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尖上的中国」——艺术家杨兴雅

2021-09-03 17:26 作者:文旅中国行  | 我要投稿


艺术简介:


杨兴雅,1946年生于辽宁丹东,旅日中国艺术家。中国油画新传承主义创导者。中国国家艺术网艺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电视台特聘画家,山东济南电视台栏目特聘导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

1999年 日夲东京银座地球堂,京都法然院,吉川市政厅(参展) 。日本皇后收藏作品。接受日本关西电视台釆访。
2000年 日本东京银座地球堂 (参展) 。
2001年 接受日本电视台(HNK) 专访 。
2002年 中德友好协会济根美展(参园展)。
2006年 法国创意之城壁画展(参展)。香港洲际酒店国际美术展(参展)。
2012年 北京吴东魁美术馆为魅力世界添彩杨兴雅作品展(个展)
2014年 清华大学金融总裁高研班(授课) 。
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2017年 美国纽约惠特尼画廓(参展) 。
澳大利亚墨尔夲egb画廊(个展)。
2019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中欧交流匈牙利书
画邀请展(参展)。

2020年 CCTV(高清视频)。
中国教育电视台(栏目特騁画家)。
山东济南电视台(栏目特騁导师)。
2021年 俄罗斯莫斯科中国当代绘画艺术
展(参展)。




       杨兴雅的画作笔法洒脱,意境高远,具有独特的品格和魅力。他利用西方的绘画材料,运用中国的绘画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中华品格,我法万象,有术无束,弘粹图新”,融贯中西,独树一帜的艺术理念。作品被国内外很多藏家收藏,并视为珍品。

月亮湖154/400cm(2019)

                                                          

不觉已到黄昏时80/80cm(2016)

                       愚者说画(节选)


                                                  作者:杨兴雅
                                               

                         新传承主义

       提出新传承主义这个理念,源于对中国油画的"文化自信",是因其别于以往传承的理论和实践。之前我们提到传承,往往指的是师从某门某派。重技艺、轻文化。中国的绘画方式不同于西方,重视文化的积淀和生活的概括∶ 胸中有山海、下笔随性情。造化境界,奇幻万端。常常是画中有灵性、画中有诗篇、画中有人格、画中有精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画者传神,观者神会。这样一种智慧的艺术互动,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典型特征。新传承主义的提出,就是希望将上述种种的文化体征融入中国油画的创作中从而体现中国精神。新传承主义概括成四句话就是“中华品格、我法万象、有术无束,弘粹图新。"中华品格"旨在体现中华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精华,通过油画艺术家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不同于西方绘画思维模式的中国精神。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特别是对于万物意象的理解,具有普世的艺术价值。无论是仰韶图案,还是楚辞唐诗都体现了中国人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梦回家山178/154cm(2010)

境100/100cm(2009)

情寄云深处120/220cm(2009)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寄情山水,励志云天。中国文化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其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中国自古提倡奋发进取,乐观有为家国情怀,中国文化有由此及彼想象空间,将现实景物加以文化延伸,让受者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夜色80/100cm(2001)

霏雪如妆100/100cm(2009)

箫声47/45cm(2000)

        "我法万象"即用自己的艺术眼光和表现手段,表达物象与心象。我法有别于他法,艺术要有特色,中国油画更应如此!中华美食名扬天下,国人把这里面多少外來的营养变成了中华民族的美食经典!中国油画这文化美食,更要纳八方营养,壮中华文明体魄!艺术要有鲜活的面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同一棵根须绵長的参天大树,而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不是表现根须的盘复,而是要表现在这大树上,饮风沐雨,阳光下的繁荣。西方常有人说,<艺术要表现自我>,这话看似沒错,但这个(我),中西方的认知确大相径庭,西方强调的我,常是小我,是自我,是个人的独立意志和情绪表现,而中华文化中的(我),往往是大我,把自我人生的审美,规划到<先天下人忧而忧,后天下人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和群体意识之中。

宫60/80cm(2013)

静34/36cm(2000)

双雄会60/80cm(2018)

        有术无束,"术"指技术、技法。许多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新和探索的时候,往往重理念,轻技法,其实技法是准确表达理念同时常感染观者的基础,保持技术的鲜活是进行艺术创新之必备,技术要不断进取才能得到发展,坚决避免僵化和停滞。而无"束"则应突破各种束缚,追求创新,用更多的"我法"发展中国的绘画,把中国魂植入油画创作之中!

流瀑云烟143/147cm(2021)

仙女峰144/141cm(2021)

象(1)80/60cm(2021)

月色賦60/80cm(2020)

又是月圆时60/80cm(2020)

        新传承主义说得再透彻些,就是要让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世界所理解和赞同,这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油画家的责任。新传承主义体现在油画艺术的创作中,包括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本土绘画方式,不同于西方的艺术价值取向等等。长期以来由于对西方美术有一种崇拜的惯性,许多中国艺术家将其着眼点集中在对西方油画技法的探究和深入发掘上,而在艺术价值观的认知上,忽视深入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出于文化自觉,尽管许多有求索精神的艺术家对于油画民族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缺少对中华文化价值观"文化自信",导致在油画创作进程中缺乏理论支撑,故而感到力不从心。

对眸(1)100/100cm(2021)

对眸(2)100/100cm(2021)

对眸(3)100/100cm(2021)

对眸(4)100/100cm(2021)

       多年来, 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西方的艺术价值观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其实中华文化具有独立的品格,归纳来说,西方文化摹物,中华文化传神。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被世界所关注所解读的最佳时期,对于中国的崛起,赞赏者有之,嫉妒者有之,误解者有之,破坏者有之。中国油画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应当把优秀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的情怀昭示于世。提升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格局中的话语权。以中华为本,融贯中西,将艺术成果转化为物质成果,赋予璀灿的中华文明新的内涵。这也是对"弘粹图新"的诠释。

                                         2010年作于年北京


「笔尖上的中国」——艺术家杨兴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