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年,85岁的严嵩被抄家,抄出3万多两黄金,300万两白银,珍宝古玩更是不计其数。曾
1565年,85岁的严嵩被抄家,抄出3万多两黄金,300万两白银,珍宝古玩更是不计其数。曾经不可一世的严阁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乞求道:“能不能给我留些钱,当作仆人的遣散费?”
公元1480年,严嵩出生于江西,由于父亲对掌握权利的欲望极为痴狂,便屡屡参加科举考试,以望高中,从此踏入仕途。
可能严嵩之父的确不是这块料,屡考屡败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当官的想法,但他却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严嵩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难免变得功利了些许。
但严嵩却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在公元1505年,成功的考取了进士功名,被册封为了庶吉士。
随着在官场中的耕耘,严嵩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后来更是官至翰林院,能近距离的接触到皇帝。
可那时的皇帝却对朝政之事没有丝毫的上心,满脑子想的都是长生不老和宗教道法,荒于政事的他便把处理朝政权利交给了重臣们。
而当时最受皇帝器重和喜爱的臣子便是礼部尚书夏言,而深谙做官之道的严嵩知道如果想要升官发财,就一定需要个靠山。
所以,严嵩便拼命的巴结夏言,简直就是把阿谀奉承做到了极致。
显然,严嵩的做法收到了奇效,讨得夏言欢心的严嵩就此在官场之上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了起来。
公元1542年,严嵩被赐予少保的称号,并官至礼部尚书,而此一时彼一时,身为首辅的夏言因为反对世宗皇帝的道教信仰,而受到了世宗的不喜。
可严嵩却不一样,他对于皇帝的各种做法和所赐之物都是百般的重视和尊仰,因此严嵩在皇帝内心深处的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严嵩成为了太子太傅,他便不再甘于居夏言之下了,为了夺得更多的权利,严嵩便想着取代夏言在朝中的地位,于是便在皇帝面前疯狂的中伤夏言。
很快,不喜夏言的皇帝便舍弃了他,罢免了他的官职。
从此,严嵩在朝廷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其为人行事也愈加肆无忌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