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农旅融合,让农业更精彩
贩卖乡愁,体验乡村原汁原味的快乐,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以农业为主题,进行主题娱乐的开发,打造沉浸式的乡村旅游体验,是乡村振兴和城市人群体验田园风光的绝佳去处。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认为,既要保留乡村特色,又得与城市生活无缝对接,农旅融合,确实大有潜力可挖, 但做出精彩也有一定的难度。
一 、日本富田农场
(一)案例分析
日本北海道的富田农场位于富良野地区,介于上富良野町及中富良野町之间,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4月~-10℃,8月18~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为北海道最先驱的花田之一。农场规划12公顷,是一个私家农场。目前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

园内种植也由昔日以熏衣草为主,变成有多达一百五十种花卉,从每年4月花季开始,直至10月中旬,游人络绎不绝。农场内建有设施,制作各类花卉成品。由于花田的面积相当广阔,且颜色鲜艳,近年成为旅游热点,是旅游北海道人士必到之处。

大多数熏衣草在6月下旬开花,最佳的赏花期为7月上中旬,而彩色花田最美在7月中下旬,个别品种一直开到8月中旬。农场可供观赏的花田有五片,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七彩花田。这片有若彩虹般艳丽的花田,由紫、红、黄、白等花卉带合组而成,配合前面一大片熏衣草田,远观近看,由早到晚,花田前挤满与花田合照的游人。

农场主根据农村的自身优势,为农村开辟了特色的旅游体验区:

(二)借鉴意义
1
打造特色代表性产业
结合平面地形与温带季风气候,加之技术突破和特色产业打造。除了以花卉观光为主,延伸花卉产业链从花卉种植、花期观光到加工制作花卉相关产品,如干花、精油、香水、香皂、香草冰激凌等这一系列产业链,丰富园区旅游产品内涵的同时充分挖掘园区花卉产业效益。
农场中花卉花期交错,内外结合根据每种花的花期不同,不同时间观赏不同的花卉,变相延长了花期观赏的时间;温室与露天相结合,填补花期外的产品空白。
2
设立丰富营销策略
首先设置免费旅游观光,带动购物消费依托规模化产业形成的大地景观,发展产业观光旅游,营业时间内免费入园,通过加工、销售与种植花卉相关的产品盈利,如薰衣草香皂、花卉手工制品、薰衣草精油、香水等。富田农场还巧妙的将传统薰衣草田美景印在日本JNR日历上,这起全日本轰动,打破了薰衣草只是种植作物的局限性,开启了薰衣草观光休闲产业。
3
营造体验式消费场景
通过室内休闲体验、室外花田观赏等空间的打造,配合完善的农场规划,丰富的配套设施,从空间角度满足用户购物、休闲、展示的多重需求。刺激购物消费另外配有观光小火车,为观光浏览提供效率与趣味度,能带游客穿梭花海。
二 、日本MOKUMOKU农场
(一)案例分析
MOKUMOKU农场位于日本三重县伊贺市郊区,由农户养猪的经营联合体发展而成,以“自然、农业、猪”为主题的工作室农庄。以家庭、学生为主要客群,强调亲近自然及家庭温馨,现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于一体的主题农场。

农场入口处精心设置了购物区,而且类别很丰富。包括:蔬菜交易市场、牛奶工坊、乡村料理店、美食广场等。在蔬菜交易市场中,农场与周边农户一起合作,向消费者提供新鲜蔬菜。
不光蔬菜,农场抓住了游客的心理,将最新鲜的材料全部融合到自己的销售环节中,并将加工产品的店铺包装成各类主题馆。
让小朋友们亲近自然,是MOKUMOKU农场设置活动的考量之一。所以即使是饲养猪的场所,也被聪明的设置为小猪训练园,也可被小朋友们观赏。每天饲养员按时都会把猪放出在园里活动,游客们也能在屋外和小猪进行零距离接触,也可在饲养屋内喂养小猪。这样的模式会让游客的体验感更好。农场还设置了两个很有趣的手工体验馆,小朋友们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和农场员工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香肠。

农业各个环节与旅游产品无缝融合,形成密切关联的农旅产业链。

(图片:日本MOKUMOKU农场产业链丨来源:研学头条)
(二)借鉴意义
1
土地使用权改革,实现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日本的家庭农场和我国现在的家庭承包制相似,主要实在土地使用权上进行改革,放开、盘活土地经营权,调动家庭农场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2
发展品牌都市农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日本都市农业是以为服务城市发展而存在的都市型农业,MOKUMOKU农场注重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构建,组成了一个集农业观光、生态度假、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全产业链条。
3
立足农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日本都市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扩展,MOKUMOKU农场不仅向市民提供新鲜、健康、绿色的农产品,还向市民开放集生态农业观光、农村休闲、体验农事、农事教育等旅游于一体的市民农园,让市民在闲暇之余参与农田管理,享受农趣,小朋友们接受农业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
(一)案例分析
Fresnocountry省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87%的面积为城市,13%为农村。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省,年农业产值高达56亿元。Fresnocity为该省的中心城市,面积290.9平方公里,距离旧金山车程3h以内;农业发达且自然条件优越,依托国家公园及农业旅游年吸引游客量超过300万。其中Fresno农业旅游区由Fresnocity东南部的农业生产区及休闲观光农业经典构成。区内有美国重要的葡萄种植园及产业基地,以及广受都市家庭欢迎的赏花径、水果集市、薰衣草种植园等。

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的总体架构为:综合服务镇+农业特色镇+主题游线的立体架构一城(Fresno),四镇(综合服务小镇Sanger+农业特色镇reedley,selma,kingsburg,orangecove),十大项目(观光科普+体验型+生产销售型+度假村),两大主题游线。
Sanger作为综合服务镇,是四个特色镇的服务中心,其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并拥有完善的商业配套(有26家餐厅、多家旅馆等)。

Fresno农业旅游区的十大项目类型全面,功能各有侧重,能够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以Fresno Bloom Trail和Fresno Fruit Trail为主题的两条游线,串联重点项目,并通过举办Selma葡萄干节与嘉年华、Kingsburg瑞典节等节庆活动,使旅游区全年皆有景和活动,从而盘活了农业特色小镇。
(二)借鉴意义
资源导向型的片区发展:产业强者重在生产销售,交通优者重在综合服务,生态佳者重在度假。
体验性农业的发展:花果苗木的赏、玩、食趣味性开发及体验性销售。
把握重点人群需求:针对青少年家庭市场做足农业体验,针对团队游客做好观光线路及购物设施,针对会议人群做强硬件设施与配套娱乐。
游线、节庆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通过赏花品果等主题线路串联重点旅游项目,形成集聚优势,通过丰富的节庆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法国普罗旺斯乡村
(一)案例分析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圣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到此感受普罗旺斯的恬静氛围。在彼得.梅尔的《重返普罗旺斯》一书中介绍道:“普罗旺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已经和香榭丽舍一样成为法国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几乎所有人“逃逸都市、享受慵懒”的梦想之地。
普罗旺斯旅游形象定位是薰衣草之乡,功能定位是农业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核心项目及旅游产品是田园风光观光游、葡萄酒酒坊体验游、香水作坊体验游。在业态方面设置家庭旅馆、艺术中心、特色手工艺品商铺、香水香皂手工艺作坊、葡萄酒酿造作坊。

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物不一样。同样,游客在田间观赏薰衣草等农业景观的同时,还可以到作坊中参观和参与香水、香皂制作的全过程 。

普罗旺斯地区每个月都有两至三个大型节庆举办,从年初2月的蒙顿柠檬节到7—8月的亚维农艺术节,欧洪吉的歌剧节到8月普罗旺斯山区的薰衣草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游客。
(二)借鉴意义
1
凸显特色化
薰衣草是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在普罗旺斯不仅可以看到遍地薰衣草紫色花海翻腾迷人的画面,而且在住家也常见挂着各式各样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也摆满由薰衣草制成的各种制品,像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蜡烛等,在药房与市集中贩卖着分袋包装好的薰衣草花草茶。而薰衣草花海同时也赋予了普罗旺斯浪漫的色彩,使其成为世界最令人向往的度假地之一。
2
生产景观化
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环境美学和景观设计学原理,将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建设以及旅游休闲观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研、生产、加工、商贸、观光、娱乐、文化、度假、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
3
活动多元化
旅游活动多样化,真实体现乡村生活,增加乡村旅游的大众参与度。可通过庄园游、酒庄游等乡村旅游都可以让游客体会到真正的乡村生活。
五、中国台湾桃米生态村
(一)案例分析
台湾桃米村经过“921”大地震后,变成了一个传统农业没落、人口外流、垃圾丛生的“桃米坑”,后以“生态桃米村”为方向开展灾后重建,成功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桃米村因此彻底“大翻身”。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桃米生态村已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边缘社区,转型成为融有机农业、生态保育、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典范。

桃米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143种蜻蜓,在桃米就发现49种。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面向村民开设了系列生态课程,培养了众多“生态讲解员”,介绍青蛙的保育知识,正是通过大量的培训课,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认识到了当地生态资产的经济价值,并自觉加入到重塑家乡的队伍里。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青蛙设计成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同时,鼓励村民动手,用纸、布、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这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区,桃米生态村为此提炼了独有的文化IP——“青蛙共和国”。
在桃米社区,处处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图腾,并通过湿地公园及一家家民宿院落里的生态池为青蛙营造生态家园。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的发展,2014年以桃米为原型、以青蛙家族寻找桃花源为故事,采用3D电影技术,完成了一部非常感人的《桃蛙源记》。由此,桃米社区的产业由青蛙观光、生态、旅游,走向了影视媒体,产业链条因此不断延伸,进一步扩大了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现在的桃米村五分之一的村民经营生态旅游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生态旅游的带动而升值,这里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来这里观光、度假、休闲。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产业每年可以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入。
(二)借鉴意义
1
清溪总动员
桃米溪是桃米村的“母亲河”,但曾经臭气熏天、污染严重。桃米村重建的第一步就是发起了护溪行动,桃米村修复了200多个池塘湿地,并开发了一系列湿地公园景点。
2
社区精神凝聚
发起和主持桃米村社区重建的新乡绅廖嘉展等人,将日本知名建筑师坂茂在神户大地震后为鹰取社区设计的“纸教堂”引进落户于桃米村。搭建“纸教堂”成为构建社区居民精神原点的重要手段,既传递鹰取社区重建的精神信仰,又创造了一个体现社区精神和生态文明信仰,可开展其他重要活动的社区生活中心。
3
建立独有的特色IP
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青蛙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
从观光,到休闲,再到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发展脉络,也就是拥有自己的主题。主题村落是当前乡村旅游体验塑造的新趋势,是旅游市场细分形势下乡村旅游专业化、差异化、品牌化的重要路径。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相信,只要努力寻找自己的特色,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一定会呈现千千万万个自己的特色,最终一同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来源参考:沉浸城市;博雅视野;知乎;一诺农旅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