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考研可报考方向&考研真题-命题还原与趋势分析


# 精准聚焦 研学深耕
这一年,我们秉承“精准聚焦,研学深耕”的琢木精神,践行“坚持设计扎根”,实现了全域设计生态的全面覆盖,通过扎根式教研提炼了琢木独有的专业、科学的教学体系,已形成了部分专业的集体高分碾压的态势。严谨缜密的教学态度,汇聚考研资源矩阵,傲视一切的成绩,持续生长,无问西东。
琢木也将继续秉承设计教育的初衷,专注深耕,聚焦研学。欢迎加入,一同成为荣耀的zumuer~
2022是中国美术学院考研招生计划的大改革,从之前小方向汇总成大的方向进行招生,考试题目要考虑多专业多学科的特点,考试内容越来越灵活也是未来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一个趋势,对于考生而言无疑是个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识时通变,求索不止,把研究性思维带到考前、考后以及未来研究生三年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做到研学深耕,夯实基础,跨界整合,系统学习,长线备考。
本文我们将为大家详细剖析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设计考研各方向的真题、解析,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全文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考研适合报考方向
二.中国美术学跨媒体艺术学院考研教学与培养方案图解
三.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文化与策展研究方向考研真题还原与考点解析


一.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考研适合报考方向

⚠️:实践报考方向中,【艺术科技创作与研究】与【跨媒体艺术理论实践】的学硕与专硕的专业考核内容完全一致,考试类型为手绘图文创作。从2022年开始学硕的【跨媒体艺术理论实践】中包含原专硕的【空间多媒体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影像与空间叙事创作研究】与【区域感知与总体艺术实践研究】三个方向。

二.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设计学院考研教学与培养方案图解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9月,其教育宗旨是: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格局,在国际平台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学院致力于以培养兼具跨界整合能力和媒体创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一方面提供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媒体技术的训练。另一方面,强调社会思想与艺术策划的智识培养,注重媒体手段与思想方法的综合训练。

学院直面当代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语境变迁,应对世界视觉文化的发展势态和创意文化的发展需求,涵盖实验影像、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多媒体展演、图像与视觉文化研究、复合造型与观念研究、空间多媒体与社会学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曾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三.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文化与策展研究方向考研真题还原与复盘
1⃣️. 国美|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文化与策展研究方向专业基础&专业设计真题还原
(部分可能存在微小偏差,有待精准完善,如有童鞋记得,欢迎评论区留言!)

2⃣️.国美|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体文化与策展研究方向专业基础&专业设计考点解析
● |考点解析:媒体文化与策展研究的考试题目从来都是题目简洁、没有过多的说明、不限定文章体裁,给予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
每门专业课有1-2到题目,每道题目1000-1500个字,往年也有一门专业课一道题目,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从2022年的真题来看也同样如此,只是今年不一样的是没有考察古典文学(前几年的考题中基本都会有一道,比如庄子的庖丁解牛、锦瑟、说文解字、文心雕龙等等),今年考察的基本上都是现当代的东西,每道题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常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系统来作答,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和写作标准,这里也只提供一些可以发挥的思路。真题分析也只能给出一些大方向上的变化和可以关注的主题,不用太过纠结于真题,扎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文化研究中的“地理”与“视觉文化”,第一个角度可以是像卡尔维诺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中关于城市的探讨,但是却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在阅读时也有一种具象视觉和抽象视觉的结合,书中描述的种种城市仿佛是一项生活中的举行装置。第二个角度,可以是地方性的艺术(城市、乡村、社区...)
其次是文化研究中的第二个题目,数码和网络时代下,艺术如何激进,并要求有艺术家或者艺术展览的案例分析。可以先分析我们处在一个怎么样的数码和网络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艺术为什么要激进、如何激进,案例可以举出正面和反面的。
再次,艺术理论中的第一题没有策展人的时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之前的时代(策展人出现前的时代),来论述当时的展示文化是什么样的、策展人为什么会出现、策展人在艺术生态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策展人这几个方面来作答;之后的时代(未来)未来策展人还会存在吗?未来的艺术展示体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也是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最后,是安迪·沃霍尔的“工厂”、杰夫昆斯、村上隆和Kaikaikiki、没顶公司的异同。这一题难度比较大,很多考生可能甚至不知道题目中提及的这几个案例,所以需要考生非常大的知识储备。很明显共通的一点便是这些案例和商业、市场的关系,所以可以先从这一点入手。在差异上,这些案例又有着波普、物化、景观制造、流行文化、媒体文化的不同,考虑到字数限制上,建议着重某一方面,再下笔。
由于是对于书写文章的考察,所以建议在作答之前先有一个大的框架,减少在正式作答时候的逻辑错误和涂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