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汶战役:决定性的法兰西崛起之战

前言:烽烟四起
自骁勇善战的英王“狮心”理查逝世后,其继任者“无地王”约翰便与曾经的盟友法王“狐狸”腓力反目成仇,金雀花一卡佩战争的硝烟再次弥漫于西欧大地,而战事却一边倒的向着对法兰西有利的方向发展。
1200 年,腓力通过《佩罗内条约》增强了他对抗约翰的能力,足智多谋的法王赢回了佛兰德斯的鲍德温的支持。1201 年,他又与布洛涅的雷诺达成协议,雷诺的女儿嫁给了腓力的私生子菲利普·胡里佩尔。他把以前属于约翰的莫坦县授予雷诺。1202年,腓力封布列塔尼的亚瑟为爵士,并鼓励他在阿基坦反对约翰。按照计划,亚瑟应该娶腓力的女儿玛丽。
腓力要求约翰以臣子的身份向自己效忠,但约翰置若罔闻。腓力使用了他祖先屡试不爽的策略,在诉诸武力之前先使用法律手段。随着君主现在拥有的权力与威望与日俱增,这种方法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腓力声称对他所有的封臣拥有毋庸置疑的管辖权,但约翰拒绝出庭。1202 年,皇家法院庄严宣布约翰在阿基坦和普瓦图的土地没收。
南方的贵族们权衡利弊,随后在向谁俯首称臣这一点上放弃了约翰转而选择了腓力。到了1203 年秋天,由于约翰的地位仍然脆弱,腓力乘胜追击继续征服诺曼底。他瞄准了理查在莱安德利斯建造的盖拉德城堡。菲利普于 1203 年 8 月开始攻城。他占领了 Les Andelys 周围的一些据点,将其孤立。这座雄伟的城堡建在河上的一块岩石上。
从它的位置很难接近,理查用一系列的三个围栏使它变得更难,人们必须通过它们才能到达要塞。腓力封锁了城堡,约翰通过陆路和塞纳河运送救济品。由于水军被潮汐阻挡,两军未能协同进攻。陆军部队在夜间发起进攻,在第二支部队拂晓抵达前被击退。弓箭手向他们射击,重物从桥上落下。两艘船被击沉,两艘被俘获,其余的撤退了。当法王的兵马如潮水般涌入这个金雀花封地时,约翰仍留在英国。
屡战屡败后,约翰很难得到英国贵族的支持,但他在 1206 年回到了拉罗谢尔和他缩小的大陆土地。一些波伊特文贵族回到他身边。1206 年 10 月 26 日,双方同意休战两年。约翰保留了加斯科尼和波伊图的一部分,但是安茹帝国的其余部分丢失了——实际上它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一节:狭路相逢
而在十数年的被动挨打后,约翰终于组织了一个西起英格兰,东抵德意志的坚定的同盟。除去约翰,其中为首的便是在国内饱受质疑受到罗马主教施加的神罚诅咒、被革除教籍、褫夺帝位的奧托四世。其次便是对英王忠心耿耿的老臣子“长剑”索尔兹伯里伯爵威廉,以及对法王满腹怨气的佛兰德伯爵斐迪南和布洛涅伯爵雷诺。
1214年初,法军开始沿卡塞尔、伊普尔和布鲁日行进,然后围攻根特。缔结同盟的喜讯再次燃起了约翰的希望,因此他开始准备入侵法国并收复失去的省份。英国贵族最初对这次远征并不热心,导致他推迟了出发时间,因此直到 1214 年 2 月,他才在拉罗歇尔下船。这场战役是由约翰策划的,他是联盟的支点;他的计划是将法国人从巴黎向南拉向他的军队,并让他们继续占领,而奥托四世皇帝领导的主要军队则从北部向巴黎进军。约翰的计划最初得到了遵循,但北方的盟军行动缓慢。约翰在与法国人两次相遇后,于7月3日退守阿基坦。7月23日,菲利普召集了他的军队,组建了一支由7000名骑兵和15000名步兵组成的军队。而皇帝也最终成功地将兵力集中在瓦朗谢讷,尽管这不包括约翰所部

这幕名垂青史的大戏的舞台位于布汶桥周遭,这座桥地处要冲,是当时唯一处可以跨越马尔克河谷,继而踏上向东通向图尔奈和埃诺、向南通往阿拉斯和皮卡第的道路。处在众高原之间的马尔克河谷较为宽阔,底部积满死水。布汶桥通行不便,尤其在冬春两季多雨时节,1214 年恰好是这样的天气。在这个历史十分悠久的跨越;河谷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属于圣阿芒修士的村庄、一片树林、一座小教堂,不远处还有加洛林时期建起的锡苏万修道院。
过桥后把桥封堵住,便是在身后建起了一道可靠的屏障。之后,便可安营扎寨,休整部队,以逸待劳,菲利普·奥古斯都在布汶之战的两天前就是这样做的。桥东是一处宽一古里、长五古里的高原,四周树木林立,中部是大片种植着小麦的优良耕地。7月27日,小麦已经开始收割,正适合策马奔驰。这里的风光景致颇具皮卡第风情,但是彼时此处属于佛兰德斯伯国范围。再向东几公里,埃斯科河划出了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在桥的西面,不远处就是阿图瓦的菲利普第一任妻子的嫁妆,那时已成为国王长子的领地。布汶是佛兰德斯、神圣罗马帝国和卡佩王朝领地的交汇点。
法王率军折返出乎奥托和他的军队的意料,他们倍感惊诧,随即内心涌起一阵恐惧。敌人的大军转向道路右侧,向西行进,铺展到战场的大部分区域。军队面朝南时停止了前行,阳光直射人敌军眼睛,而这天的太阳较之,以往更加炽热刺眼。法兰西国王列队布阵,命令军队停在敌军的正前方。法兰西军队坐南向北,阳光正好落在士兵们的肩膀上。两军蓄势待发,对垒之势已然形成。法兰西国王位于中军,立于自己队伍前方,诸名强将分列左右两侧,他们身兼骑士美德和高超的战斗力。国王军中所有人对国王忠心耿耿,骁勇善战,主要负责保卫国王的安全。
法国军队有1200–1400名骑士,以及5000一6000名步兵。总计,皇家军队约有6000至7000人。皇家军队分为三部分,即“战斗”。右翼由香槟和勃艮第的骑士组成,由勃艮第公爵尤德斯及其副手指挥。右翼前方是来自勃艮第、香槟和皮卡第的武装人员和民兵,由苏瓦松的150名骑警率领。中心战役由腓力·奥古斯都和他的主要骑士,在国王和他的175名骑士面前,有2150名来自法兰西岛和诺曼底的步兵。左翼由德鲁斯的罗伯特领导,蓬蒂厄的威廉伯爵支持。左翼的主体由布列塔尼人和来自德雷克、珀西、蓬蒂厄和维梅的民兵组成。布维恩桥是穿过沼泽的唯一退路,由150名军士把守,他们也组成了法国预备队。
在敌阵中,奥托位列中央。上为黑鹰、下为金龙的旗帜高悬在旗杆顶端。他的军队中有大约1300至1500名骑士:600至650名佛兰德骑士、425至500名海瑙特骑士和275至350名来自其他地方的骑士。他还派出了大约7500名步兵,总兵力不到9000人。同盟军也由三部分组成:联军左翼是由佛兰德伯爵斐迪南指挥的低地步骑兵,中军则由神罗皇帝奥托和一众王公贵族坐镇,它包括许多来自布拉班特和德意志的步兵。在战斗的前沿站着德国的长矛方阵,英国步兵组成了第二条防线,奥托与50名德国骑士站在中间。右翼由布洛涅伯爵雷诺指挥,包括布拉班特步兵和英国骑士,后者由索尔兹伯里伯爵长剑威廉指挥。

第二节:血雨腥风
战斗的第一波攻击并未在国王身边打响,在国王的队伍和他的亲随大举压上之前,有人已经在战场右翼同斐迪南和他的士兵交战了,而国王并不知晓。率先发动进攻的法兰西先头部队如上文所述位于右翼,覆盖了战场上1040罗步长的范围。盖兰修士这位桑利“准主教”全副武装,但并非为了战斗,而是来劝导大贵族和骑士们为天主的荣光、为国王和王国的荣脊而战,为自身安危而战。
勃艮第公爵厄德以及其他贵族也参加了战斗。圣波尔伯爵也在战场,他曾被怀疑与敌人暗中勾结。他本人对此怀疑心知肚明,所以他对盖兰修士说过这样的话:“今天国王会发现我是个好叛徒。”右翼军中还有一百八十名来自香槟地区的士兵,均昕命于盖兰。他将其中一些士兵从军队前方遣至后部,因为这些人在他看来疲软懦弱、缺乏斗志;同时把一些骁勇果敢、渴望战斗的士兵安排在前方,他对他们的英勇充满信心。盖兰对他们说道:“骑士们,疆场广阔,大家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以防敌人围擒。况且没有人应该给别人当盾牌,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持阵型,以便在同一时刻形成同一战线一齐出击。”他说完后,听从圣波尔伯爵的建议,派出一百五十名骑兵军士打头阵。他这样做是为了打乱敌人阵脚,方便我们上面列出的那些法兰西贵族骑土随后的进攻。
战斗欲旺盛的佛兰德斯人和德意志人不齿法方首先派遣军士而非骑士前来应战。因此,他们根本不屑移动位置,而是选择原地等待,给对方沉重一击。法方军士的大部分马匹被杀,士兵们也多有受伤,但仅有两人伤重不治。这些军士来自苏瓦松河谷地区,无论是骑马作战,还是徒步作战,都十分勇敢坚毅。
希斯特尔的戈捷和比里当这两位英勇的骑士激励本方阵营中的骑士奋勇作战,提醒他们不要忘记先辈和朋友所创下的功绩。他们看上去没有--丝恐惧,好似战场与一.般骑士比武无异。他们将一些军士挑落马背,并且没有停歇地继续杀向战场与法方骑士交锋。他们遭遇了来自香槟地区的队伍,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此时,雷米的皮埃尔和他的士兵加入战斗,将希斯特尔的戈捷和比里当二人俘获带走。
然而此时,二人队伍中一位名叫马朗然的厄斯塔什的骑士开始傲慢地高声喊道:“杀死他们!杀死法兰西人!”法兰西士兵将其团团围住,其中--名士兵抓住了他,用手臂将他的头牢牢卡在胸前,扯下了他的头盔,另--名士兵用刀刺中了他的下巴和头盔下部护甲之间的部位,直至心脏,让这个扬言要杀死法兰西人的傲慢之徒尝到了痛苦死去的滋味。
厄斯塔斯被杀,希斯特尔的戈捷和比里当被俘,法方士气高涨,无惧无畏,全力奋战,仿佛胜利已是囊中之物。继盖兰修土派遣的骑兵军士发动攻击后,圣波尔伯爵戈谢也率领本部骑士出发了 。这些骑士经过精心选拔,个个英勇善战。圣波尔伯爵有如杀人鸽群中的恶鹰,甫人战圈,他便猛攻敌人,但.也同时受到敌人的夹击。强大的内心和强韧的身体在此刻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只要接近他的,无论是士兵还是马匹,他无- -不将其置于死地,而没有俘虏一人。他和他的士兵们左突右冲大开杀戒,把敌军撕开一道口子,然后他从另一侧重新突人敌军,将其包围在中间。

第三节:激战正酣
就在此时,佛兰德伯爵斐迪南被打倒在地,全身多处受伤,他和他的骑士被捆绑在一起,沦为阶下囚。长时间的战斗让他精疲力竭,再也无力为继,只得向马勒伊的于格和他的兄弟让投降。斐迪南刚一被俘,他的阵营中在战场这一翼作战的士兵立刻四散而逃,一-些人被杀或被俘。
斐迪南大军溃败后,圣德尼军旗返回中军,战斗之前已经前行至营地的公社兵团紧随其后,其中包括科尔比、亚眠、阿拉斯、博韦、贡比涅公社,他们向国王的中军急速赶来。国王的部队由一名骑士高举王室的蓝底金百合花旗。持旗骑士名日蒙蒂尼的加隆,他身体强壮,是一位优秀的骑士,但并不富有。公社兵团前进至骑士队伍和国王的前方,与奥托及其军队对峙。奥托部下的骑土亦十分骁勇善战,公社兵团被迫后撤到国王的队伍中,后被奥托大军逐渐打散。奥托大军趁机径直杀向国王。巴尔的纪尧姆以及其他贵族骑士属于国王的阵营,肩负着保卫国王安全的特殊使命,当他们看到奥托和他手下的条顿人无视一切,直取国王,便立刻挡在国王身前,阻挡条顿人的猛攻。他们将国王挡在身后,怕其有失。
当他们与奥托大军交战时,敌军前锋步兵突然突至国王身边,铁钩与长矛齐挥,将国王胯下的战马杀死。若无至高无上的美德和身披的特制护甲,国王可能当场殒命。幸运的是尚有数名骑士留在国王身侧。蒙蒂尼的加隆屡次挥舞军旗呼叫援兵,皮埃尔·特里斯坦则主动跳下战马来到国王身前保护。他们最终将这些步兵全部杀死。国王很快站起来,跨上了另一匹战马,身手之敏捷超乎所有人的预料国王重新跨上战马之际,所有之前将国王击落马背的步兵都已被杀死,国王和奥托的部队开始激烈交战。
法军与敌人鏖战,毫不退缩,逼得奥托军队连连败退。法军趁机杀到奥托附近,莫瓦桑人皮埃尔善用武器又十分机智,他抓住奧托战马的马辔绳,将其拉出战圈。他十分清楚,因为战局混乱且有大批士兵围拢在周闱,他无法活捉奥托。野猪热拉尔此时正在旁边,他用手中一把出鞘的刀刺向奥托胸部,当他发现刀无法刺穿难以刺透的重铠时,他又刺下了第二刀,来弥补第一刀的失误。正当他以为刀能够刺中奥托身体时,却不料撞到了高高抬起的马头,带着伟大美德刺出的这--刀正中马眼,顺势插人了马的头颅。战马因剧痛而受惊发狂,将头转向来时的方向,奧托趁机逃脱了。黑鹰、军旗和奥托带到战场上的其他物品成为了法方的战利品。

第四节:胜负已分
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奥托阵营的人数开始减少。鲁汶公爵、林堡公爵和博沃的于格已经逃走,只有布洛涅伯爵雷诺没有放弃抵抗,仍旧拼尽全力作战,以至于无人能够战胜或击垮他。他将自己的部队摆出了一个新的阵形:两排全副武装的步行军士紧密地组合成形似车轮的环状阵形。进人圆环内部的通道只有一条,当他想要休息或被敌人紧追不舍时,就可以从这条通道进人圆环内部。这一招他屡试不爽。
跟随在他身旁的只有六位骑士,他们没有抛下伯爵,而是和他英勇地并肩作战。拉图尔内勒的皮埃尔,一位勇敢无畏的军士,在敌人将他的马匹杀死后只得徒步作战。他朝伯爵冲去,掀起伯爵胯下战马的护甲,将长剑狠狠地插人马身,直至内脏。与雷诺伯爵一同战斗的一位骑士目睹了这一幕,连忙抓住伯爵战马的马辔绳,费力地将仍不愿放弃的伯爵带离了战圈。
这名骑士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策马外逃,但被随后追上来的孔丹的克农和让两兄弟打落马背。雷诺伯爵的战马因重伤难以支撑,伯爵本人被甩落在地,右腿被压在马颈下。这时,方丹的于格和戈谢以及壮汉让同时出现了。当他们彼此争吵由谁来俘获伯爵时,内勒的让从另一边赶来了。内勒的让是一位身材壮硕、外貌俊美的骑:士,但是他的勇气与其俊美的外貌或健壮的身材并不相衬,他这一天还没有和任何人交过手。他也加入了骑士们的争吵,想要将雷诺伯爵这号大人物带回去讨得本不应属于他的赞赏。如果盖兰没有出现的话,他极有可能已经从骑士们手中抢走伯爵。雷诺伯爵一看到盖兰,就将手中的长剑交给了他,向他投降,央求饶命。
第五节:尘埃落定
至此,敌军所有的骑士都已被杀、被俘,或者逃走,奥托的私家骑土都已逃跑。战场上只剩七百名勇敢的步兵军士,他们来自布拉班特地区,被派遣到最前线充当挡箭牌,抵御对手凶猛的攻击。国王发现这些人后,派出圣瓦莱里的托马与之交战。托马是一位.勇气可嘉的贵族骑士而且还颇有学识。他的队伍中有五十名与他同乡 的忠诚骑士和两千名步兵军士。他和部下披挂整齐后,就如饿狼扑羊一般冲向敌人。 虽然他们在这一天中经历了多次战斗,早已疲累不堪,但托马和他的部队仍势不可挡地打败并俘获了所有敌人。更令人惊叹的是,胜利后清点人数时,托马的部队只有一人失踪,人们后来在尸堆中发现了这名幸存的失踪者。他被带回到营地交由医生治疗,不久便痊愈了。

毫无疑问,1214年7月27日星期天发生的事件极为重要。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法兰西国王首次敢于发动“平原上的战斗”一虽然国王始终犹豫不决,最终在迫不得已之时才作出迎敌的决定。这是卡佩王朝的国王首次取得胜利。在人们的记忆中,从未见过如此果断干脆的决定、如此丰厚的战利品以及对王权合法性如此掷地有声的确认。布汶之战后,再也无人质疑法兰西王室领地的大幅扩张,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邑督大肆剥削降服的省区,例如他们“奴役统治整个被路易继承的佛兰德斯领地,听说此事之人无不惊讶于当地人居然能够容许和忍受这样的事情”。
整个王国内,再没有一个诸侯国胆敢反抗。布汶之战后,随着奥托的溃败,腓特烈二世一路高奏凯歌,在卡普阿修建了城门和头戴桂冠的雕像* ;随着无地王约翰的失败.英格兰的贵族终于在兰尼米德草地上扬眉吐气。继那瓦斯德托洛萨和米雷之战后,布汶之战确定了未来若干世纪内欧洲各国的命运。

参考资料:
《The Capetians Kings of France, 987-1328》
《Constructing Kingship The Capetian Monarchs of Fr》
《The Capetian Century》
《The Government of Philip Augustus_ Foundations of French Royal Power in the Middle Ages》
《Philip Augustus King of France 1180-1223》
《布汶的星期天》乔治·杜比
《法国史》乔治·杜比
《法兰西世界史》帕特里克·布琼
《法国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