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防护服

疫情之下,制造业的复工情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复工,不仅是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更是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很多企业和工人都感受到了来自疫情的压力,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克服困难。 在江苏常州,一家名叫“艾欧史密斯”的企业在疫情中转产生产工业机器人。 2月20日,这批机器人开始走出工厂,它们将服务于医疗、消毒、物流等行业。 在常州经济开发区,“艾欧史密斯”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台台机器正在不停运转。而在不远处,“艾欧史密斯”生产基地所在的常州高新区,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正马不停蹄地为企业生产、发货。
1、一场不一样的战疫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在2020年1月26日之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占据,如 ABB、库卡、安川、发那科、安川等,市场占有率约为70%。 而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都将生产线转至医疗防护领域。其中,仅日本就有超过百家机器人企业转产。
2、从一根管子到一套防护服
对于企业来说,这次的疫情来得突然又凶猛,对于生产车间里的工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我们企业从大年初二就开始放假,准备了很长时间。因为生产工业机器人需要很多配件,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我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作为“艾欧史密斯”机器人工厂的负责人,刘洪安说,“我们在疫情期间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最终还是决定转产机器人。” 据了解,艾欧史密斯原本的主要业务是做一根管子,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公司不得不加快了转型。从一根管子到一套防护服,这其中所涉及的行业也在不断地拓展。 “我们原来生产管子的时候会有工人在车间里转悠。
3、企业和工人们的心声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正在研制出更多、更高效的机器人,用于各个领域。我们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春天也终将到来。” “疫情之下,企业是在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4、艰难时刻,用机器人替代人工
“疫情当前,我们就是要克服困难,把自己的事做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情。”赵振涛说,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产品主要有三类:消毒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都是服务于各行各业的。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量工厂停工、物流瘫痪等因素,很多生产活动无法开展。如何用更少的人、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完成同样的生产任务,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难题。 赵振涛说,他们希望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从事一些重复性劳动,提高生产效率。目前,他们已与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意向。他们还将投入更多精力研发更多自动化设备,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降低劳动力成本。
5、结语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2018年,国内市场规模为243亿元,其中外资品牌占比达75.8%。 然而,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压力也在增加。以艾欧史密斯为例,公司2月3日起正式复工,但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有部分员工无法到岗,复工人数也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持续发酵,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动力也将面临考验。 虽然一些机器人企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计划,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此外,疫情的发展也将对机器人企业产生长期影响。对此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下载至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