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自由(思政课题稿子)

2023-03-12 20:42 作者:Sinon-suomi  | 我要投稿

作为24字核心价值观之一的“自由”,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处处见到。当然,我们也同样享受着名为“自由”的权利。

 一、 在我们展开深度讨论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自由。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百度百科对自由的释义(广义上看)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学术上对于自由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差异。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百度百科

当然,在我眼里,自由就是freedom and independence。再深度讨论一下。从权利义务相统一,自由是权利的一种,以及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这三点得出,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绝对自由,只能在不违法犯罪的前提下拥有相对自由。因此,我们常常感受不到自由带给我们的便利。

 

二、我们又在何时何处享受到自由的权利

首先,我们得要辩证分析这个起源于西方的词汇,正确认识西方自由理论

西方关于自由的理论实践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把人分为自由民(贵族)与非自由民(奴隶)。由自由民组成的社会就是自由社会,由自由民组成的城邦生活就是自由生活,由自由民参与的政治就是自由民主政治即雅典民主政治。但奴隶却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中世纪时代,封建专制使自由观念不断衰微。到了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洪流中,出现了奠定西方自由理论的主要思想家,而在18、19世纪,西方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自由理论的思想家。

从哲学基础上看,西方主流自由理论是以唯心主义特别是主观唯心主义为其根本立论根据的。

在价值导向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自由,其所阐述的自由是一种完全从个人自由出发并以个人自由为根本归宿的自由,是一种伸张个人自由权利的自由,完全排斥集体自由。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经济政治制度主张上,西方主流自由思想都维护和保障私有财产。认为私有财产是自由的基础,没有财产自由就没有个人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道德多元主义。由于认为个人自由是最大价值,在伦理道德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论强调没有一个客观的、绝对的善的标准和基础。强调道德的中立性,主张以中立的方式确立一套公认的共同生活规则。

维护消极自由,反对积极自由。把人免于外在强制的自由说成是消极自由,把人主动想做什么的自由说成是积极自由。

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中的自由是一种集体主义自由。这种自由在价值判断上,不仅考虑个人自由,同时考虑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关系,考虑个人自由与个人组成的共同体即国家民族阶级之间的关系。也就正如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从狭义上看,自由又大致分成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免于恐惧的自由。这四个自由由罗斯福总统于1944美国会上提出。

再后来,自由由于各种因素,就成了西方宣传口径中的常用词而被误解。但是,自由作为于人类文明斗争千年所得,不可不要;况且,人不要自由,是相当奴隶吗?我们要对自由进行重新理解,而马克思对自由的阐述则是一剂对自由重新认知的良药。

自由权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关于自由权之内在矛盾的剖析,直接建立在他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关系的论断上。概括地说,他认为,市民社会与“最直接的现实”相关,国家则充满了非实在的普遍性,或者说,国家并不具有现实的存在形式,它是虚幻的共同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民社会是由现实个人的活动构成的,这些个人是“实在的个人”,是实际存在的市民;国家的成员即公民则只是作为“类存在物”的人,只是人的抽象本质,脱离了现实的个人生活。既然人分裂为公民与市民,相应地,人权也分裂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权利和市民社会领试论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域的人权

作为公民权的自由与作为人权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就是人的个体性与类本性之间的矛盾。尽管马克思对作为人权的自由权大加批评,但是,他并没有如黑格尔那样,直接将市民社会以及与这一领域有关的各种人权包含在国家当中,并不认为国家可以扬弃掉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由此,马总结自由为三点:自我意识、自由个性与自由时间。

如何实现自由

马认为,人要获得自由就要认识和遵从必然,摆脱任性,从而使必然成为自由的一个环节。同时强调,人在尊重必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自由。

自由不会与思维、理性、意志、欲望无关,但是,如果人们不能科学认识思维、理性、意志、欲望实现的规律、条件和限度,一味强调主观意志的至上性、任意性,追求所谓无拘无束的自由,那么,坚硬的客观条件和冰冷的客观规律一定会破灭其美好愿望。其规律即被比喻为“铁的必然性”。

人类的自由并非在“理性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实现的,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实现的。

庸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在不违法违德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参考文献;

《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由”》——仇晓洁

《自由是什么》(知乎)——空壳

《试论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李志

《“自由悖论”的马克思主义辨析》——张建云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从实践的角度看人与自由》(ECONOMIC AND SOCIALDEVELOPMENT VOL. 7.No. 9SEP. 2009)——徐雪平


论自由(思政课题稿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