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的诺曼入侵(八)——相持不下

第八章 相持不下
前一章中我们提到,格温内斯国王勒韦林又一次联合了威尔士的不列颠人,并且参与到英王约翰与英格兰贵族的争权夺利中。同时勒韦林的婚姻关系及签订的种种封建契约,也昭示着威尔士和英格兰的文化习惯正在逐渐融合。事实上这一点在勒韦林统治的后期更为明显,无论是在贵族间的联姻、继承人的选择还是各种封建契约关系上,都有所体现。
1216年底,英王约翰去世。保王派为其子9岁的亨利加冕,继位称亨利三世,并推威廉 马歇尔为摄政。不过英格兰与威尔士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随之改善。首先是边境地带上布雷肯、阿伯加文尼、比尔斯等地的领主雷金纳德 德 布劳斯,即前文提过跟约翰矛盾重重的老威廉 德 布劳斯之子,在1217年与英格兰王室重修旧好。但是雷金纳德2年前才刚刚做了格温内斯国王的乘龙快婿,娶了勒韦林的女儿、“深色瞳”的戈拉杜斯 狄都。因此他倒向英格兰王室,自然也就招来了威尔士不列颠人领主的不满。
首先勒韦林就对此勃然大怒,他当年以女婿的身份反叛英王约翰,没想到如今也被自己的女婿摆了一道。于是格温内斯国王命令他的军马南下,直接围攻布雷肯。德赫巴斯的“连体兄弟”里斯和欧文,也趁机出兵占领了比尔斯除城堡外的大量领地。面对格温内斯的大军,布雷肯的守军在交出了100马克的赎金后才得以自保。随后勒韦林继续进军斯旺西,逼得正在此处的雷金纳德只能献城投降。然而格温内斯国王似乎还不满意,他继续挥军西进,一直打到贸易重镇哈弗福德韦斯特并从地方议员手中收取了超过1000马克赎金。

到了1218年,英格兰王室结束了同法兰西的战事,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重建,以及应对与威尔士不列颠人领主间的冲突。不过很显然的一点,英格兰已经无力再在威尔士发起新的战事。因此摄政威廉 马歇尔与勒韦林在伍斯特达成协议,认可了格温内斯国王对其已占领领地的权利,放弃了英格兰在威尔士的大部分宣称。
在威尔士取得了相对自立的地位后,勒韦林继续通过与边境地区的盎格鲁-诺曼贵族联姻来稳定双方关系,尽管之前与雷金纳德 德 布劳斯的联姻看起来并不算成功。例如在1219年,勒韦林把自己另一个女儿玛拉里德(英称玛格丽特),嫁给了刚刚获释的约翰 德 布劳斯,老威廉 德 布劳斯的长孙、雷金纳德的侄子。格温内斯国王还把南方位于高尔的领地作为嫁妆,授予了约翰和玛拉里德。
毕竟单凭威尔士的力量,想要与英格兰长期对抗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勒韦林一方面继续和亲政策,一方面也尽量避免与盎格鲁-诺曼人的冲突。比如在1220年,勒韦林就曾勒令里斯 格里格将南威尔士的一些领地交还给之前的盎格鲁-诺曼所有者。同时为了确保自己领地的边防,格温内斯国王还开始修筑或扩建城堡,掀起了又一轮城堡修建热潮。这些城堡也是威尔士地区第一批设计复杂的石质城堡,克里基厄斯城堡、迪加努伊城堡、多尔巴丹城堡等便是其中翘楚。

然而这样谨慎维持下的和平,从来都是不能长久的。英格兰摄政、四朝元老威廉 马歇尔去世后,其长子小威廉 马歇尔,继承了彭布鲁克伯爵和英格兰大元帅的头衔。与他老成持重的父亲不同,小威廉 马歇尔与格温内斯之间矛盾不断。因此勒韦林再次挥军南下,攻破了纳伯斯和威斯顿的城堡,还把哈弗福德韦斯特镇付之一炬。随后格温内斯国王继续向彭布鲁克城堡进军,直到小威廉 马歇尔同意支付100英镑的赎金才作罢。
除了同盎格鲁-诺曼领主间的摩擦,还有另一件事困扰着已经47岁的勒韦林,那就是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与许多不列颠领主一样,勒韦林有不止一段婚姻,尽管得到教会承认的,只有他与英王约翰私生女琼的这一桩。而在琼于1212年生下其子戴维兹之前,勒韦林还有个年龄大的多的儿子格鲁菲兹。于是立长还是立嫡的问题,同样也摆在了格温内斯国王的面前。单说在格温内斯,勒韦林自己的父亲约沃斯就曾参与“六子夺嫡”。而南边的邻居德赫巴斯,同时代的老国王里斯死后,也曾陷入长子与嫡子争权的乱局。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勒韦林自然会想在自己权利尚且稳固之时,提前规划好继承人的问题。
前面提到过,按照不列颠人的传统习惯,所有儿子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格鲁菲兹应该是勒韦林的第一继承人。但是教会并不支持私生子的继承权,而且琼毕竟有着金雀花家的血脉,因此勒韦林最终打算立戴维兹为自己的继承人。光勒韦林自己确立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人承认这个继承权的安排,这样才能更加确保戴维兹将来顺利继承其地位。于是在1220年,勒韦林向亨利三世通报,希望英王承认戴维兹为格温内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虽然戴维兹只比亨利三世小不到5岁,但辈份上毕竟算是他外甥,英王自然更愿意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格温内斯。同时除了英格兰,勒韦林还遣使前往罗马,请教宗何诺里三世确认戴维兹的继承权。罗马教宗自然同教会的态度是一致的,他后来不仅确认了戴维兹的继承权,还对勒韦林放弃不列颠人的传统习惯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勒韦林还开始打压格鲁菲兹,收回了之前授予自己长子的领地,削弱其他奉行传统习惯的不列颠人对格鲁菲兹的支持。
不过毕竟继承的问题,还不是勒韦林最急迫要面对的问题。而不列颠人和诺曼领主的冲突,肯定也不会就那么简单结束。1221年勒韦林以为约翰 德 布劳斯打宣称为借口, 再次攻打雷金纳德 德 布劳斯控制下的比尔斯。但是此时的英格兰这边,在亨利三世二次加冕之后,英王对内部的统治也逐渐稳固,手下的领导班子也慢慢成型。老威廉 马歇尔去世后,英格兰的大权由教宗特使潘德夫、温彻斯特主教彼得 德斯 罗切、政法官休伯特 德 伯格分掌。而随着潘德夫被召回罗马,彼得 德斯 罗切失势离开英格兰去参加十字军,大权尽归于休伯特 德 伯格之手。没有了内部争权,英王倒也能腾出更多精力,应对来自威尔士的纷争。于是随着亨利三世的军马介入,勒韦林对比尔斯的围攻最终无功而返。
在对立情绪再次升温后,勒韦林又想起了在反英王约翰时的同盟,苏格兰。由于地缘的因素,威尔士与苏格兰都深受英格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且相对于英格兰都处在弱势地位。因此这两家在对抗英格兰时,很容易结成天然的盟友。于是勒韦林又和有苏格兰王室血脉的亨廷顿伯爵约翰联姻,把自己又一个女儿艾伦嫁给了对方,以图拉拢苏格兰的领主。
进入1223年后,勒韦林似乎不再满足于只在威尔士称雄,或者是他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直接越过边界进入了属于英格兰的施罗普希尔,攻占了金内利和惠廷顿两座城堡。对此英王亨利三世终于忍无可忍,在休伯特 德 伯格的陪同下进军威尔士。与此同时,小威廉 马歇尔也在爱尔兰拉起一支军马,于威尔士西南部的圣大卫大教堂附近登陆,并一路进军且几乎没遭到什么抵抗,就攻破了卡迪根和卡马森两座重城。遭到两边夹攻之后,格温内斯国王终于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实力,还是无法同英格兰抗衡。于是在同年10月,勒韦林和亨利三世在位于波伊斯边境上的蒙哥马利达成协议,英王及其臣属将在此次冲突中占领的南威尔士领地归还给勒韦林,而格温内斯国王则放弃对施罗普希尔的进攻。虽然从结果上看,勒韦林似乎并没损失什么实际领地,但是谈判地点已经由前一次在英格兰的伍斯特,变成了此次在波伊斯,还是能说明双方势力范围的进退的。
这次冲突之后,勒韦林继续在威尔士搞基建。而且随着法王腓力 奥古斯都去世、英法冲突再起、小威廉 马歇尔将重心转往爱尔兰,不列颠人和盎格鲁-诺曼人间也没有再爆发大的战事。同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勒韦林,继续进一步为自己儿子戴维兹的继承铺路。他不仅又请教宗将琼“金雀花私生女”的身份合法化,甚至在之后还囚禁了自己的长子格鲁菲兹。而他所做的这一切,自然都是为了让戴维兹将来能够顺利接班。
虽然勒韦林大力扶植有金雀花血统的儿子戴维兹,但是不列颠人和盎格鲁-诺曼人间的矛盾依然如旧。到了1227年,亨利三世将蒙哥马利的领地授予休伯特 德 伯格,双方间的火药味也随之再一次浓了起来。休伯特以蒙哥马利的城堡为基地,大举向威尔士扩张势力范围,勒韦林自然会对此发起反击。另一方面,雷金纳德 德 布劳斯也在此时去世,其头婚的儿子、“倒霉蛋”威廉 德 布劳斯继承了阿伯加文尼等位于威尔士边境地区的领地。但是雷金纳德的侄子、勒韦林的另一个女婿约翰 德 布劳斯,也在格温内斯国王的支持下宣称对布劳斯家族的领地有继承权,这也成了两方势力的一个争执点。
于是休伯特在英王的支持下,着手在切里修建一座新的城堡,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不过到了1228年10月,勒韦林以支付2000英镑的代价,说服亨利三世撤军并拆毁了刚建到一半的城堡。虽然这笔巨款,最终是由被勒韦林在切里俘虏的阿伯加文尼领主、雷金纳德的长子威廉 德 布劳斯买单的,但通过这件事还是足以说明,英格兰的实力相较于威尔士又一次占到了上风。
另一方面,勒韦林在抓住威廉 德 布劳斯后,除了向他收取了巨额赎金,还打算将他拉拢进自己的阵营中。于是勒韦林同意让自己的继承人戴维兹,与威廉的长女伊莎贝拉订婚。不过威廉 德 布劳斯似乎不仅仅只想和勒韦林结秦晋之好,他于1230年复活节前往格温内斯的宫廷出席庆典,却在勒韦林的卧室中与琼欢好之时被抓了个正着。这下格温内斯国王不淡定了,联姻还附赠了一顶绿帽子。盛怒之下勒韦林囚禁了威廉 德 布劳斯,并于5月2号绞死了这个隔壁老王。至于自己的夫人琼,勒韦林又不好过于处罚,只得软禁了一年便释放了她。另外虽然发生了这些大插曲,戴维兹与伊莎贝拉的订婚,最终倒是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情场上有些失意,不过勒韦林在威尔士的地位倒是愈发稳固。前面提到过,勒韦林一直以“全北威尔士的统治者”自居,进入1230年后,他更是把自己的头衔升级成了“北威尔士的统治者,斯诺登尼亚的领主”。虽然斯诺登尼亚本来就位于北威尔士,但勒韦林还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强调对自己核心领地的掌控。换句话说,斯诺登尼亚才是勒韦林真正的直辖领。当然这样的头衔并不能完全体现勒韦林的权利,毕竟中南部威尔士的不列颠人领主,也大都依附于他。不过即便如此,勒韦林仍然没有称自己为整个威尔士的领主,诺曼领主在南威尔士仍然有很大的势力。
勒韦林的头衔完成了升级换代,而威尔士的其他相关领主也开始陆续更新换代。除了被绞死的威廉 德 布劳斯,德赫巴斯的里斯之子梅尔旺也在同年去世。梅尔旺死后,他掌有的领地传给了其子梅尔旺 菲肯,即小梅尔旺。小梅尔旺和他的父亲以及叔叔里斯 格里格一样,仍旧是勒韦林的支持者。到了1231年,彭布鲁克伯爵小威廉 马歇尔身故且无嗣,其弟理查 马歇尔继承了他的领地和英格兰大元帅的头衔。关于小威廉 马歇尔的身亡,有传闻说是终身首席政法官休伯特 德 伯格毒死了他,但是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证据。不过在休伯特的权势进一步提升后,他确实又开始将势力范围伸向威尔士,也许小威廉 马歇尔在英格兰西部的确给首席政法官制造了不少阻力。随着冲突升级,效忠于休伯特 德 伯格的蒙哥马利守卫,逮捕了一部分勒韦林的部下,还将这些俘虏全部斩首示众。而作为报复,勒韦林则联合了里斯 格里格、小梅尔旺等人,大肆攻击威尔士周围诺曼领主控制的领地,蒙哥马利、波伊斯、海、布雷肯等都陷入战火之中。随后格温内斯国王挥师西进,又夺取了基德维利和卡迪根城堡等防卫重地。虽然英王亨利三世随后尝试入侵威尔士,但是除了在佩恩斯卡斯尔新修了一座城堡之外,并没能深入腹地取得更多的战果。
不过局势很快又发生变化,随着休伯特 德 伯格于第二年被撤职下狱,勒韦林和亨利三世两人也走向了谈判桌。休伯特失势后,他手中的权利很大一部分落入彼得 德 利瓦里斯手中。彼得 德 利瓦里斯不仅成为了亨利三世的宫廷首席大臣,在外还是21个郡的执政官,可谓内外皆掌有大权。与代表英格兰贵族的休伯特 德 伯格不同,彼得 德 利瓦里斯是普瓦图出身,与来自欧陆的温彻斯特主教彼得 德斯 罗切也有亲缘关系,所以他代表的是英王在欧陆一边封臣的利益。然而打从约翰王统治期间,英格兰本土臣民就对从欧陆外来的人执掌权利十分反感。因此很快英格兰又迎来了一场动荡,而此时本土反对派贵族的领袖,正是与欧陆派争权夺利的彭布鲁克伯爵、英格兰大元帅理查 马歇尔。到了1233年,彼得 德 利瓦里斯和理查 马歇尔之间爆发了公开的冲突。彼得 德 利瓦里斯的背后是英王亨利三世,理查 马歇尔则与格温内斯国王勒韦林结盟,在威尔士和爱尔兰与彼得对抗。甚至被囚禁于英格兰西南部威尔特郡迪维齐斯城堡的休伯特 德 伯格,也从牢中越狱加入了反对派的阵营中。
转年1月,勒韦林同理查 马歇尔合兵东进,一起围攻什鲁斯伯里。很快坎特伯雷大主教埃德蒙德 里奇介入调停,亨利三世和马歇尔于1234年3月达成协议,彼得 德 利瓦里斯被解职,英王也同意本土派在宫廷中获取更大的权利。不过仅仅一个月后,本土派派系领袖理查 马歇尔就在与爱尔兰保王派的战事中身受重伤,很快不治身亡。好在这并没有影响和平协议的达成,同年5月休伯特 德 伯格官复原职,但是权利已经大大被削弱。而威尔士这边,除了理查 马歇尔身亡后,由其弟吉尔伯特 马歇尔继承了彭布鲁克伯爵和英格兰大元帅的头衔。还有迪内弗尔家的里斯 格里格,也在进攻卡马森时重伤身亡,其子马里杜斯继承了他的领地。至于勒韦林则和亨利三世达成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和约,还获得了卡迪根和比尔斯的控制权。
此后威尔士和英格兰间又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勒韦林和亨利三世间的和约也是一再续签。尽管有些小的摩擦,比如彭布鲁克伯爵吉尔伯特 马歇尔抢占了一些南威尔士不列颠人领主的城堡,但是最终两位国王还是以达成的和约为理由,要求吉尔伯特将所占的领地物归原主。
既然外部无战事,已经年过6旬的勒韦林便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内部继承的事务上。前文提到过,勒韦林为了确保自己和琼的儿子戴维兹能顺利继位,不惜剥夺了长子格鲁菲兹的封地还将他关押了起来。不过在北威尔士与英格兰达成和约后,勒韦林还是释放了格鲁菲兹,并将莱恩、切里、赛菲里奥格等半百户领地交给自己的长子统治。但是和格鲁菲兹之前掌有的梅里奥尼德等地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到了1237年,北威尔士的王后、约翰的私生女儿琼去世。勒韦林不管是不是真的因此受到打击,总之他也在同年急症中风偏瘫。勒韦林患病之后行动多有不便,于是其子戴维兹更多的参与到日常政事之中。虽然老国王已经为自己选定的继承人铺了十几年的路,同时戴维兹又得到了军政界大总管爱德尼福德 菲肯的支持,但是随着格温内斯统治力的下降,威尔士的不列颠人联盟还是开始崩溃。尤其是南方的迪内弗尔家等领主们,他们的领地早已和诺曼领主的互相交杂在一起,为了彼此的利益加深联系而走到一起也是十分正常的。比如梅尔旺的儿子梅尔旺 菲肯,就安排自己的儿子里斯娶了彭布鲁克伯爵吉尔伯特的私生女伊莎贝尔。当然在联姻之外,其中也有着利益上的交换。梅尔旺 菲肯从吉尔伯特那里收到了一座城堡作为嫁妆,而作为回报他也对彭布鲁克伯爵宣誓效忠,前提是不与国王产生冲突。这样的例子绝非孤例,像里斯 格里格的一个孙女戈薇丽安,就嫁给了赫里福德的吉尔伯特 德 塔尔博特。
回到北威尔士这边,勒韦林偏瘫之后,又拖着病体支撑了一段时间。转过年来,勒韦林也许是对受自己打压的格鲁菲兹心有愧意,也许是对戴维兹入朝理政间的行为不满,再一次增加了给格鲁菲兹的封地,将莱恩剩余的领地及波伊斯的大部都交给了这位被自己剥夺了继承权的儿子。只是老国王这样的安排,肯定会招致戴维兹的不满,无疑进一步激化了自己两个儿子间的矛盾。很快戴维兹就借故剥夺了勒韦林交给格鲁菲兹的领地,还将自己哥哥和其长子欧文一并关押在克里基厄斯城堡。也许兄弟相争手足相残的戏码又给了老国王最后一击,到了1240年北威尔士的一代雄主勒韦林因病去世,葬在他自己下令修建的阿伯康威西多会修道院中。
格温内斯一代雄主勒韦林的统治,基本可以说是威尔士不列颠人在对抗诺曼入侵时的巅峰了。但即使他所面对的英王,是自征服者以来最为软弱的父子俩,勒韦林也只能做到和强大的邻居相持不下。虽然他为格温内斯的王位继承费尽心思,但是亨利三世并不会真的像承诺那样认可外甥戴维兹的继承权。相持阶段过后,威尔士很快也将从巅峰期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