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称霸—对马海战(1)

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成为它的主要侵略目标。而这与同样图谋中国的沙皇俄国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俄国、法国和德国的直接干涉下,强迫新兴的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当时日本的实力,根本无法同这三个列强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协,俄国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事,已令日本怀恨在心。

1898年,清帝国与俄国签订了旅顺、大连租借条约,将旅大地区租给俄国25年。俄国还积极向朝鲜半岛扩张。朝鲜向来是日本与亚洲大陆交流的跳板,朝鲜若为俄国所控制,不但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将化为泡影,甚至日本本土亦不免为俄国所侵扰。日俄两国关系日益恶化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胜的日本依靠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和野心大增,立刻展开一个十年海军扩充计划。在另外一方面,俄国亦自1898年起积极扩充海军的实力,在法国的协助之下,于圣彼得堡的造船厂中建造新型战列舰,企图在1904年使其海军实力成为仅次于英、法二国的第三海军大国。
1902年英国为制衡俄国在东亚的扩张,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条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加深了日本以战争解决日俄争端的决心。日本经过近10年的准备,与它的“老对头”俄国展开拼死一搏—1904年2月8日夜,日海军鱼雷艇队袭击了驻泊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了。日俄两国交锋,日本并无必胜的把握,其战略构想乃是利用驻中国东北俄军与俄罗斯欧洲本土补给线遥远,想趁俄军未能调集大军东来增援之前,倾全国之兵击溃远东俄军,打击俄国士气,再利用国际列强的调停,逼和俄国,以确保日本的利益。
在俄国军方,也猜想得到日本的这一战略,双方也都知道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日军能否安全地横渡日本海,在朝鲜海岸或是中国东北登陆。1903年,俄国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卫特捷夫特曾扬言,俄国太平洋舰队绝对不会被日本舰队所击败,而日军想在朝鲜或黄海海岸登陆更是绝无机会。

1905年,从波罗的海起程,经过了3万公里的航行,进入对马海峡的俄罗斯第二舰队第一舰队在1904年被日军偷袭,剩下的龟缩在海参崴.在对马海峡被日海军伏击,38艘俄国战舰被击沉21艘,被俘7艘,被中立国扣留6艘,回港3艘,损失舰艇共27万吨,阵亡4830人,被俘6106人;日军仅损失3艘鱼雷艇,不到300吨,亡117人,伤583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战前训练中消耗了超过一半的弹药,还真达到了每发必中的效果。
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27日清晨2时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1小时本舰队开始尾随俄国舰队前进,在中午11时15分双方进行了试探性的交火,其他整个上午日本舰队都像幽灵一样始终伴随着俄国舰队,给俄国官兵带来极大精神压力,本已不高的士气更显低落。


中午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以利战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到11节,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由于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陷入混乱。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国舰队尚未把混乱的阵形恢复。1时55分,东乡平八郎模仿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的纳尔逊,发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的信号。下午2时5分,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即著名的U型大转弯。2时8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向日本舰队开火,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对马海战正式开始。
日本舰队利用16分钟时间完成U型(α型)转向后,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打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浅间,但在转向完成后,日本舰队利用其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方面的优势,渐渐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
下午2时20分,战舰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的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国舰队陷入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雅维亚号遭到6艘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下午3时30分左右沉没,全舰900名官兵幸存300余人。此后,失去统一指挥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西索依-维利基号也先后被重创。在战列舰进行交战的同时,双方的巡洋舰也在激烈交锋。巡洋舰交火约从下午2时45分开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战队和俄国巡洋舰分队之间展开。战斗中,日本3艘巡洋舰被重创,俄国数艘辅助船发生火灾。

至下午4时左右,俄国舰队败局已定,前往海参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锁,由于双方舰队在烟雾中经常失去接触,航线混乱,双方开始了混战。
4时45分,日本第五、六战队投入战斗,不久,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顽强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了其中的两艘(浪速、音羽),后为避免被俘而由船员自行凿沉。奥列格、阿芙乐尔、珍珠及其他几艘驱逐舰、辅助船,向北突围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宾。
双方的主力舰在4时45分、5时30分曾两次相遇,但俄国战舰都受了重创,无法发起有力的攻击,结果3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晚7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10分钟后,博罗季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弹药库被摧毁,并引起了锅炉爆炸,当即下沉,全舰官兵仅1人获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依然遭到日方炮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接走舰上伤员,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7时20分,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将苏沃罗夫公爵号最终击沉,全舰幸存20人。
晚7时30分,日本所有重型舰只撤出战场,准备用鱼雷艇和驱逐舰发起夜间攻击,白天战斗告一段落。

晚7时30分至次日凌晨5时,日方21艘驱逐舰、37艘鱼雷艇向残余的俄国舰只发起鱼雷攻击,俄国第三分队因接受过反鱼雷进攻训练,因而大都幸存下来。而第二分队的舰只大部被击沉,西索伊-维利基、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纳瓦林先后被鱼雷击沉,旧式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号在舰艏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仍顽强的击沉了向它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后因伤势严重,于凌晨5时由舰员自行凿沉。
28日清晨5时过后,残余的俄国舰队缓缓地朝海参崴方向行驶,但在上午9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遭到日舰猛烈的炮击,担任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
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投降,而日本舰队在看到俄方投降信号后,依然进行不人道的炮击,直到联合舰队的总参谋秋山真之中佐告诉东乡俄舰队已投降。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上的俄国官兵看到日本的劝降信号后,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后为了不让这艘用俄国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的战舰落入敌手,舰长下令自行凿沉,巡洋舰绿宝石号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搁浅,被舰员炸沉,余下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等中立国港口,最终逃回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对马海战至此结束。
早在日俄战争之前,俄国太平洋舰队在旅顺及海参崴的基地与日本海军战力比较来看,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但日本海军又要担任登陆部队的掩护任务,情势对日本海军较为不利。面对此一形势,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大将决定突击俄国舰队大本营——旅顺,以削弱俄舰队实力,并全力封锁旅顺,使俄军主力舰队不能阻挠日军登陆。
1904年2月,日本明治天皇决定对俄国作战。2月6日,齐聚于佐世保海军基地的日本联合舰队起锚航向旅顺。2月8日晚,9艘日本鱼雷艇潜入旅港区,展开突击。当夜俄军高级将领都上岸参加舰队司令史塔克所举办的舞会,而且俄军普遍轻敌,认为日本绝对不敢与俄国开战,所以港口航道连防雷网都未架设,各舰也都未实施灯火管制,舰上灯火辉煌。当夜旅顺港内的情况对日本突击队而言非常有利,可是日军所得的战果却是乏善可陈,日军一共发射了18枚鱼雷,重创俄战舰皇太子号,并使列特维赞号以及智神号 巡洋舰搁浅,可是俄军很快地就将这三艘舰只修复。
2月9日,日本第四战队司令瓜生外吉率领舰队击沉部署于朝鲜仁川港的俄军巡洋舰一艘,顺利掩护日军2500人登陆上岸。同日,东乡平八郎率领的联合舰队主力舰队抵达旅顺,并实施岸轰,不过效果不大。虽然俄国舰队实力并未受到重创,但却龟缩在旅顺基地内,任由日本横行。开战当天,日本新购进的日进号及春日号两艘装甲巡洋舰也加入了日本海军服役的行列。

日本在策划这场战争时,就已考虑到要想打赢,必须掌握黄海的制海权,确保海上交通线的顺畅,为此必须歼灭以旅顺为基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因此,开战之后俄国海军的精华——太平洋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封锁在旅顺港内,双方在一系列封锁与反封锁的战斗中互有损伤。初期的俄国舰队尚属主动,在日本人企图封锁港口时还能主动出击。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驶达中国旅顺港,偷袭了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使俄国舰队受到重创。其后,日本联合舰队又封锁了旅顺港,把俄国舰队封锁在旅顺港内,使其行动不了。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用的是沉船堵港办法,对旅顺口进行就地封锁。其后,东乡司令官又让日军在旅顺口外布设了水雷。俄国太平洋舰队旗舰就是触上水雷沉没的。俄国舰队以牙还牙,也用水雷战争对付日军,日本联合舰队的两艘主力战列舰也触雷沉没。
4月13日,俄方遭到开战以来最大的挫折——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被日方布设的水雷炸沉,新上任不久,公认为俄国海军最出色的将领马卡洛夫海军中将随舰同沉。他的死对于俄方来说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从此俄太平洋舰队官兵的士气一落千丈,不想也不敢再同日本人在大海上战斗了。继任的舰队指挥官认为前途渺茫,下令舰队龟缩在港内。而日本陆军在海军的掩护下在辽东半岛成功登陆,开始在陆上包围旅顺。为了避免舰队覆没在港内,在新上任的舰队司令维佐弗特少将指挥下,俄太平洋舰队试图于6月23日突围,但在日本舰队早有准备的阻截下又退回港内。至月底,日本陆上围攻部队的炮火已达港口,维佐弗特又试图向海参崴突围。

8月10日,突围的俄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东乡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的拦截,爆发了黄海海战,战斗中维佐弗特被击毙,大多数俄舰又被逐回旅顺港,随后驻泊于海参崴的俄太平洋舰队剩余舰只又被日本海军拦截。经此一战,俄国太平洋舰队彻底丧失了攻击精神,对突破日本海军的封锁再也不抱希望,如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舰上的水兵被补充到陆上防御部队中,大炮从战舰上拆下,被安装到岸上的要塞和工事里。俄国太平洋舰队成了一支泊在港里的空壳,已经不能对日本本土和海上运输线造成任何威胁,日本人毫无疑问完全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开战之初尚且盲目乐观的俄国,终于感觉到了勒在脖子上的东瀛绞索越勒越紧的滋味。
远东的俄军战况胶着,而帝俄陆军因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量有限,由俄罗斯欧洲本土增援的速度很慢,加上将领的无能,一直未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寒冬将降临,在中国东北作战更是苦不堪言。但在日军方面,与俄国相较,日军虽节节获胜,但伤亡率很高,尤其是旅顺的攻击战,陆军乃木希典大将所指挥的第三军几乎是踏过战死同袍尸体所填满的战壕才攻下旅顺的。另外日军的困扰是一直未能截获俄舰主力,给予迎头痛击。假如战局长期地拖延下去,日军的经济必定会被拖垮崩溃,所以日军急切地希望能给予俄军一次重击,以便早日结束战局。
1904年6月20日,由于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拙劣表现与困守旅顺的窘境,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派遣俄罗斯欧洲地区的俄舰增援。

19世纪时俄国曾因英国的压力而在伦敦条约中允诺: 俄国黑海舰队不得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与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也就是说,俄国黑海舰队完全是一支防卫舰队,除了巡弋内陆深处的黑海之外,丝毫没有其他作用,所以俄国可用的海军部队,只有波罗的海舰队。沙皇决定派遣波罗的海舰队援救后,将原太平洋舰队改称为第一太平洋舰队,而赋予东援舰队为第二太平洋舰队,并命罗杰斯特文斯基为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
摆在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沙皇政府官僚习气严重,申请补给品要经过许多道程序,令人不胜其扰,更令人忧心的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艇波罗地诺级战舰还有3艘尚未完工,眼看着远东的俄国舰队困守旅顺,军情急如星火,可是帝俄官僚仍不改变一贯态度,时间一天一天的拖下去。另外由于俄国海军精练的官兵大多都在远东,于是罗杰斯特文斯基不得不征召退伍军人与从未见过大海的农民充当水手,重新训练,这对于整体战力有很大的影响。1904年9月10日全部共计五艘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和四号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及鹰号相继完工服役。
经过了4个多月的准备,罗杰斯特文斯基终于编组了一支像样的舰队。1904年10月15日,第二太平洋舰队由里堡基地出发,舰队的第一战队司令由罗杰斯特文斯基兼任,下辖战舰肯苏沃洛夫公爵号、亚力山大三世号 、博罗季诺号及鹰号等新式波罗地诺级战舰,其中苏沃洛夫公爵号与鹰号于 9月10日才正式服役,可见得俄军的仓促。第二战队由福克山少将少将所率领,包括战舰奥斯利雅维亚号、纳瓦林号、装甲巡洋舰纳希莫夫上将号。第三战队由安克威斯特少将率领,辖有巡洋舰奥尔济号、阿芙乐尔号等八艘。其余还有多艘的武装商船与补给舰等后勤舰艇。共计有四十二艘舰艇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就这样出发了。出发之后,俄国舰队中就谣传日本军舰将在沿途偷袭,弄得人心惶惶。10月22日凌晨经过英国的多格尔海岸时,俄国舰队在黑夜中误认当地捕鱼的英国渔船为日本鱼雷艇,于是开炮攻击,而后并排航行的第一及第三战队更变成了相互射击,经过了15分钟后才分清敌我。
在炮击中有一艘渔船沉没、多艘渔船中伤,第三战队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亦有受伤。此事件之后引起了英国严重的抗议,甚至有援引英日同盟中之规定向俄国开战的意思,令俄国大为恐慌。此事件后来经过德、法两国的调解,交由国际法庭处理,最后却不了了之。英国只好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但又怕英俄开战,使德法等其它强国会趁虚而入,所以只沿途监视俄国舰队,以保护英国渔船及商船的安全,一直到北非才罢休。多格海岸误击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冷嘲热讽,认为俄国舰队根本就是一群惊弓之鸟。但不容否认,日本海军有一大部分的舰艇是在英国制造的,而且英国又是日本的盟国,如果刚刚驶出英国船坞的日本军舰立即对俄军发动攻击,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