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方高驰而不顾——谈李世济先生的继承与创新(中)

李世济与唐在炘两位先生,为了程派艺术能更加适应时代、适应观众审美变化,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演唱、伴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丰富程派乐队的伴奏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得到了广大戏迷的赞誉,她的一堂乐队,被称为“唐乐队”,更被赞誉为“京剧第一交响乐团”。这其中,伴奏中对笙的运用,更是秉承了程砚秋先生的创新精神,为拓展程派唱腔的表现力做出了积极贡献。说到此,不得不谈到程派名剧【春闺梦】 ,也顺便 聊一聊你们不太了解的【春闺梦】伴奏加笙的缘由。
【春闺梦】是金仲荪先生编剧于三十年代初的一出程派名剧(台湾丁秉鐩说此剧是吴菊痴编写的,刘乃崇先生还听说此剧是魏瑷父编的。吴菊痴后来投靠日伪做了大汉奸,被地下党击毙于北平街头,这是后话。丁、刘二位所提到的【春闺梦】编剧是吴菊痴、魏瑷父是不准确的,此剧就是金仲荪先生编的,但此剧确实与吴菊痴和魏瑷父又有一定关系。此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披露此事)。在这个剧中,程砚秋第一次使用了乐器“笙”。
我们知道在【春闺梦】的“梦境”一折开头,仙乐一样悠扬的笙乐飘来,一身鹅黄(后来也穿湖蓝色)淡妆的张氏缓缓起身去侧幕,慢慢的拉着王辉款款上场,真是如梦似幻。笙乐很好的烘托了此时的氛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其实最早的时候,程先生演出【春闺梦】,梦境这里并没有用笙配乐,而是用月琴等弹奏——乐琴叮叮当当的弹一通——张氏和王恢也踏着乐声上来——有点儿阿细跳月的感觉吧。
初次演出后,程先生和俞振飞都觉得,这里用弹拨表现不出梦境的旖旎缠绵,最好能换一种乐器,但一时间又想不出哪种乐器有这种表现能力 。甚至俞先生还提议,请杨宝忠先生来用小提琴伴奏一下。但程先生觉得,在这个古典风味儿的戏里,加入西洋乐器似乎不太合适。这时琴师周昌华提出,说程老板去欧洲考察,不是常提起他们那里的风琴好听,有股子仙气儿嘛?咱们没风琴,但有口琴和笙啊,可以试试用口琴或笙加入伴奏嘛。这个建议使大家觉得有道理——周昌华先生确实非常有才华,彼时程先生从欧洲回来,1933年五六月间改组班社,周昌华正式作为程先生的琴师加入。周先生最早学老生,嗓子不好后改胡琴。曾一度在妓馆拉琴,后来要下海,为此正乐会还提出抗议。操琴生涯开始短暂傍过朱琴心,直到遇到程先生才真正大放异彩。周昌华的琴技,确实可以用“神妙”形容,为程腔增色不少。

然而,在【春闺梦】里加入笙,也将是京剧史上第一次加笙,属于破天荒的举动(梅先生访美唱昆曲伴奏加笙,但那是在昆曲里使用),程先生心中没底,就去请教金仲荪先生——有一次刘迎秋陪程先生去王瑶卿先生家里探讨锁麟囊唱腔,路上程先生为刘老师讲过这段往事。程先生说,金先生听说【春闺梦】里要加笙,当时说考虑一下再拿意见。过两天见面时金先生对程说,他查阅了资料,用资料里边的解释来说,“笙,平时以青囊衣之,不令灰虫入管,入则吹不应律。须以微火烘之。”陆龟蒙有诗“妾思正如簧,时时望君暖”,就是写闺怨妇女把自己比作“簧”(笙的代指)需要火的烘烤,借喻渴望得到丈夫的怜爱。这不正好与我写【春闺梦】一个主题嘛。说完还哈哈大笑,程先生也为之频频点头,于是开始做了尝试。除了加笙,还做了其他尝试,比如演唱被纠缠的南梆子时,撤掉胡琴,改用两把二胡,显得更悠扬缠绵。
值得注意的是,【春闺梦】在1931年初演时,程先生还同时推出了书法诗集【苦兵集】,二十七岁的程先生早就具备了悲悯众生的博大胸怀。1934年重排此剧,金先生程先生又进行了几项重大试验,将此前写的【春闺梦光影布景设计本】里的设想一一付诸实施,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真是做到了标新立异。
刘迎秋先生为我讲述此事时,不住感叹程先生改革过程中的谨慎和外部环境的艰难——当时总有相当顽固的保守派,指摘他的创新,甚至有人说此剧有伤风化——刘老师更感叹于金先生这样的文人的博学广闻。和刘老师学戏的那几年,从未听他说过别人一句闲话,对同门其他程派名家总是不住的赞许。这种老成的君子之风,令人赞叹。
李世济老师也是这样,从不说别人一句闲话。我问过李老师,您怎么不辩解?李老师说,我和老唐早就说了,不辩解,不争论,台上见——彼时李老太太头发花白,戴着茶色墨镜,我看不到她的眼神,但听的出语气很坚定。我听到这话时,心里忽然涌出一阵无法言说苍凉。这个要强的老太太,明明八三年纪程时老佛爷那句“我还没……你们……”是点给所有弟子们说的,属于各打五十大板的话,结果竟被移花接木全扣李老太太一个人头上,还说她压制另一位传人参演,真是让人无语——那场发布会上发生的一幕很多当事人还都健在呢——反正李老太太就是不辩解,傲了一辈子,成功在傲,吃亏也在傲。

有了金先生的肯定,于是程先生决定尝试一下在【春闺梦】梦境里加入笙,果然,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尽管也有人对此非议,但大多数观众都表示赞许,因此,【春闺梦】间奏里加笙,算是从这时开始尝试的。
但是,这只是在间奏里用笙的初步尝试探索,而真正开始在乐队里加入笙,还是在1935年末到1936年春才开始的,这段时间,程先生在胜利唱片公司灌制唱片,正式从【亡蜀鉴】那段“李氏女”的唱段开始在伴奏中加笙。这事,咱们下一章再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