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51 路线斗争

2023-02-22 12:0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1、路线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两个敌对阶级之间,或一个阶级中不同集团之间的重大思想政治斗争,都是路线斗争。共产党内的路线斗争是社会上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思想路线斗争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路线斗争,是紧密相联的。

  路线斗争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一个阶级能否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决定于路线是否正确。教员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历史上的新兴阶级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并推行一条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路线,而一切没落阶级总是顽固地坚持阻挡历史前进的反动路线。在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革新路线,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复辟路线。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正是依靠了这条法家路线。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反革命政变,代表奴隶主贵族篡夺了政权,中断了法家路线,代之以儒家路线,这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为指导。一九二七年我国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统治所造成的。后来,革命重新发展起来直至取得全国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有教员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指导。路线正确,没有军队会有军队,没有政权会有政权;路线不正确,即使有了军队,掌握了政权,也会垮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正确的路线不是自然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经过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长期激烈的斗争,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几度夺得政权,又几度失去政权。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就长达一百三十多年之久。新兴地主阶级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条成熟的法家路线,终于战胜了儒家的反动路线,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了奴隶主阶级专政。半个世纪以来,在我们党内,以教员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也是在和[-]等人的机会主义路线进行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粉碎[-]集团是我党在九大以后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但是我们党内路线斗争并未结束。教员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十次路线斗争的经验,特别是粉碎[-]集团的斗争经验时,号召全党:“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三项原则是划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标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遵守这三项原则,坚持这三项原则,敢于反潮流,和一切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决定了路线斗争的长期性。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因此,反映这些矛盾的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必将长期存在,还会出现十次、二十次、三十次,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将来阶级消灭了,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反映这些矛盾的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两条路线的斗争,将仍然存在。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51 路线斗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