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传说任务2
这篇文章是我关于稻妻主题探究的第四篇。到这里稻妻主题解释的主体就结束了……实际上我不应该这么早就进行雷神传说任务2的解释工作,因为里面有许多地方还没有为我所理解。现在写出这篇主要还是把这段时间对原神的总体看法做个总结。因此,在这篇里我取了个巧,把重心放在了圆以往的解释,旁及部分传说任务2的内容。 雷神传说任务2因为涉及到了时间,关于它的思考就变得极其困难。如果我们试图去理解真,去思考无想一刀与梦想一心的差异就是十分必要的。先简述一下前三篇解释,将其作为理解的基础吧:在关于绫华传说任务的探讨中,我极力地尝试打开哀的意境。虽然现在来看很难说达到了预期,但至少把哀与此刻之间的紧密纠缠说出来了。于此刻中存在的人具备哀之视野,通晓这一点,就为去观入绽放之真做好了准备。而在宵宫传说任务中我极力地去凸显缘的存在,则是试图使梦之结构显现出来。由此进入到主线,尝试将指引着,传递着愿望的永恒之形态带出。那么现在到了雷神传说任务2,我们就必须越过永恒,沉思真与影的结构。 全部稻妻主线剧情可以说是讲了这么一回事:不愿从五百年前走出,只想将留下来的东西固化住,因此也就是所谓一个时间静止的故事。时间静止的意思是,从事情面前逃避,拒绝事情发展与自身的关联,停下了脚步。时间静止,如果这也被理解为永恒的话,就是一种永恒的极端蜕化形态,它根本不能在自身中容忍那须臾之中流露出来的对时机到来的敏锐感知,而与之相对的无念无想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对时间的迟钝。以这种方式抵抗磨损的话,我认为只是把磨损转嫁到了稻妻上罢了。由此,雷神传说任务2通过往日那引起时间停滞的复现,让影重新看到过去曾在的真实。在这个重新中,有某种曾经看漏的东西化作背负国家之沉重,塑造起那种面对实事之急迫。 首先要做的是,对真与影这个结构本身存在认知。影,在真尚且存在之时,被规定为真之倒影。也就是说,影并不具备自己自身独立的存在,她的存在是从真那里分得的,此即真之倒影。也因此,当影说以无想为稻妻开辟道路之时,她的无想是建立在她将思想的事情交给了真,她自己专注于一刀。因此,此时的影虽说是与真同为双生魔神,但实际上却是居于从属地位。这是一个美好而纯真仍在的时代,对人与影都是如此。此时影并不需要为自己挥剑的理由而发愁:真是近在咫尺之物。但是真逝去之后,影被迫成为了殊胜之身,执掌天下大权,从幕后转向台前。此时影应该如何被规定?现在,影需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的,失去真的她必须要通过自身来规定自身。因此,影制造出雷电将军,通过两者的相互规定来保障她存在的不变性。然而事实上在稻妻,雷电将军与影的三元金字塔结构中,对这种所谓不变的追求反而给稻妻施加了更大的负担。旅行者这个变数的到来无非是加速了这个结构的崩溃(不是决定性的)。那么影究竟要通过这种自身规定自身达到何种位置呢? 真逝去之后,她就成为了已逝者。但已逝者从不意味着已然离去。相反,当真居于逝去的位置之上时,影方才能触碰到本真之物。真,她的意义是那种真实的东西,是此刻的代表,而此刻的意义则是绽放,在绽放中存在着真我。这种真将人俘获进其绽放中,而人则以其见证为真如何绽放提供尺度,将真从无常中解救出来。真绝不在任何时候都与人同行,日常状态人总是非本真的,而本真往往在决断中构成。唯当人意识到这一点,领会了日常本身的梦幻泡影之悲哀,才能去追寻真之绽放。真并不在当下实存,而是存在于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回环之中,它要求人们让思念穿梭于过去与未来之间,抓住那因缘沸腾的此刻,才能穿越种种虚妄抵达真实。从这种意义上说,真需以其不在成全影的自身存在。唯当影理解了真那从未离去的心,她才能走上成为自己的道路,让稻妻走上自己的道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影能够向真告别。告别,这却是让自己开放,将真释放出去。并非以无想扫清一切不必要的念头,而是让自己能够倾听早已镌刻在稻妻人民灵魂中的真之心声。如果说无想一刀是将一切念头都排除在外,将全部的自我倾注于唯一的一刀之中,那么梦想一心则是让自己完全开放,将一切因缘尽收眼底,从而推动人民一起走向他们所描绘出来的梦之光景。梦想一心是一切的一,亦是一体的一,亦是起始的一,亦是结束的一。刀无法承载如此的思念,但心却向来是那个能够表象出森罗万象的东西。因此,梦想一心说的是一切即一的境界,也是永恒所要达到的那种最高的质朴境界。 梦想一心要求着那种对人民,对真,对未来的思念,它其实内在的就包括了无想。同时,它作为那种对梦想的期盼,要求着一种不断上路,让停滞的时间重新运动起来。如此,影就必须根据自己对真心与梦想的感知,在真与影的结构中将自己定位为思念者。此刻的雷神绝不可以只是影,她既是影,亦是真。通过真之时间回环,五百年前的影(将军)与五百年后的影构成了新的双生。但这并不是一个双生结构,而是不在之真,双生之影构成的三元一人结构——作为基底,行保障日常职责的将军;作为方向,行引导绽放职责的真;代表稻妻,行于路上的思念者,影。告别了无想的影,已然并非真之倒影,而是那居于宁静的幕后中,将稻妻推向一心之梦想的,永恒的守护者。 PS: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些对稻妻剧情非常合理的,符合现实的看法。我并不反对这些想法。只是我对剧情的解释着眼点在于将意境,那种字里行间未说但已然传递到的东西带出。这不是猜作者意思,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里面有相当多的我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偏差是在所难免的。但偏差却是那种新思想得以容身的差异之处,我希望读者看完之后不是重复我,亦不是重复编剧,而是根据共通之美,根据意境自行重走思考的道路。这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