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的婚礼

2022-11-27 17:34 作者:binblingbling  | 我要投稿

买嫁妆那时,杨杨问枫家里给了多少钱,枫说5000。冰箱,电视,电动车,这是事先都说好了的, 只是杨杨又想要一台洗衣机,便问枫的钱够不够。二人去看家具,需要添置的家具大体有沙发,婚床,衣柜。枫问家里给了给了杨杨多少钱,杨杨道,爸给了一万。枫后来不由得苦笑。这一万五千块,究竟能买到什么像样的家具,或者更准确的来说,买来的家具寿命都在几年。双方父母都仿佛达成一致,以后买了新房东西再去换更好的。枫现在觉得,自己的婚姻,注定艰难的开始就是一个预兆。这意思不是说对自己的婚姻不抱有希望,而是似乎看到未来10年,20年,应该也不会是到了特别轻松享受的样子。虽然一面想着这不就是生活,数着钱紧巴着过日子的时候是大多数。可另一面不免觉得心酸的想淌眼泪。记得少年时,问妈妈什么时候家里也能有沙发,妈只是苦涩的笑了笑,但自那时似乎心里对母亲对埋怨也化愤为理想与抱负,觉得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受这样的委屈。中学时,对漂亮的沙发不在怀有偏执的热情,又天天问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住大房子。那是实在是受不了这不带窗户的阳台,到了刮风下雨天寒意从门缝里钻进来直往人衣服里抓。妈只说,快了快了,一上大学就搬回去。一直到了大三,哥哥结婚,终于搬了回来。但其实这个时候的枫已经对这个家不在过多地抱有物质上能够给予自己什么的期待。因为枫上了大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决定不多依赖任何人,枫不准备回去了。 杨杨曾经和枫吵过,枫第一次觉得二人的三观相差是如此之大。杨杨想表达的意思是,原生家庭里给的就已经是最好的了,我们要感恩,不能向家里索取,适时还要感恩回报。枫第一次哭了,杨杨以为是自己吓到了枫。枫突然觉得,天下最可悲的真的莫过于孩子了。枫记得自己和父母也有过激烈的吵架,她叫道,你们生下我有经过我的同意了吗。枫对杨杨说,我们的三观真是不同,以后如果我们有了孩子,我只养他到18岁。18岁以前,我尽心抚育并陪伴他成长,他若因出身家境产生埋怨嫌弃,我会像你一样告诉他,我们给他的已经是最好的了,若不满足,需要他自己去努力争取。18岁以后,我不需要过分干预他的人生,他也不必非得承担赡养我的责任。杨杨愣了,他觉得枫再说天方夜谭之类的话。因为杨杨现在在做的,正好和枫的想法相反。枫大概知道杨杨和自己在一起也不过是年纪到了父母催促,或者换句话说是为了完成父母希望和自己身为社会人的责任。而枫自己,的确也一样,枫想在这个年纪有个家,有个有自己孩子的家。枫觉得杨杨身上有很大的问题,杨杨总是把自己的担子挑的很重,他要孝敬父母,要在同龄人里面步调一致。杨杨觉得父母的想法是对的,养孩子也是为了养自己。枫是个以自我为中心,她觉得杨杨这样做对她很不公平,因为杨杨把自己拍在了最后,也就是把枫排到了最后。杨杨的周围是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而枫不行,枫只能是自己。 但枫还是体谅杨杨的,每个人生来所处环境不同,枫暂时愿意把一些问题归咎与杨杨所处的环境上,她愿意去改变一些环境中可控的因素,这样做不是为了改变杨杨,她是要和杨杨一起生活的,枫一定是为了自己,她只要还能为自己争取那她就不会放弃。可是枫觉得这个过程太难了,就像生活从来不是考试,可以给出标准答案去回答一样。就像买家具筹备婚礼的这个过程,原本心里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居然也会动摇,也要在想要不要争取。原本一些觉得可有可无的东西,到了最后反而成了必然。用一句,他其实没那么爱,算了吧别嫁了吧,为什么要掉进婚姻这个坑这样的话来匆匆给出评价,枫会觉得这对他俩都不公平。枫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而在这个过程,她必须要弄明白,她更想要的是什么。

?个人的婚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