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秀文精神科医生:一到冬天就不“得劲儿”?小心冬季抑郁症

2022-12-07 10:00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孙秀文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一进入冬天,许多人会感到起不了床、懒得出门、无精打采、闷闷不乐,也有些人会觉得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情绪不稳。

  如果这些情况反复出现在一个季节,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那可能是患上了“冬季抑郁症”。

  冬季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有研究表明,约有38%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

  近期,在门诊咨询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反复提到“难受”、“想哭”、“没人相信”、“特别想死”等字眼。跟进具体就诊情况,这些患者几乎都确诊“抑郁症”。

  冬天抑郁症高发4大原因

  光照

  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5-羟色胺的神经介质,这种物质能使人镇定,理性,愉快。5-羟色胺可以调节人的情绪、记忆力、精力,使人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5-羟色胺的分泌还可以带动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都能使人感觉开心。在冬天,随着光照减少,这些物质的分泌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抑郁症症状加重。

  周围环境

  春夏是草长莺飞,万物繁茂的季节,一切看起来都生机勃勃的,这样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变得愉悦起来。而秋冬季节树木变得光秃秃的,街道也比较冷清,抑郁症患者就会受到环境影响,不由自主生出许多悲伤的情绪,加重了抑郁症的症状。

  运动量减少

  冬天天气很冷,因此许多朋友都不愿意出门运动,运动量过少也会导致5-羟色胺的分泌量减少,使抑郁症加重。

  疾病因素

  冬天容易患感冒、咳嗽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给抑郁症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会加重抑郁症症状。

  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一到冬天,我总是情绪不好,肯定是抑郁症……”

  “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抑郁,就是太脆弱了,精神不够强大……”

  “只是哺乳期太疲惫了,但宝宝才是第一位的,感觉再累也得打起精神照顾好宝贝……”

  这些普通的日常对话中,却“藏着”不少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以为情绪总是不好,就罹患了抑郁症,需要看病吃药,其实是泛抑郁症化的表现,抑郁症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需要专业医生的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并不鲜见,然而这个群体又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些家长并不愿意承认孩子罹患抑郁症而阻拦治疗,反而给孩子带去了更大的伤害。

  此外,产后抑郁症患者同样是容易被忽略的群体,由于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剧烈的波动,导致产妇内分泌、情绪等的变化也较大。

  产后抑郁症群体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关爱,然而许多家属以及产妇本身,常常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儿身上,认为大人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正是常见的认知误区。

图片

  围绕抑郁症的治疗误区同样也不少

  不少人将抑郁症与“感冒”相混淆,认为与感冒相似,抑郁症也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

  实际上,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不存在自愈的,会呈现出慢性化发作,或者在某一段时间症状相对较轻,但经由一个内外诱因就会加重。

  此外,有些患者或家属认为服药后症状变好就可以停药了,这同样是错误的观点。

  通常抑郁症的治疗需要急性期三个月、巩固期三个月,以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期的治疗,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或者监管。如果大众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要提高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

  1.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难以入睡,或出现嗜睡情况;

  2.注意力难以集中,给生活或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3.对各类活动都失去兴趣,闭门独居,回避社交,只想一人坐着发呆;

  4.心情不佳,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

  5.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

  陈主任建议,如果发现有轻度抑郁情绪,可以增加室外活动、扩大生活圈子、进行社交活动等来调节。

  如果长时间情绪低落,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程度强烈持续时间长,且无法自我调节时,应尽早前往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避免冬季抑郁症?

  陈主任给出了以下3点建议:

  1.每天在阳光下坚持15分钟到30分钟的户外散步。充足的光照有助于人体血清素的分泌,让人心情愉悦,同时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减少困倦;

  2.合理饮食,多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血清素的合成,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坚果、牛奶、瘦肉、动物内脏、海鲜等。此外,还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不要沉溺于消极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多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当人有抑郁情绪时,很容易沉浸在消极的念头或情绪中,这时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做点其他事情,比如听音乐、养花、跟朋友聊天等,有助于提升愉悦感。

孙秀文精神科医生:一到冬天就不“得劲儿”?小心冬季抑郁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