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这么多?

小孩病情的发展一般步骤: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
1、→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吃退烧药(美林,泰诺林),
感冒药(艾畅,小儿解表颗粒,小儿清解冲剂,小儿感冒颗粒,蒲地蓝,氨酚黄那敏,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症状加重,反复发烧且高烧,惊厥→上医院,退烧药,打吊针:抗生素(头孢),抗病毒(喜炎平,利巴韦林,炎琥宁)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
3、→咳嗽厉害,肺部很多痰→做雾化(布地奈德雾,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沐舒坦[又名盐酸氨溴索],氨茶碱),口服止咳化痰药(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咳喘灵颗粒,喉咽清,咽扁冲剂,易坦静),咳嗽缓解
4、→出院或者停止打针→一个星期不到又咳嗽,又发烧→再次上医院,住院类似前面用药,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打针一个星期甚至10天到半个月(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咳嗽缓解肺部痰减少,出院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
5、→一个月左右时间再次发烧,扁桃体发炎→就医,类似前面用药→退烧,咳嗽缓解,出院,容易出汗,晚上睡觉经常汗湿衣服
6、→咳嗽不断,再次就医,诊断为哮喘、过敏性咳嗽、鼻炎、扁桃体肿大,又是打针吃药
7、→家长对医院绝望,情绪崩溃,看中医,找名医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
8、→病情缓解,可是一直断不了根,家里有个小药库,遇冷空气咳嗽、变天咳嗽,几个月甚至整年咳嗽,家长感叹太难养活孩子,哪个医院有名就跑哪个医院,哪个医生有名就挂哪个医生号
9、→继续医院打针用药,哮喘反复发作,鼻子阻塞不通气张嘴呼吸,使用激素(如地塞米松),长时间服用孟鲁司特钠,匹多莫德为什么现在这么多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咳嗽,哮喘的孩子?
10、→病情无法控制。
对小孩负责的只有父母,父母必须学习才能知道这些治疗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错误治疗、过度治疗?小孩的病是否是治出来的?一个简单的感冒,泡泡脚或者抗一抗都能好,为何会越来越严重?
我们这样理解过敏性疾病更容易一些:过敏,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的组织,破坏自身的结构,引起功能损伤,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或组织,而大家所检查出来的引起过敏的物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无害的,例如鸡蛋牛奶蛋白,这些食物都是常用的用来补充人体蛋白质的无害食物,但是对于鸡蛋或牛奶过敏的人则在进食后即可以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如全身皮肤瘙痒、水肿、腹泻等严重者可引起哮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敏反应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T细胞的调控能力不足,不能阻止不必要的免疫应答,导致TH2免疫反应过度活化,没有发挥免疫细胞应有的调节功能,这与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不足有关。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呼声倾向于微生物假说来解释引起过敏的自身免疫:接触有益的抗过敏益生菌对维持健全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
2002年,美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联合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宏大的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计划,这项研究的计划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调节性T细胞调控免疫反应的机制十分复杂,如果能够对这种机制进行调控,就可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我们知道,新的抗过敏乳酸菌组合物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刺激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通过增强TH1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具有刺激和调节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功能,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所含特定乳酸菌至核内而释放大量细胞激素,属于先天免疫的一个环节,对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科学家们已经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地利用益生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我们还知道,过敏性疾病常常有家族遗传倾向。然而过敏疾病本身通常是不传染也不遗传给下一代的,出现家族遗传过敏体质 是因为调节免疫应答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出现了问题。
所谓益生菌就是可以和人体共生且对宿主有正面效益的细菌,其中抗过敏的乳酸菌是最具代表性的益生菌。
一种新型乳酸菌probiotic(中文名:欣敏康益生菌),在澳洲、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中国获得抗过敏专利认证。(名称:抗过敏的乳酸菌;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新的乳酸菌菌株,及含一种或多种所述菌种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菌株具有现代技术中未知的可用于增进抗过敏的能力,且该组合物为食品或药物组合物形式。本发明还公开了筛选测定乳酸菌菌株的方法,以及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来源:发明专利中专利内容摘要)
有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减少密切相关。
从胎儿的出生方式就有可能决定过敏性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是人菌共生的超级微生物,“人体菌群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肠道菌群1000余种,总数超过100万亿。这些有益菌与有害菌刺激肠粘膜和免疫器官发育、成熟,激活免疫系统,这些人体微生物菌群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维持肠道粘膜的完整性起到粘膜免疫屏障的作用。
胎儿从出生的第一刻起,无论从母亲的产道出生过程中,还是剖宫产胎儿,从呼吸啼哭的第一声,就会吸入环境中的常见微生物菌群,胎儿经母亲产道出生时,母亲产道中的有益的有害的微生物菌群也在第一时间大范围的接触着胎儿的皮肤表面和呼吸道,在第一时间起到了免疫激活与免疫教育,而剖腹产的胎儿由于没有经过妈妈的产道,而从出生的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微生物免疫教育将是手术室中医务人员身上以及手术室环境中的微生物菌群,而这些大部分都是有害菌占多数,所以剖腹产的胎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机率更大一些。因此,人体菌群与疾病尤其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重要的关联。
宝宝肠道缺少抗过敏益生菌与过敏性咳嗽哮喘发生的关系
过敏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益生菌菌群间存在差异:宝宝早期定殖更多样性菌群,可以减少过敏与过敏症状的发生,哮喘宝宝出生后肠道有益菌群多样性减少,宝宝出生后暴露的环境、出生的方式、喂养方式、饮食、抗生素过早使用等均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益生菌菌群的正常定殖,尤其是抗生素使用后将大大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导致机体微生物菌群免疫稳态失调,增加过敏以及气道感染高反应性,易感性增加,更容易生病,抵抗能力差。由于目前人类对人共菌生的微生物菌群学的研究才称之为皮毛,人体微生物潜藏着巨大的科学体系,研究人体微生物学也许将来会成为解决人体众多难治性疾病的最佳方式,使治病不再是正向对抗,用药对抗人体内坏的微生物,而是要达到以菌治菌,以菌防病,以菌养病的治疗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