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骚乱波及中国企业,背后透露出不寻常的阴谋气息

文/行走斯图卡
自从缅甸发生政局突变以来,国内局势一直不是很稳定。随着缅甸民盟领袖昂山素季被起诉,支持者的抗议活动也推向了一个高潮,原本中国在这场剧变中地位超然,与各方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瓜葛,但是3月14日的一场骚乱将火烧到中资企业头上。
据央视客户端3月14日报道称,从当天下午开始,缅甸首都仰光的多个工业园区遭到当地人的冲击,截止目前已经有32家工厂遭到纵火和打砸,绝大多数是中资企业或中缅合资企业。这些工厂的车间、库房、宿舍和车辆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沿街店铺也遭到打砸,多名工人受伤。
中国大使馆迅速发布了一份声明,严厉谴责这些暴力事件“性质十分恶劣”,要求缅方采取措施制止暴力行为,依法查处肇事者,确保中方企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呼吁缅甸民众冷静,不要被煽动和利用。
中国外交部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希望缅甸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解决矛盾分歧;并且敦促缅方采取切实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为,依法查处相关肇事者,确保在缅中资企业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大使馆的声明来看,有人想煽动和利用缅甸民众,到底是谁?新华社的报道提到,纵火者的身份尚未确认,但我们可以推断一下。这次针对工厂的打砸烧有明显的目的性,从报道来看就是针对中资或中缅合资企业,必然是相当的组织性;从各方的利益得失来看,军方是不可能的,他们现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个节骨眼上,想闹事的必然是失势的一方,但是昂山素季素来不赞成这种短视的暴力行为,而且她执政期间非常重视和中国的关系,可以说这些工业园区是她执政的重要业绩;除此之外,针对中资企业的打砸烧行为,我们并不陌生,越南就曾经发生过一次,当时美国和西方势力在背后操纵的痕迹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断:首先,这些人很可能是游走于缅甸民盟和军方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也有可能是民盟中的一些激进人士;其次,他们的目的就在于将中国拉下水,通过打砸烧的方式,迫使中国对缅甸军方施压,将政权交还给所谓的“人民”;第三,昂山素季被捕后,一些人可能想取而代之,通过煽动这些暴力行为积攒政治资本。实际上,在缅甸剧变之前,西方也不喜欢昂山素季,早就将她的“民主女神”光环砸碎,其实西方一直想另外扶持一个代理人,无奈昂山素季在民盟中声望太高,一时间找不到合适人选。
但是缅甸军方关押了民盟一众大佬,这就留下了权力真空,也就成为西方操作的空间。而在其他国家煽动暴乱,提起暴力冲突,一向是西方的拿手好戏,从利比亚、叙利亚到乌克兰、委内瑞拉,案例比比皆是;加上这次缅甸动乱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对缅甸军方施加各种压力,采取了包括制裁在内的多种手段,西方想干涉缅甸内政的想法十分明显。
下一步我们要提防的就是武装冲突。事实证明,光靠街头闹事成不了大事,委内瑞拉的反对派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武装,闹出了几次让人啼笑皆非的“业余政变”,不是记者比政变士兵多,就是被渔民歼灭了雇佣军。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西方也很熟悉,我们应当警惕的是部分缅北民地武的动作,尤其是跟美国关系密切的克钦族武装。我们当然不希望身边出现一个陷入内战的国家,尤其缅甸还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化解眼前的危机,也相信缅甸军方和民众有能力控制住当前的混乱局面,早日过渡到国内政局的平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