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个地方南方小年,传统习俗久远,“忙年”的开始
出品 | 楼事儿 选文 | 楼市豫报
◆内容为分享交流或建议,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平台与第三方无关。
2022新春就这样来了。
与2021、2020年境况差不多,疫情依然是一个阻挡成千上万的人们回家的一个现实。
搁在往年,这应该是一年一度的春运人口大迁徙的时期,也是天南地北、成千上万的家庭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
而今,太多的人们就地过年。
今日腊月24,南方小年。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祭灶是在晚上进行,所以也称“小年夜”、“小年晚”。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宋代以来,祭祀灶神逐渐成为过小年的主要活动内容沿袭至今。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小年的具体日期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 有学者通过查阅《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等史料,发现中国北方二十四和二十三日祭灶过小年的比率不相上下,至于中国南方,大多数方志中记载的祭灶时间是“二十三或二十四”字样。
不管二十三还是二十日祭灶,其目的(祈求灶神保佑家人平安)、形式(供奉糖果、扫宅)、祭灶地点(厨房)大同小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