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一)
日记是当时的真实记录,不是我今天的回想。
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
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
万物方生方死
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朱熹《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一个民族,一个人也一样,了解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
看待自己要有全面观点、历史观点、辩证观点。盲目自大,为我们所不取;盲目地妄自菲薄,也绝不是正当的。
闪光的东西不都是金子。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有一些人往往以为自己最聪明,他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锱铢必较,斤两必争。如果用正面手段、表面上的手段达不到目的的话,则也会用些负面的手段、暗藏的手段来蒙骗别人,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结果怎样呢?结果是:有的人真能暂时得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大大地辉煌了一阵,然后被人识破,由座上客一变而为阶下囚;有的人当时就能丢人现眼。《红楼梦》中有两句话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话真说得又生动,又真实。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这真是见道之言。把别人当傻瓜的人,归根结底,会自食其果。
救之之道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
古人诗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她好像是中国社会水面上的一滴油,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那个人突然离开自己,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茫茫天地,好像只剩下自己孤零一人。人生至此,将何以堪!
日记是当时的真实记录,不是我今天的回想:是代表我当时的感情,不是今天的感情。
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后卖掉。
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综观章用一生,他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落落寡合的人,一个短命的才人。他是把我这个同他仅仅有一年多交谊的人,看作自己唯一的知己的。此境可悲,此情可感!现在茫茫人世,芸芸众生,知道章用,想到章用的人,恐怕只有我一个了。
时光就这样流逝过去。他做的事情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过的日子也都是平淡无奇的日子。没有兴奋,没有激动,没有惊人的变化,也没有难忘的伟绩。
天不会总是晴的,人世间也绝不会永远风平浪静。
他们既然能渡过丽日和风,也必然能渡过惊涛骇浪。
事实也正是这个样子。等到天空里的乌云逐渐淡下去的时候,从遥远的西天传来了普拉萨德一家的消息。他确实是没有动摇。
我认识到他是这样一个人:在脆弱中有坚强,在简单中有深刻,在淳朴中有繁缛,在平淡中有浓烈。
虽然朦胧,却是非常美的;也可以说,唯其朦胧,所以才美。
此时万籁俱寂,月色迷蒙。缕缕的白云像柳絮一般缓缓飘来,仿佛伸手就能抓到一把。路旁的绿草和绿色灌木、头顶上的绿树,在白天,一定是汇成了弥漫天地的绿色;此时,在月光和电灯光下,在白云的障蔽中,绿色转黑,只能感到是绿色,眼睛却看不出是绿来了,只闪出一片黑油油的青光。茫茫的芦湖变成了一团暗影,湖上和岸边,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就因为不清楚,我的幻想反而更有了驰骋的余地。我可以幻想这里是人间仙境,我可以幻想这里是蓬莱三山。我可以幻想这,我可以幻想那,越幻想越美妙,越美妙越幻想,到了最后,我自己也糊涂起来:我是在人间吗?不,不!这里绝非人间;我是在天堂乐园吗?不,不!这里也绝非天堂乐园。人间、天上都不能如此美妙绝伦。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间仙境。
岸边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我心头不禁涌现出来了一句诗:“宫花寂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