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拜登又叒摔倒了!特朗普:你得小心点丨这份体验报告揭秘摔倒原因

2023-06-02 10:24 作者:时光派官方  | 我要投稿




美国当地时间6月1日,现任总统拜登在出席美国空军学院毕业典礼时意外摔倒,引得还在参选的前总统特朗普发声:“他真的摔倒了?......你得小心点......”

对此,白宫在随后迅速回应称,拜登的身体“状态很好”。



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截图


据美联社报道,拜登是在美国空军学院毕业典礼的舞台上摔倒的。当天,拜登在与一名学院学员握手后,准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而却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拜登臀部着地,随后用手把自己支撑起来。


在摔倒后,拜登在一名空军军官和两名特勤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并慢步回到了座位上。在站起来的时候,拜登指着他绊倒的地方,表示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他的路。视频显示,当时靠近拜登站立的地方放置了沙袋。



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视频截图


美联社称,这并非是拜登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摔倒。他曾多次在登上“空军一号”的舷梯时摔倒:2021年3月,拜登在登上舷梯时两次摔倒,当时白宫解释称是因为“风太大”。2022年5月,拜登准备前往伊利诺伊州时又一度失去平衡,但及时站稳,抓紧扶手登上飞机;同年6月,他在乘机参加美洲峰会前又险些绊倒。


这么多次摔倒真的是都是意外巧合吗?派派在2021年末白宫公布了现任美国总统乔·拜登的年度体检报告[1]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一起跟着派派往下看看这份体检报告存在什么衰老问题吧。(参见文末参考文献目录可自行下载浏览)



这份由服务过多任美国总统的“白宫御医”凯文·奥康纳医师所出具的报告,简明扼要地记录了80岁的拜登现阶段存在的6大健康问题:


1.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2. 高脂血症

3. 胃食管反流病

4. 季节性过敏症

5. 步态僵硬(最近较为明显)

6. 足部外周神经轻度感觉异常(新发现)

其中的3项与衰老息息相关,下面将为您逐一分解。




房颤:

衰老单程路的“必经之地”?


房颤是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心律失常(支配心脏跳动的“电路短路”),心房不规则收缩引发血流紊乱,将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



图注:房颤示意动画,留意蓝框中左心房不合时宜的胡乱抖动


就房颤的病因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瓣膜性和非瓣膜性[2],瓣膜性房颤是指心脏瓣膜(“阀门”)发生故障,卡压到“电路”从而造成房颤。


由于引发年轻人瓣膜病的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日趋降低,瓣膜病更常见年龄相关退行性改变,成为一种切切实实的“老年病”。


著名心脏病学家葛均波院士曾提出:“瓣膜病是人类长寿必须跨越的一道坎”[3]。这个道理其实非常容易理解,我们的心脏每秒都在跳动,寿命越来越长,作为“阀门”的瓣膜受到的血流冲击也越来越多,滴水可穿石,更何况轻薄纤细的瓣膜时刻在迎击强劲的血流。


这种纯物理性的磨损几乎没有药物干预的可能,好在心脏结构介入技术的进展让不用开刀更换瓣膜成为了可能。随着长寿科技进展,我们百年之后很有可能都会在心脏里容纳几片人造瓣膜,更换的过程肯定也会比先辈们更加淡定从容。



图注:靠送入血管的微小导管就能完成心脏瓣膜置换


而拜总统患上的这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目前没有道理可言,若你因此疾病住院治疗,询问心脏专科医师具体病因,大概率只会得到一个答案:只能怪你老了,我们以后也都要得的。”


房颤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便是年龄,随着年龄升高,得房颤的几率会越来越大,70岁得房颤的几率可以比50岁高出近20倍[4]。


在生活方式相关房颤危险因素中,最明确的“头牌”是酒精,饮酒越多,风险越高[5];想要远离房颤,先得抛弃杯中物。


至于鱼油保健品,由于证据尚不充分[6],我们还不能断言服用鱼油一定会得房颤;但是,如果确诊了房颤,最好不要继续服用鱼油。有房颤家族史,特别担心房颤风险的朋友,选择不服用鱼油也是比较明智的[7]。



现在来说说房颤的严重后果:除了发作时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表现外,房颤引发的血流紊乱使心脏射血不足,长此以往可造成心力衰竭;紊乱的血流还给了血栓形成的可乘之机,心房里的栓子随着血流到处游走,最常见堵到大脑,造成脑卒中


正因房颤导致血栓、卒中的极高风险,拜登选择口服新型抗凝药物阿哌沙班来预防血栓形成。


目前我们还无法预防做到预防房颤,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结局。除了每年常规体检的心电图之外;留意体检报告中同时升高的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在心悸到来之前,更早时间提示你已经患上房颤[8]。


不少抗衰老科学家也在努力探寻房颤与端粒缩短[9]、线粒体功能障碍[10]、细胞衰老[11]等衰老的生物标志之间的联系。相信终将有一天,在抗衰老方面的努力,能帮助我们绕开房颤这个衰老路上的必经停靠站。






高脂血症与他汀:

“坏胆固醇”降到多低是个头?


拜登的血脂检查结果提示他的胆固醇总体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总胆固醇为100mg/dL(2.6mmol/L),“坏胆固醇”LDL则为46mg/dL(1.2mmol/L)。这是他坚持长期服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的结果。


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叹胆固醇真的好低,其实根据最新临床指南的要求,已经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超高危人群”,降脂的目标是LDL<1.4mmol/L[12]。大部分病人因为不坚持服药、生活方式不健康,其实是难以达标的,由此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加重。




如果你因心脑血管疾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请谨遵医嘱,不要忘记,他汀类药物同时也是一种“长寿药”哦。






老年综合征:

川普,让我来重蹈你覆辙?


报告披露拜登今年有新发的步态僵硬和肢体感觉异常,当然我们从他近来的表现中不难窥见一二:




白宫医师为他进行了骨关节、神经系统、运动系统、血糖(糖尿病最常导致肢体感觉异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的细致排查。


最终把这两个新发现的问题归咎于增龄所引发的老年综合征。


老年综合征通常指代老年人常见的健康状况,这些状况不能归为明确的器官疾病,且常常有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状况包括跌倒、步态障碍、感觉异常、乏力、头晕、睡眠异常、肌少症等,当然也包括此前曾引发“拜登脑梗疑云”的大小便失禁,以及可能胡言乱语、辱骂记者“你由狗妈养大”的认知功能障碍[13]。




老年综合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将发生“断崖式”滑坡。



///


这份报告有其“政治目的”,即向美国公众证明现年80岁的拜登,健康状况尚可,足以继续履职。对此笔者表示雨我无瓜,不予置评,并将继续隔岸观火。


总览全文,拜登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并且我们不难做到的健康习惯:比如不吸烟、不饮酒,每周至少5天进行运动锻炼,保持血压和体重在正常水平。




以及上文提到的,注意健康体检,发生疾病之后早检查、早诊断,确诊后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该吃的药不少吃,不该吃的药不多吃(报告指出,拜登目前仅长期服用3种药物:抗凝药阿哌沙班、降脂药瑞舒伐他汀、改善胃食管反流药物法莫替丁,如果发生过敏,则间断服用抗过敏药物)。


我们赶上了衰老科学飞速进展的时代,或许这些研究进展终有一天会为我们破解衰老的谜题,为衰老引发的疾病找到一个共同的原因,进而规避衰老引发的诸多疾病。为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坚持良好生活方式,有病及时治疗,翘首以盼那一天的来临。“白宫级”从不是健康长寿的天花板,读者朋友们能比拜登做得更好。



—— TIMEPIE ——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11/President-Biden-Current-Health-Summary-November-2021.pdf

[2] Diker E, Aydogdu S, Ozdemir M, et al.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heumat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m J Cardiol 1996; 77:96.

[3] 《门诊》杂志,2021年9月17日.

[4] Heeringa J, van der Kuip DA, Hofman A,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lifetim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Rotterdam study. Eur Heart J 2006; 27:949.

[5] Larsson SC, Drca N, Wolk A.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281.

[6] Frost L, Vestergaard P. n-3 Fatty acids consumed from fish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5; 81:50.

[7] Gencer B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marine omega-3 fatty acids supplementation on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21 Oct 6; [e-pub].

[8] Wang S, Wei Y, Hidru TH, Li D, Wang N, Yang Y, Wang Y, Yang X, Xia Y. Combined Effect of Homocysteine and Uric Aci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or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J Am Heart Assoc. 2022 Jan 4;11(1):e021997.

[9] Zhang N, Fan C, Gong M, Liang X, Zhang W, Li G, Tse G, Liu T. 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 a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J Clin Lab Anal. 2018 Nov;32(9):e22599.

[10] Liu C, Bai J, Dan Q, Yang X, Lin K, Fu Z, Lu X, Xie X, Liu J, Fan L, Li Y.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Contributes to Aging-Rel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1 Apr 28;2021:5530293.

[11] Jesel L, Abbas M, Park SH, Matsushita K, Kindo M, Hasan H, Auger C, Sato C, Ohlmann P, Mazzucotelli JP, Toti F, Kauffenstein G, Schini-Kerth V, Morel O. Atrial Fibrillation Prog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Cell Senescence Burden as Determined by p53 and p16 Expression. J Clin Med. 2019 Dec 23;9(1):36.

[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 (04): 280-286.

[13] Inouye SK, Studenski S, Tinetti ME, Kuchel GA. Geriatric syndromes: clin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a core geriatric concept. J Am Geriatr Soc. 2007 May;55(5):780-91.


拜登又叒摔倒了!特朗普:你得小心点丨这份体验报告揭秘摔倒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