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四年之4.4

今天早上起来泡了杯米稀喝,然后听到了苗说的碰碰哐哐的声音,是楼上传来的,估计是起来洗漱赶着上课了。
话说,上学期我们也上去找过这帮小姑娘了,她们说没有大动静,然后接着我们头顶就传来砰砰砰类似蹦蹦跳跳的声音。我了勒个去!然后,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有例行碰撞声。
闲聊的时候,苗说,"昨天我们在实验室聊了一下,可能你会不高兴。"
"没事儿,你说吧。"
"今年我们专业考上的人数真多,我们刚好四个人,一班一个,我们把知道的数上,大概有五十多个人。"
我们专业也就一百二十多个人,这几乎是一半的几率了。
"这次我们学校考华理进复试的都考上了,看别的学校的三个已经有两个刷掉了!"
她再说了几句她复试的事情,吐槽了几句面试老师的漫不经心,有些郁闷没有被心仪的老师选中,着重强调了一下上海物价高以及对未来三年的饮食的担忧。
"好在结果是好的。"我说。
上午在实验室萃取,然后中午值班。因为明天放假,所以常师兄说下午三点就可以走了,然后我们两点十五刚打了个开局,魏师兄过来说让我和钰婷把上午的萃取液旋蒸出来,免得放假回来变质了。好吧,估计我得到四点多才能走了,本来我值班呢,正常三点半就可以走了,但是他们没值班的居然比我还要早走,我……还是早点蒸完早点走吧!
旋蒸的时候,魏师兄来实验室看书(因为老师来办公室了),最近他在准备选调生考试来着。
顺便听他吐槽了一下本校的研究生生活。
"咱学校太小了,以前我在一千多亩的学校里还嫌小,结果研究生考到这儿,才五六百亩。"
我:可能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都不是很大,尤其是高中,我除了在一层楼里晃悠都没如果其他地方呢。
"吃也吃不好。"
我:咱学校这么小地方,有五六个食堂呀!
"但都没什么特色。师妹啊,我以前的学校和其他三个学校一起,是个大学城,东西丰富程度你可以想象。"
我:那应该很大了。
"住宿条件也不好,你说都研究生了,好歹要有个阳台,独卫什么的吧,咱啥也没有!"
我:咱学校研究生住宿条件的确有些艰苦。
"还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两千一年,覆盖率是百分之七十,我本科的学校,研究生导师每个月还给发五百,还有学校补贴,奖金,基本都不用花钱了,咱学校还要花钱!"
我:师兄,你当初怎么不考本校来这儿了呢?
"我怎么知道…………"
晚上东和她男朋友从南京回来了,两人复试都过了,但东有些郁闷,她研一下学期就得去北京学习了,好不容易两人一起考上了,结果还得分开,两人都十分郁闷。
东说,咱专业考药科的有三对情侣,一对考上了,但分手了,一对没分手但男生调到海大了,异地,还有就是他们俩了,还得异地。这是有魔咒吧!
熄灯后,苗和东聊了一下今年考研情况,成功率很高,在失败率中的我就没有说话,对于这些跟我无关的信息我一般都不大关注。
对于我放弃调剂直接工作这个行为是否正确,我也想过很多,并且很多时候都倾向于工作的。可能是渴望于经济独立,我今年已经二十四了,法律上讲呢,十八岁就是成年了,在我上大学期间,尤其是每年交学费的时候,我都是有负罪感和自我唾弃感的。我也去做过兼职,但平日做的时候又会担心学习时间,之前也利用暑假在超市做过一个多月的收银,赚得钱不算多。
虽然说研究生也不怎么用钱,我爸也说如果想念就念好了,不用担心家里的。我怎么能不担心?父母年纪都大了,我总应该让他们歇歇了。
同学说考个研究生以后会好找工作一些,工资也会好高一些,我想可能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最后一年静下来准备考研呢!
只是,我算了算,从我上幼儿园算起,我在名叫学校的地方呆了将近二十年,因为上学,我常年和父母分隔两地,从上初中起,我每年几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在父母身边。我并不想说渴望亲情这种废话,我只知道,当我爸胸口疼硬撑着不去做检查,我能直接拉着他进医院挂号该有多好。
我父母从不寄希望我们能成龙成凤,对于他们来说,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即使是在商城卖衣服,那也是一份不错的事业。他们只求我们在外面没病没灾地生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而我是一个没什么进取心平庸的人,做事情随心而安,至于以后会不会后悔,那得以后再说了。至少现在,我心情会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