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抽动症有遗传的机率!

2023-03-25 15:06 作者:爱笑的小孩子2  | 我要投稿

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 羟色胺)传输异常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要病因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 羟色胺)传输异常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诱发因素

抽动症似乎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抽动症或其他抽动障碍家族史,可能会增加抽动症的发生风险。此外,其他与抽动症有关的危险因素有...

抽动障碍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前驱症状

80%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某种感觉异常或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如:

(1)眨眼前的眼部烧灼感;

(2)颈部肌肉紧张或痛性痉挛,需要通过伸展颈部或点头才缓解;

(3)肢体紧缩感,伸展手臂或腿才能缓解;

(4)喷鼻前的鼻阻塞感、清嗓音或发出呼噜声前的干燥感和咽喉痛;

(5)扭动肩膀前的搔痒感;

(6)患者对他人或他物的异常感觉障碍,需通过触摸或袭击别人而得到缓解,较罕见。

2、多发性抽动

(1)单纯运动性抽动:累及一条或一组肌群,表现为短暂的肌肉阵挛性抽动,缓慢的运动或姿势维持(张力障碍性抽搐)或肌群紧张(强直性抽动);

(2)复杂运动性抽动:累及多组肌群,运动抽动常合并精神行为紊乱,表现为半目的性动作;

(3)单纯声音抽动;

(4)复杂声音抽动伴随语言表达障碍:主要表现为多部位、不自主、突发性肌肉抽动。通常头面部先累及,如眨眼、撅嘴、喷鼻、点头、耸肩,逐渐发展到四肢和躯干,可出现一侧投掷运动、转圈、踢腿、腹肌收缩等。抽动发作频繁,一日十几次至数百次。约30%~40%患者抽动时伴爆发性异常喉音,如犬吠声、吼叫声、喉鸣声、嘿嘿声等,或刻板地发出咒骂和淫秽词句,并有强迫性意向。85%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行为紊乱,如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激惹和行为退缩、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破坏行为、学习差等。上述症状在睡眠时消失,精神松弛时减轻,紧张、疲劳或压力增大时加重。患者可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半自主)。

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 羟色胺)传输异常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要病因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 羟色胺)传输异常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诱发因素

抽动症似乎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抽动症或其他抽动障碍家族史,可能会增加抽动症的发生风险。此外,其他与抽动症有关的危险因素有..

.早在《内经》中就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胜则动”以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肝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肝气以冲和条达为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素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又“肝常有余”,加之现代社会生活模式的影响如对独生子女娇惯溺爱,恣食肥甘,学习压力大,迷恋于动画片、电脑游戏等。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儿童的生活特点,认为小儿若所欲不遂.精神紧张,或为六淫所感,或过食肥甘,则邪易从热化,导致木火条达,郁结不舒、化火生风,气火上逆,肝亢风动,而见一系列抽动症状;痰火扰及神明,则出现秽语症。


抽动症有遗传的机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