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の手账 记一忘三二
《记一忘三二》的作者是李娟,对于李娟我想高考生们一定有印象,她的文章作为高考阅读理解的“常客”,让我们对文章本身感到有趣的同时也揣测作者心理而发愁。言归正传,这本书的书名取材于黄庭坚的《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请忽略这么长的题目……) 原诗为:
少时诵诗书,贯穿数万字。
迩来窥陈编,记一忘三二。
光阴如可玩,老境翻手至。
良医曾折足,说病乃真意。
当我们回忆过去,在B站浏览这童年集锦,看着小时候的数码宝贝,火力少年王,神兵小将、小鲤鱼、哆啦A梦等等再一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了。当我们学习或者工作后回到家里,再看宫崎骏的动画时,我们又好像没有长大。我们仍然是那个看着灌篮高手的热血少年,仍然是那个如蜡笔小新一样纯真的少年。
有人说,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中考、高考、工作。高考之前,我们为着一个模糊的梦想而努力,“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8+2,王后雄,3500,是我们奋斗路上“甩之不去”的伙伴。当我们再回想起那段时光,会觉得高考不过如此。记忆更多的是晚自习同学们奋笔直书的身影,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和同学们在球场挥洒汗水,是走道里咨询老师问题的情景……可能我们对于过往的细节难以记得清楚,但总能在记忆的长幅中找寻到自己的画面。我想这就是记一忘三二的含义吧。在美术上有种艺术手法叫做留白,或与“记一忘三二”有异曲同工之妙。想全部记住是非常难的,记一忘三二是常事,但也正应如此,我们才能体会到过往的重要。
说回书的内容,《记一忘三二》是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在阿勒泰的日子,以“记”的形式单独成章,《台湾记》、《信仰记》、《扫雪记》、《挨打记》、《邻居记》、《藏钱记》、《风华记》等等,每篇不是很多,与小说相比,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与杂文相比,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内容就不剧透了,比较轻松。同时也不用按顺序来读,你想读哪章就哪章,不用考虑前后的连贯,怎么样?是不是少了一种读书的“压力”,总怕隔了一段时间后忘了。这本书更像是作者的日记,当然也有作者后来的思考,如《读书记》中,作者以自己童年为例,讲述对书的思考。
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你就在阿勒塔的雪屋里,手捧一本热茶,听着作者给你细细讲述她童年的故事。好了,她的故事讲完了,你的呢?





第一次投稿,有点小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