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性早熟、睡眠障碍、黑皮肤......
什么情况可能让孩子面对
性早熟、睡眠障碍、黑皮肤等
令家长闻之色变的疾病?
答案只有一个——胖!
虽然在传统观念中
孩子白白胖胖=健康可爱

但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
并不是哈长得胖≠身体健康
一.认识BMI体重指数
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常用一个数值来判断,它叫做BMI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例如,小禾,9岁,男,身高1.28m,体重35kg。代入公示可知BMI为21.36。
对照下列数值表,横轴是百分位数,纵轴是年龄。
15th-85th之间为正常,
85th-97th为超重,
大于97th即为肥胖。
所以小禾属于超重!

家长们可以拿计算器按起来了,对照查看一下自家孩子属于哪个范围,如果属于肥胖,就要格外重视了!
二.孩子肥胖有这些影响!
1)性早熟
肥胖已经成为了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高体脂率的女童,往往伴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高雌激素水平不仅促进乳腺发育、导致性早熟,更增加了成年后乳腺癌、生殖系统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肥胖的男童,往往睾酮水平偏低而雌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阴茎发育不良、甚至乳房发育等情况。
且过高的雌激素同时也会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性腺发育启动延迟甚至不启动

2)内分泌系统
肥胖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增加高血脂、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患病风险。
也有研究显示,体脂超标的儿童患肝脏、胰腺及肾脏相关肿瘤的风险均高于体脂正常儿童。

3)呼吸系统
肥胖儿童易患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质量下降,导致肥胖儿童身高增长缓慢、日间注意力难以集中。
同时,肥胖儿童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体脂正常儿童。

4)心血管系统
肥胖儿童往往易出现早期血压升高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极大的增加了成年期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5)骨关节系统
肥胖不仅使孩子骨关节负重增加,易出现半月板磨损、滑膜炎、脊柱侧弯、骨性关节炎等。
高体脂率也同时影响钙质的吸收和代谢,导致骨量下降、骨质疏松,增加了骨折风险。

6)皮肤损害
肥胖儿童会出现皮肤异常色素沉着、皮肤增厚、毛囊炎等,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的小朋友,甚至可能出现皮肤妊娠纹样改变,对儿童的自信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7)心理问题
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在校期间更容易被起外号、传谣言、取笑、甚至受辱骂。
美国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健康调查显示,正常体重的青少年一般有6个或更多的朋友,而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平均只是3个或更少的朋友。且肥胖儿童有更高的抑郁倾向,成年后发生抑郁的风险也更高。
三.如何预防及控制肥胖?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
早餐:包含奶类、肉蛋、谷物、果蔬中的三类及以上;
中晚餐:保证蔬菜、粗粮等膳食纤维的摄入,肉类食物选取低脂瘦肉、去皮鸡鸭肉、鱼虾等,主食、肉类及蔬菜的大致比例应为主食占1/4、肉类占1/4、蔬菜占1/2。
三餐时间规律,不可频繁加餐,应细嚼慢咽。

1.少喝炖汤
传统观念中汤的营养价值丰富,但蛋白质类营养物质还是大量存在于肉类中,汤里面往往油脂、嘌呤含量过高。长期食用,不仅不能有益健康,还易导致血脂及尿酸升高。
2.不喝饮料
不喝碳酸饮料、运动饮料等含糖饮料;水果不宜榨汁。
3.家中不备零食
包括饼干、蛋糕、薯片、饮料等。

四.坚持常规运动
1.坚持中-剧烈运动
一周7天,应有4-5天保证每天20分钟以上中-剧烈强度体育运动,其中包括跑步、跳绳、游泳、打球等,以60分钟为宜。
2.不宜高强度、爆发性运动
重度肥胖的儿童,不宜进行跳绳、快跑等高强度、爆发性运动,应从快走、游泳等关节负荷较小的耐力性运动开始,待体重控制后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3.运动前、后准备
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热身活动,调动肌肉活性,避免运动拉伤;运动后应有5-10分钟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注意:减少久坐行为,每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学龄前儿童应控制在30分钟内;
建议全家参与运动。

五.保证优质睡眠
3~5岁儿童:每天应睡10-13小时
5~13岁儿童:每晚应保证9-11小时连续睡眠
13~18岁青少年:每晚应保证8-10小时连续睡眠;夜间不晚于22点入睡。

六.树立“减肥观”,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1.制定目标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减重的目标是变得更健康和强壮,吃健康的食物和足够的运动就是最好的“减肥”方式;
2.关爱孩子心理健康
及时关注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如出现伤心、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及时疏导或向医生求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