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音生贺说“镜”字
2021-12-27 20:10 作者:Dracandros-圣猫 | 我要投稿
今年是镜音双子十四周年,我也大概入坑九年多了,就借着这个机会谈谈“镜”这个字和与它有关的概念。
“镜“字,从金,竟声。从它的古音和含义来看,“镜”应该和“景”(日光)、“影”、“映”同源,指某种映照光源的东西,而它是用金属做的。但是在上古时期,“镜“这个字很少见,那时候的人主要用“監、鑒/鑑”来表达“镜子”的意思,汉代始改称鉴为镜。因此,在文言文里,“镜音”应该叫做“監音、鑒音”。
監,是一个会意字,左上角的“臣”代表眼睛,右上角是一个人,那一点代表水。。据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監”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尚书·周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来,“监”字引申出了观察、监视的意思;“鉴”则引申出了鉴赏的意思。古人还用“字镜、字鉴”来称呼字典,因为字典是用来对照的。至今蒙语还用toli bichig(镜书)一词表示字典。
在最早的时候,监都是用瓦制成的。到了商代,古人发明了以青铜为材料的镜子。大概到了春秋时期,有人就加上“金”旁(青铜是金属)造出两个分化字“鑒/鑑”,表达“镜子”的含义。这两个字互为异体,含义相同,只是偏旁的位置不同。而到了简化字里,只有“鉴”一个字了。
从最早的瓦鉴到现代的玻璃镜,镜子不断发展,成像也更加清晰。李世民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谨以此祝贺新的一年里,可爱的监音连、铃能越来越好,我也会一直喜欢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