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后来的无敌舰队 (上)

第十九节 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1596年10月至11月)
无敌舰队所处的形势 50岁的卡斯蒂利亚总督马丁·德·帕德拉被任命为新的无敌舰队总司令。他在25岁时曾任西西里加里船队的指挥官,在莱万特海战中,统帅4艘战船一举击沉4艘土耳其战船。他于1585年起就任加里船队司令。帕德拉没有参加过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1589年德雷克进攻里斯本时,他担任该市的防务司令。1591年他在西班牙南部马拉加海域建立了显赫的战功:捕获了3艘英格兰商船和20艘荷兰船只。 被任命为总司令的帕德拉,同锡多尼一样,以准备不够充分为理由,极力反对在舰队战斗力由于加的斯惨败而被大大削弱的情况下,仓促地去远征。只要回味锡多尼所受的屈辱,大概他也很希望摆脱火中取栗的命运。当然,同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比较起来,这一次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首先是吸取了第一次远征的经验教训,增加了许多性能和武器装备均大大改善和加强了的新型加里昂船;舰队许多指挥官已新陈代谢,少壮派军人脱颖而出;前任者的污名已经销声匿迹:士气正在高涨。而且,由于确保了加来港和洛里昂附近的布拉贝锚地,使舰队有可能得到可供避难和补给之地。 然而,处在实力逐渐恢复的荷兰和敌对的法兰西两面夹攻、腹背受敌中的阿伯特大公,已远不如1588年的帕尔马公爵,毫无余力向英格兰派遣登陆军了。但有迹象表明,亨利四世对英法两国签订禁止同西班牙单独媾和的新条约正在犹豫不决。倘若法兰西顾忌国势仍然繁荣昌盛的西班牙而采取中立立场的话,阿伯特才有可能筹建登陆部队进攻英格兰。 同时,英格兰的陆上防卫力量同1588年一样,依然脆弱,不堪一击。防卫主力是民兵和上流社会人士编成的非正规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差不多全部被派遣到荷兰或布列塔尼半岛去作战,英格兰本土的防卫依旧落在舰队的肩上。例如,康沃尔郡的天然良港法尔茅斯的城堡,只配备了几门旧式大炮和50支火枪,守军也只有6名。 另一方面,北爱尔兰蒂罗恩伯爵休·奥尼尔送来的爱尔兰天主教徒紧急求援信,也令腓力二世深为苦恼。奥尼尔原是周旋于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的谋士和说客。自1595年他公开与英格兰为敌之后,曾再三请求西班牙给予援助。同时爱尔兰其他天主教徒领导人,也三番五次地坚请西班牙派遣军队到爱尔兰。由于得不到腓力的回音,奥尼尔和另一位领导人奥登内尔联名写信给腓力王子,托他说服国王。与此同时,两名赴爱尔兰调查的西班牙军官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奥尼尔业已集结了比英格兰驻军多得多的军队,只是大部分士兵未经训练,缺乏实战经验,而且武器异常缺乏。倘若强大的西班牙远征军一到,爱尔兰举国上下将揭竿起义,一呼百应。
目标爱尔兰 1596年上旬的一天夜里,在埃尔埃斯科利亚尔修道院国王简朴的书斋里,腓力二世及其重臣们慎重地分析并讨论了爱尔兰问题,决定派遣无敌舰队进行第二次远征,目标爱尔兰。君臣一致认为,选择爱尔兰为远征目标,同英格兰舰队进行决战的可能性甚小。因此,无需筹建强大的舰队,只要对爱尔兰西北岸的斯莱戈或西岸的戈尔韦作一次航海,就可以运送爱尔兰所必需的军队和军需品。无敌舰队完成护航任务后,立即返航归国,待到冬季来临,再从拉科鲁尼亚等港口定期为爱尔兰补给。第二年夏天,当英格兰为爱尔兰举国上下的天主教徒的大起义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之时,再派无敌舰队进行第三次远征,目标英格兰本土。这就是腓力二世派遣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全盘战略构思。 无敌舰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加的斯北边的圣卢卡尔港和里斯本港集结,出发日期定在10月下旬。新的无敌舰队由百余艘大小战船组成。其主力是包括“12门徒”在内的30艘加里昂船。预定运载集结在西班牙和荷兰的9000名西班牙士兵和3000名葡萄牙士兵,途中再从法兰西的洛里昂港增补若干士兵。在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中被俘,并经过漫长的铁窗生涯,被释放归国的佩德罗·德·瓦尔德斯,曾被任命为舰队副总司令之职,但他仍嫌官小拒绝出任。最后分别任命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时莱万特船队司令贝尔坦多纳和同他一起在亚速尔群岛击沉“复仇”号的阿穆布尔为副总司令。 这支舰队虽然是前后5支无敌舰队中规模最小的,但根据西班牙当局在1596年发行的一本小册子的统计,为这次远征所筹措的粮食和军需品的数量却非常浩大:
饼 干:12840桶 腌 鱼:1030桶 腌 肉:1500桶 大 米:630桶 醋 :850桶 干 酪:6080桶 食 油:6080桶 蔬 菜:2860桶 饮 用 水:2280桶 酒 类:700桶 炮 弹:3万发 小 枪 弹:1300发 火 药:1200桶 车 轮:200个 锚 索:700根 大型马车:50辆
英格兰的战备 虽然在远征加的斯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战利品,但把红利和奖金分配给远征的贷款者和参加者以后,伊丽莎白女王的得益就所剩无几了。因此,她一如既往,下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为节省开支,让舰队的主力船开入查塔姆船坞,令士兵退役解散返乡,并让参加远征的维亚将军率领手下的精兵返回荷兰前线。这样一来,大大地削弱了英格兰本土的防卫力量。 自1594年以来,英格兰全境连续数年不是阴雨连绵就是大雨滂沱,小麦的收获锐减,各种谷物价格飞涨,到1596年夏天,德文郡小麦的价格增长了40倍。土地荒芜,千村万户十室九空。丧失土地的农民多数沦为流浪人或乞丐,流落城镇街头,行乞为生。虽然地方官员受命赈济、资助流浪者返回故乡,但是官员们本身要支付倍增的税金和民兵费用,本已捉襟见肘,入不敷支,因此对宫廷怨声载道,满腹牢骚,救济灾民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曾当过俘虏、在英格兰住过很长时间的瓦尔德斯向腓力二世报告英格兰国民普遍厌战,是不无根据的 就在这种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下,沃尔辛格收到了紧急军情:西班牙为报加的斯惨败之仇,正在磨刀霍霍,疯狂备战,以图对英格兰大张挞伐。为此,英格兰当局又重新建立战争动员体制,出动女王直属的10艘加里昂船,设置由小型快速帆船负责的巡逻和联络体系。预定派往法兰西北部皮卡尔迪的巴斯克维尔麾下的2000名士兵,也奉命在多佛尔待命。萨姆厄尔·巴格纳尔受命保卫怀特岛,罗利也匆匆奔赴康沃尔郡重新布防。 同第一次无敌舰队入侵的情形一样,最关键的问题是查明敌人的进攻目标将选择何地。在伊丽莎白女王召集的军事会议上,埃塞克斯伯爵列举了许多理由,认为敌人可能在怀特岛或者马加特角一带登陆。塞西尔则估计是法尔茅斯,还有人推测爱尔兰、泰晤士河口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管怎样,到了11月,英格兰虽已进入警戒状态,但因天气异常恶劣,连巡逻船只也不能出港执行任务。 10月下旬,从里斯本启航的无敌舰队在葡萄牙北部海域遇上了暴风雨,一连四天被暴风肆意吹刮,航行极其艰辛。25艘武装商船和50艘各种船只在菲尼斯特雷角与桑坦德之间的洋面上不幸遇难,3000多名爱尔兰和英格兰天主教徒和修道士被溺死。比斯开湾冬季的暴风雨天气,长期以来给航海者带来了无数苦难,遇难船只不胜枚举。第二次无敌舰队也毫不例外,在大自然的淫威下夭折了。
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准备 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夭折,丝毫没有动摇腓力二世向英格兰复仇的坚强决心,他立即下令在里斯本和拉科鲁尼亚两港迅速着手筹备第三支无敌舰队。总司令帕德拉立即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紧张而又细致的筹建工作,以免重蹈前面两次远征的覆辙。帕德拉为了选择最佳的攻击目标.于1597年,对英格兰沿岸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调查。这次调查是用小型帆船打着法兰西国旗,雇用法国人领航秘密地进行的。调查结束后,他向腓力二世递交了一份长达18页羊皮纸的调查报告,详细地叙述了有关英格兰西海岸的利物浦、切斯特、米尔福德、布里斯托尔等港口,以及濒临北海的斯卡巴罗、纽卡斯尔、哈里奇等城市的情报。 这份报告指出,利物浦港“宽而深的内港足可容纳300艘船,周围居住着许多天主教徒”;米尔福德港“是英格兰的最良海港,其周围的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是英格兰的天敌,操威尔士语”。的确,利物浦和米尔福德都是天然良港,只可惜距离伦敦太远了。 两年前加里船队在康沃尔郡的毛斯霍尔和彭赞斯一举登陆成功,对腓力二世来说是记忆犹新的。因此,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港是他心中的第三次远征目标。
埃塞克斯先发制人的进攻计划 而今伊丽莎白女王已经64岁。在她的重臣之中,过去一贯主张同西班牙和谈的鸽派首领塞西尔已经辞去政务,其次子罗伯特·塞西尔就任国务大臣。罗伯特同就任徽章院总裁的埃塞克斯和东山再起重新荣任近卫军司令的罗利之间,在给予西班牙决定性打击、以有利条件缔结和平条约的对外政策上,取得了一致的见解。他们建议女王派遣一支新的远征军,执行同去年攻占加的斯港完全相同的任务。第一个目标就是西班牙西北部的费罗尔港,那里贮藏着新无敌舰队的大量军需物资。第二个目标是亚速尔群岛的特塞拉岛,在那里可以封锁西班牙的财宝运输船。 为了提防无敌舰队在英格兰舰队远征时乘机入侵本土,他们建议由不参加远征、已开进查塔姆船坞的几艘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编成预备舰队。由于女王手头拮据,原来愿意提供贷款的伦敦商人又借口财政亏空而拒绝提供资金,预备舰队终于未能编成。 海军大臣查尔斯·霍华德由于年纪老迈(那年已逾61岁),体弱多病,辞去了远征军总司令的职务,由埃塞克斯接替。托马斯·霍华德就任第一副总司令,罗利就任第二副总司令,荷兰人范·戴文瓦德指挥荷兰战船队。女王的年青宠臣芒特·乔伊为军队指挥官。 1597年3月,阿伯特大公指挥的西班牙大军占领了巴黎北方的亚眠,亨利四世的王位再次处于风雨飘摇的险境。西班牙军队乘胜北上,使重镇布洛涅受到了威胁。因此,女王为了增援荷兰的远征军,准备削减远征舰队的经费,只是由于埃塞克斯极力反对,舰队的出征准备才得以顺利进行。远征军舰队共拥有大小战船98艘,其中包括17艘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含在加的斯俘获的两艘“12门徒”加里昂船,已改装成英格兰型式),数量相同的运输船以及其他各种小型帆船。士兵6000名,水手5000名。 5月中旬,关于英格兰远征军正在紧张准备的情报,送到了正在费罗尔港积极筹备第三支无敌舰队的帕德拉手中。费罗尔港虽然是一个天然良港,但距离首都马德里甚远,联络极不便利。军需物资的囤积进行迟缓,筹备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为了防止逃亡,水手们如同囚犯般被监禁起来;地方病开始在各个收容所流行;驻扎在港口后边山岗上的士兵秩序混乱,军纪松懈,赌博成风,酗酒闹事。出于防卫,市民们不得已而组织起自卫队,在市内巡逻放哨,以求自保。 费罗尔港距拉科鲁尼亚以西12英里,位于一条峭壁林立的海峡深处,比加的斯更加易守难攻。为防备英格兰舰队在无敌舰队出发前前来偷袭,帕德拉派出巡逻快艇在海面游弋,并用4艘破旧的大型武装商船封锁住港口,一切安排得十分稳妥。另外,热那亚的加里船队和阿尔穆布尔提督指挥的强大的安达卢西亚船队正在向费罗尔港开来。还有由迪戈·布罗切罗提督率领的主力船队,不久也将从里斯本前来会师。布罗切罗原是地中海赫赫有名的海盗头目,被腓力二世俘虏后降服,并深受重用。他被人们誉为重建西班牙海军最有才干的领导人。布罗切罗虽已年近花甲,但仍受到年青指挥官们的敬慕和追随,他们争先参加远征。 被任命为总司令秘书的佩德罗·洛佩图·德·索托实际上是国王派来的监军,他的任务是监视帕德拉是否忠实执行国王的命令。例如,帕德拉向国王陈述舰队的准备和补给不够充分,而索托则向国王报告,指控他夸大舰队的缺点,散布失败主义的悲观论调。
英格兰舰队远征失败 埃塞克斯率领的英格兰舰队遇到强烈的逆风,被迫在查塔姆和多佛尔两港停泊了一个月,寸步未移。7月份才西进海峡,途中在韦默斯补给一次,7月10日下午从普利茅斯港出发。然而,离港后不久,又遭到猛烈的暴风雨的袭击,舰队受到空前的破坏,各船队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罗利率领的战船队虽然舍命救出了经不起风浪的那两艘改装的西班牙加里昂船,但却被逆风吹回到普利茅斯去了。埃塞克斯的旗舰“阿霍纳”号严重进水,眼看就要沉没,幸遇与本船队失去联系的荷兰船队司令的救援,才一同安然返回法尔茅斯。只有霍华德的战船队经受住暴风的考验,到达了费罗尔港海域,而且一连数日在那里游弋、耀武扬威,令西班牙人惊恐万状。由于其他船队踪迹全无,因此霍华德只好鸣金收兵,一无所获地踏上了回国的征途。埃塞克斯舰队的远征与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命运一样,都是在出发后不久,遇上特大暴风雨,在威力无比的大自然的淫威下夭折了。由此看来,不管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对待他们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受到严重损坏的“阿霍纳”号及其他几艘加里昂船需要长时间大规模的修理,强征而来的水手和士兵开始纷纷逃亡。仅拥有六艘战船的霍华德船队,在费罗尔港海域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从而使英格兰人自然而然地作出乐观的判断:眼下无敌舰队不会入侵。因此,英格兰方面忽视了歼灭无敌舰队这个使命和既定目标,把注意力转向了捕捉财宝运输船和袭击西印度群岛等获利丰厚的远征。 8月份,埃塞克斯和罗利再次率领舰队远征西班牙,由于准备不充分,军队和运载军需物资的运输船队未能同行。埃塞克斯和罗利对伊丽莎白女王关于歼灭筹建中的无敌舰队这个严令,实际上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总是巧立名目想方设法去捕捉敌人的财宝运输船。可是他们运气不佳,又一次遇到暴风雨,舰队严重受损,七零八落各散东西。罗利的旗舰“沃斯派特”号失去了帆桁,埃塞克斯的旗舰“朱里帕尔斯”号大量进水,那两艘改装的西班牙加里昂船不得已而开进拉罗谢勒港避难。 当四分五裂的舰队历尽艰辛汇合到菲尼斯特雷角海域时,突然又吹起了猛烈的逆风,这样一来,进攻费罗尔就更加难以进行。这个困境正好为埃塞克斯提供了借口,于是他与罗利和霍华德商量,决定停止进攻费罗尔,挥师南下,直捣里斯本海域,收集有关西班牙财宝运输船的情报。他们在里斯本港海面游弋时,遇到了一艘英格兰籍小型帆船。大概是天主教徒船长有意向英格兰舰队提供了假情报:无敌舰队已开往亚速尔群岛,准备为归国的财宝运输船护航。这一次埃塞克斯上当了,他轻信了这条很有吸引力的假情报,兴高采烈,深怀希望地率领舰队向西航行。9月18日,英格兰舰队到达了他们望眼欲穿的亚速尔群岛,然而,那里既没有财宝船,也没见无敌舰队的踪影。
第二十节 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和腓力二世之死(1597年9月27日至1598年9月13日)
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 当拥有6艘战船的霍华德船队在费罗尔港海域游弋示威的时候,无敌舰队总司令帕德拉为了保存兵力、保守秘密,采取了非常明智的策略:对敌人的挑衅不予理采。而以埃塞克斯为首的英格兰舰队司令官们并没有识破他的意图,完全放松了本土的警戒体制。因此,经过充分准备的新的无敌舰队,如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的话,这次入侵英格兰本土的作战很可能一举成功。 虽然腓力二世再三下达了催促出击的严令,但帕德拉仍然执着地坚持要求充分的准备时间。令人奇怪的是,腓力二世甚至不让总司令帕德拉知道这次进攻的目标。关于这一点,连作为监军的索托也对国王深表不满。 不管怎样,无敌舰队的准备工作还是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参加远征的所有船只,都配备了英格兰国旗和操英语的领航员。而且还印制了大量的布告和传单,准备在英格兰本土登陆时张贴和散发,并预先由康沃尔籍的天主教徒船长,用自己的船带回英格兰。这些布告和传单中明确规定,远征军保证英格兰的天主教徒和重新信奉天主教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给予最公正的处理和安置,同时号召他们对登陆军给予有力的支援。 可是,第三次无敌舰队的远征大大地推迟了,直到9月27日才从费罗尔姗姗出发。帕德拉总司令的监察官索托在7月4日送给国王的信中报告:舰队将于8月中旬出发,预计9月8日在英格兰本土登陆。舰队的编制如下:23艘大型加里昂船,25艘小型加里昂船,26艘运输船,数艘加莱扎布拉斯船,约70艘登陆用小型船,运载约两万名士兵,4000名水手。 尽管如此,无敌舰队的起航日期仍往后推迟了近一个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下列四点: 第一个原因是船员问题。在西班牙,依靠强制征募来的水手,往往都是一些从未乘过船的男人。而且在第一次远征时曾失去亲戚朋友的许多外国船员都拒绝参加这种充满危险的远征。正因为如此,要督励素质和士气低劣的船员,让舰队如期出发,确实是十分费时,十分麻烦的。 第二个原因是腓力二世健康恶化,腓力二世生性独断专行,事必亲躬,长期以来心力交瘁。这一年的9月就身患重疾,病卧床上,因而失去了领导能力。 第三个原因是集结在里斯本港内的安达卢西亚加里昂船队,要待到埃塞克斯的舰队开往亚速尔群岛后才能出港,以免里斯本处于不没防状态。 第四个原因是受到各种谣传的影响。在那段日子里,欧洲各地谣传英格兰派使者到土耳其缔结共同抗击西班牙的同盟条约。而且人们纷纷推测,8月份由34艘战船编成的土耳其舰队将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到地中海游弋。同时,由于法兰西的雨格诺教徒军越过比利牛斯山,入侵西班牙东北的加泰罗尼亚地方,所以到达里斯本的意大利船队和军队便急急忙忙地赶回地中海去了。 鉴于上述四个原因,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前,帕德拉不打算让战斗力削弱了三分之一的舰队仓促出发。腓力二世虽然身卧病榻,仍然急不可待地往费罗尔派特使,命令舰队立即出击。帕德拉王命难违,迫于无奈,在9月25日开始命令士兵上船,装载货物。两天后,即9月27日上午,根据总司令帕德拉的命令,最先准备就绪的加里昂船队,通过狭窄的海峡驶出了费罗尔港,最后无敌舰队全部船只汇合在距费罗尔15海里的贝坦索斯湾。由于天气恶劣,刮起阵阵疾风,舰队从出港到汇合竟费了近30个小时。 分别由10艘大小加里昂船、14艘运输船和10艘平底船编成的6只战船队,接受了帕德拉总司令的检阅,他乘坐一艘装饰极其豪华的小型快艇,由20名身穿深红制服的桨手划着,在船队间穿行而过,他不住地向船员们挥手致意。旗舰“圣巴布罗”号主桅上的总司令旗号和无数绿色长旗迎风招展。无敌舰队所有战船都挂着色彩鲜艳的旗帜,船员们列队站在甲板上,当总司令的小船经过的时候,暴风雨般的掌声、祝福声、欢呼声和礼炮的轰鸣声,响彻了贝坦索斯湾的海空。 第三支无敌舰队包括60艘大小加里昂船、52艘运输船和许多小型船,总吨数达35000西吨。船员共12634名,战马300匹,此外还有骡马、马车、攻城器械等许多军需品。 天公依然不作美,风越吹越猛,波涛汹涌,舰队出发日期被迫再次拖延。就在那时,腓力二世派来的急使报告,在里斯本待机的安达卢西亚船队所属的10艘加里昂船将于二、三天内赶来与无敌舰队主力会师。急使还带来国王的严令:出发日期决不能推迟,违令者格杀勿论。但是,从那天夜里起,刮起了更加猛烈的逆风,舰队被封锁在贝坦索斯湾达6天之久。到10月9日,天气刚刚好转,无敌舰队就开始踏上了征途。
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受挫 在旗舰“圣巴布罗”号的军官舱内,帕德拉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国王命令在启航后才准许开封的锦囊,方知道他这次远征的目标是法尔茅斯,命令中指示:占领法尔茅斯之后,8000名登陆军立即征伐康沃尔半岛。军队登陆后,帕德拉率舰队驶往锡利群岛海域,以逸待劳,准备捕捉从亚速尔群岛回国的埃塞克斯舰队。这一次国王宽宏大度,给予帕德拉根据天气情况和敌舰队的动向,审时度势,便宜行事的权限。 无敌舰队第一战船队由帕德拉直接指挥,坐镇旗舰“圣巴布罗”号,挂绿色长旗;第二战船队由副总司令迪戈·布罗切罗指挥,坐镇“圣佩德罗”号,挂黄色长旗;第三战船队由贝尔坦多纳指挥,坐镇“圣马特奥”号,代替在加的斯被俘的加里昂船,挂红色长旗。 国王的命令用口头传达给从旗舰旁边驶过的每一艘战船,每过一船都反复欢呼三次,号角齐鸣。这次远征颇得惠于天时之利,舰队乘顺风通过比斯开湾北上,与正在洛里昂附近布拉维锚地待机的7艘加里船和数艘运输船(包括2000名士兵)会合。然后继续北上,向锡利群岛挺进。攻击目标法尔茅斯就在眼前,布罗切罗指挥的第二战船队是无敌舰队的前卫,该队增加了新造的加莱扎布拉斯船一艘,加里船6艘,大型平底船12艘,运输船6艘。 无敌舰队正在步步逼近,英格兰方面却一无所知,毫未觉察。自1585年以来,身居海军大臣要职12年的查尔斯·霍华德,最近即将被授予埃芬加姆伯爵,以表彰他德高望重和多年来建树的卓著功绩。那时他正在议会上讨论明年的防卫法案。无论在普利茅斯还是在查塔姆基地,连一艘可以出动的加里昂船也没有。只有一支小型船队在马加特角附近的北海海域巡逻,而埃塞克斯率领的英格兰主力舰队刚从亚速尔群岛返航。 然而,仿佛上帝有意偏袒新教徒似的,正当无敌舰队人不知,鬼不觉地开到距离利泽德角不到20海里的地方时,突然狂风大作,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向海峡吹来。前卫船队立刻被吹散,旗舰“圣佩德罗”号受重伤,被迫驶到比斯开湾避难,其他战船也七零八落纷纷溃散。距离前卫船队较远的舰队主力仍然顶风前进,但是无情的暴风不停地吹了三天三夜,使舰队的加里昂船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同去年的遭遇一样,在大自然的淫威之下,帕德拉无能为力,于是打消了远征的念头,率领残部怏怏返回本国。 风一停息,前卫船队的一部分战船,仍坚持恪守原来命令,出现在法尔茅斯海域。当时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约有700名西班牙士兵在法尔茅斯附近登陆,因主力部队迟迟未来,最后不得已而撤离了。事实上,连一名西班牙士兵也没有踏上英格兰本土。
英格兰的混乱 无敌舰队在法尔茅斯海域出现的消息,像惊雷一样,使整个英格兰陷入空前的慌乱之中。正在召开的议会解散了;发出了紧急命令,让驻法兰西的英格兰远征军立即回国;在西部各郡颁布紧急动员令;此外,还下令查塔姆基地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队马上出动;派罗伯特·克鲁斯指挥正在多佛尔海域巡逻的船队。在1587年和1588年对筹建中的无敌舰队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时,伊丽莎白女王就十分担心,舰队主力不在国内时本土的防卫虚弱,而今她忐忑不安的忧患终于成了事实。 置国内混乱于不顾、令女王日夜盼望的埃塞克斯舰队,并未获得称道的战果,就匆匆离开亚速尔群岛返航回国。在旷日持久的远征中各执己见、自行其是的指挥官们,造成舰队的指挥失灵。许多水手患病,无心操船,更兼许多船只船体受伤,大炮也收藏在舱内,整支舰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芒特·乔伊率领4艘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返回普利茅斯港。这些船均已偏体鳞伤,无法参加战斗。第二天,埃塞克斯亲自率领的船队,由于航向的错误,在驶入普利茅斯港的途中搁浅,不能动弹。罗利的船队到达普利茅斯附近的港口后,为了加强康沃尔郡的防卫,又急匆匆地驶进了普利茅斯港内。托马斯·霍华德船队是最后返回普利茅斯的,剩余的舰队船只不久也陆续回到了康沃尔郡各港。 埃塞克斯被自己出征时所发生的紧急事态所激怒,他向伊丽莎白女王表示要克服任何艰难困苦,坚决留在海上歼灭无敌舰队。然而,由于他远征失败,无视女王的命令,擅自改变原定方案,盲目进攻亚速尔群岛,眼睁睁地任由无敌舰队肆意入侵本土,使女王极为恼怒,故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从此以后,女王再也不让埃塞克斯离开本国,同时命令舰队今后不得离开本国沿海海域。 即使无敌舰队侥幸在英格兰本土登陆成功,也不可能从西班牙本国或荷兰进行长期和连续的军援补给。尽管腓力二世把希望寄托在英格兰国内天主教徒及同情者的起义和支援上,但20余年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成为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女王陛下的顺民。寄希望于占领英格兰本土之一隅,以报加的斯惨败之仇,才是腓力二世的真实意图。然而,他的这个如意算盘终于随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失败而破灭。
西班牙与法兰西媾和 1598年2月,自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以来,身经百战的马丁·德·贝尔坦多纳提督率领28艘战船和4000名士兵通过英吉利海峡北上,安全抵达加来,未受敌人的任何阻拦和伏击。英格兰当局得悉这个消息后,又立即重新建立起防卫体系,埃塞克斯和罗利急急忙忙赶到南部沿海布防,卡姆巴兰伯爵也赶到那里增援,但是贝尔坦多纳舰队无意入侵英格兰本土,而是运送4000名士兵到加来,加强那里的守备力量,同时向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施加军事压力,迫使他下决心与西班牙单独媾和。 塞西尔很早就想访问法兰西,设法笼络住日渐懦弱的亨利四世,劝他支持英格兰和荷兰,共同对抗西班牙。由于贝尔坦多纳舰队封锁了加来海域,他的法兰西之行便耽搁下来。5月2日法兰西已经同西班牙签订了和约。 40多年来,法兰西国内天主教徒和属于新教的雨格诺教徒之间反复的血腥抗争,致使9座城市惨遭破坏,250个村庄被焚毁,15万户居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无辜牺牲者逾百万人。1589年亨利四世即位以来,7年过去了,国情没有丝毫好转,连他也不由得常常哀叹:“朕马无一匹,衣衫破旧,两袖清风。”面对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严重现实和悲惨景象,亨利四世决定不惜背弃昔日的盟国,与当前施加最严峻压力的西班牙媾和,以图重建法兰西。 缔造和约之前,亨利四世通过1598年4月13日颁发的“南特敕令”,承认国内天主教和新教共存共荣,从而结束了长期的宗教战争。由于和约的签订,西班牙正式承认亨利四世为法兰西的合法国王。西班牙从北部的皮卡尔迪和布列塔尼半岛一带撤军,同时放弃了无敌舰队远征不可缺少的加来和布拉贝两个基地。而法兰西则承认西班牙在其东南部的勃艮第地方的各种权益,作为补偿。为了达到同法兰西媾和的目地,腓力二世作出了果敢而又明智的战略撤退,亨利四世也为重建统一的法兰西国家成功地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放弃加来和布拉贝基地,从法国北部撤军,意味着第四次无敌舰队的威胁消除了,然而西班牙提出的和平条件并没有为加尔文教徒的荷兰所接受。因此荷兰同英格兰的同盟日益加强,而且近几年来,荷兰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昔日由英格兰主宰的英荷同盟,如今已成平分秋色、势均力敌的平等关系。 西班牙同法兰西缔结和约后不久,英格兰同荷兰也签订了新的协定。协定中规定:荷兰将陆续偿还英格兰的全部借款;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时,荷兰将派遣40艘战舰和5000名步兵、五百名骑兵增援,一切军费开支全部由荷兰承担;英格兰向西班牙派遣远征军时,荷兰也提供同等的军事力量予以援助。荷兰如此积极而大度的姿态,充分显示了她充实的国力。
爱尔兰叛乱 1598年8月4日伊丽莎白的肱股重臣塞西尔寿终正寝,享年78岁。莱斯特、沃尔辛格、豪金斯、德雷克、费罗比舍等一班忠臣猛将,长期以来与伊丽莎白女王一起同甘共苦,为英格兰多难的国政和财务尽忠效力,他们都一一相继去世了。但是,65岁高龄的伊丽莎白女王,仍然同年龄之差宛若母子的年青一代重臣和将佐们一道,毅然面对各种新的苦难。 塞西尔逝世后不到10天,爱尔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英格兰将领亨利·巴格纳尔率领4000名士兵在试图救援被困的布莱克沃特河沿岸城堡的战役中,被天主教徒领导人蒂隆伯爵奥尼尔的叛军重创。巴格纳尔以下13名将校和500名士兵战死。全国天主教徒发动了大叛乱,以响应这次战役的胜利。因为西班牙当局必然会利用这个局势前来干预爱尔兰政事,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必须刻不容缓地派增援军队把叛乱镇压下去。 罗马教皇塞克斯都五世得悉奥尼尔伯爵大获全胜的消息后,立即赠送给他一顶孔雀尾饰的王冠。腓力二世也发去贺信,表示祝贺,并向他转告了将向爱尔兰派遣援军的意旨。
腓力二世之死 1597年到1598年的冬天,腓力二世一直居住在马德里。他一接到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失败的报告,便立刻下令筹备新的远征,时间定于1598年夏天。腓力二世比伊丽莎白女王年长6岁,那年他71岁高龄,已是古稀之年。由于长年顽疾缠身,到那年春天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自知到了风烛残年,死期将至,便断然拒绝了御医们的劝谏,返回埃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居住。 他的右手四指和脚分别有4处和两处长了脓疮,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气。严重的腹水使肚子高高地鼓胀起来。他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食不甘味,夜不成眠。他乘坐的御轿从马德里到修道院路途不到50公里,却整整走了6天,在他亲自监督下历经20多年修建起来的埃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里,他熬过了人生最后的53个苦难的日日夜夜。 在生命的最后4天里,连睡衣和被单也不能更换,由于吃了御医开的泻药,他几乎是整个身体都躺在自己的粪便上。据说,他临终前对腓力王子说: “你看看吧!现在朕的世界和王国的一切都将要终结了。” 1598年9月13日黎明,腓力二世还来不及待到第四次无敌舰队远征出发,便握住十字架含恨长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