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特别版

各位淀粉晚上好,又到了11月份的月底。可能大家已经经历完了期中考试,在每周话题我已经提到如何总结错题,而今天就从本月每周一题中我认为价值最大的一道题,同样也是当时争议最大的一类题,来谈谈在考试中如何做好一道题?


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国民党的经济举措
A项,抗战时期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加以利息率极高,民族工业正常的再生产受到破坏。故A项错误。
B项,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以国防建设为核心的总方针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 标志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管制的开始,此时经济还没有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
C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开始于金融业,1936年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业垄断地位的确立是官僚资本正式形成的标志。故C项错误。
D项,抗战时期,国民党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 其中的“安定金融”表明了国民政府推行经济办法的目的是为了从经济上稳定国统区的经济稳定。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02淀粉质疑
(1)对D项中的“企图”进行质疑,因为“企图”本身就带有歧义
(2)其次对B选项答案解释中的“经济高度集中”与选项“高度管制”明显没有关系
这道题出题不严谨,但我为啥要把这道题拿出来讲一讲呢?这是各位淀粉现在普遍遇到很多的情况:这道题自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我们还得仔细辨别正确答案是哪个?
各位放心,高考题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保不齐平时考试中这种考试题目出现,我们又如何在平时考试中正确面对这类题目呢?这是我们今天想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任何一道题都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题目给我们带来的作用:我们看看是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是否看看不严谨题目背后出题逻辑到底不严谨在何处?换种角度来审视这道题,其实蛮有趣的哦~
换句话说,在考试中我们又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在考试里我们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答案呢?一定是平时的做题规范~在规范中与出题老师做到同频共振,了解他们出题意图。那么,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有做题痕迹,做题痕迹很重要,最起码可以保证你在这道题中不会选A、C选项。
在前段时间,给一个淀粉分析试卷时,选择题痕迹完全没有,做题完全靠感觉。我说:做题痕迹很重要,它代表你的思路。做题痕迹条理代表你对这道想的越明白。我可以把我之前的做题规范步骤给你,但我更希望到三轮你能形成自己答题规范化步骤。
其实这句话,也是我送给那些对选择题有困惑的同学,你不是大佬,你先要学会模仿,再要创新!我更加希望你们有一天可以超越我,做题更加规范,更加条理!
之前总结的规范化步骤如下,有需要的淀粉请大家自取!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