣贤绘画时的风骨与韵味,又有自己的独立面貌,显出传统水墨化刚、化柔、化轻、化淡后的轻柔平淡,给人的感觉‘’画如君子,人亦君子‘’的艺术效果。其巧妙处更见风骨,神韵中别有洞天,升华中直追古风,每幅荷花作品宛如一副江南的山村渔港,清风碧绿,风光无限,达到奇经独辟的艺术特色!

《二》雄肆奇倔,开阖纵横
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形态与表现,展示着画家的气质,品格与修养!王荣昌先生的水墨荷花展现出他个性化的境界与胸怀。因为在先生以笔墨为载体进行意象创作之时,大自然的美丽,已升华为艺术之美,笔墨的精严,恪守传统法则与规律的同时,融入了先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优于个性张扬与守望的特质,理性化的笔墨,化于自然美,又高过自然美的表现,画面突显的情怀迹化,都承载着王荣昌先生的思维,情感与理想,展示着先生以技达镜,得以升华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先生深思熟虑的审美特色,及化境后的思考深度;这种深度,在笔墨精严的表达中,给以充分的表现,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最终表达与艺术语言的表现之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的神韵与风采,既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是王荣昌先生长时期勤学苦练后的绘画功夫,是一位具备相当学养修为的大艺术家,洗炼后的精湛之笔,化刚至柔,化柔而至神明的功力所在。

王荣昌先生水墨荷花的又一特色,开阖纵横的表现手法,用墨大胆,用笔别具匠心的挥写,自由舒展,潇潇洒洒,纵横恣意,水墨荷花在王荣昌先生心里溢出飘逸,浑厚苍茫之气,表达着先生花甲之后的沉稳,以学者的视觉舒展着生机勃勃的水墨语言。他的作品,干练中表现出开阖纵横的水墨变化,尽显了充满文人气质的诗意和韵致。细读其作品,则能品味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写意风神。并且先生之作品中,处处洋溢着郁勃的生机和苍润幽古的情境,尽显王荣昌先生的创作过程,及生命意识是在大自然的孕育中,具有灵性与诗意之高格,正是这种大自然的美,滋养着这位画坛之子的成长。因此,王荣昌先生的水墨荷花就是先生与大自然的交流与对话,是先生对大自然之美,有着独具匠心的领悟和发现。同时,先生的荷花作品,显示出的艺术之美,意味着一位大艺术家,极具活力的艺术个性和生活态度。先生用画笔把生活与自然,把人和自然艺术地展现在当代画坛,形成一道极具艺术风景的水墨画廊,这里承载着古香古色的文化底蕴,承载着王荣昌先生在传统艺术叩问与创新中的心血与汗水,以及古文脉的传承。由此可见,王荣昌先生恪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苛求艺术的真谛,得益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体会着万倾荷花之美丽,从中得获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坚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保持着“物我两忘”的情节创作。得力于书卷气充盈,灵性充盈的载体之中,从灵性表现的生命中,不断提升其作品的意境。因此,他的水墨荷花,在图式、构思、章法、笔墨运用中,无不浸透着先生对古文化的叩问与对大自然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