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守护儿童健康,谨防“儿童杀手”

2023-06-07 15:41 作者:玛西普Masep  | 我要投稿

六月已至

又是年年如斯的酷暑夏日,

昨天的六一儿童节

让孩子们既兴奋又快乐,

但孩子在玩乐的同时,

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

孩子是家庭的宝贝,

但是他们身体尚未发育完全,

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

而且较为隐匿

夏季炎热引发的

“头晕”“头疼”“呕吐”等症状

也需要及时注意,

谨防脑部疾病“儿童杀手”的潜藏。

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

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几种

危害儿童健康的脑部疾病

及其治疗方法。

善于隐匿的儿童脑肿瘤

相比于成人,儿童易患那些肿瘤,普遍来讲大家都比较陌生。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脑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全球排名居前,年发病率为7/10万,占全身肿瘤的2%,死亡率在12岁以下儿童中位居第一。


那么儿童常见脑肿瘤和其他脑部疾病有哪几种?又有哪些症状呢?


哪些脑部疾病易危害儿童健康?

儿童脑肿瘤涵盖几十种不同病理性质的肿瘤,恶性、良性也多有不同,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01.颅咽管瘤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每100万人口中约有0.5~2.5例颅咽管瘤患者,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4.6%。


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呈双峰型分布,5~14岁儿童和50~74岁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最高。其在儿童人群中的年发生率为1.3/100万,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约占先天性颅内肿瘤的60%,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6%,占所有蝶鞍和鞍旁肿瘤的50%,被称为“儿童杀手”。



颅咽管瘤常见病症


头疼

头痛是颅咽管瘤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通常会出现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视力视野障碍

视力视野障碍,也是颅咽管瘤常出现的表征。


内分泌异常

颅咽管瘤常发生的位置与垂体非常接近,垂体分泌的激素,对人的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系统十分重要。体现在儿童身上主要就是生长障碍。


生长障碍

颅咽管瘤大部分患者都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生长发育延迟、智力发育障碍等。


02.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俗称脑动静脉瘤,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脑肿瘤,而是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种畸形病症,隐藏在大脑中,与患者伴随生长。


该病症致死率及致残率都较高,属于神经外科的危重症。而且畸形的血管团会对附近正常的脑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与压迫,从而伴发神经功能障碍、头痛及癫痫等相关并发症。


一旦触发病变,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不得不注意的“不定时炸弹”。



脑动静脉畸形症状


脑出血

大约50%的患者初次发病就是脑出血。常见于年龄较小者,脑出血时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

癫痫

未破裂畸形最常见的症状。20%-25%的病人患有癫痫。

头痛或乏力等

患者有长期头痛史,多局限于一侧,没有特异性。少数病人还会有四肢乏力感觉障碍


发育延迟智力减退多见于具有巨大或弥散的脑动静脉畸形儿童和年轻患者。



03.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是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遗传几率约50%。是由于基因缺陷使得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类多系统损害疾病,以生长在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为主要表现,是累及皮肤、神经、骨骼、内脏等多个系统的综合征。


神经纤维瘤病症状

患者往往刚出生不久,就有牛奶咖啡斑。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皮肤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瘤体,远远看上去就像长了一串泡泡,因而该病症也被称作“泡泡宝贝”。


脑肿瘤也有“克星”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大脑良性肿瘤“性情”比较“温和”,生长较为缓慢,通常能够根治,复发率比较低。但大脑恶性肿瘤“性情”比较“残暴”,通常难以通过手术实现一次性根治,绝大多数大脑恶性肿瘤会复发,对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目前常见的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方式。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将大脑肿瘤扼制。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良性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对于部分肿瘤,其解剖位置较深且复杂,手术全切难度大,通常会结合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对于恶性肿瘤、生长在大脑深部(如丘脑、基底节)或脑干等敏感位置的肿瘤,手术难度更大,患者心理压力也更大,对患者的身体要求也更高。


对于麻醉不耐受、不能接受手术方案的患者来说,其他治疗方案可能更合适。


化学治疗


化疗是使用化学物质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目前比较先进的疗法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中,这样就可以让药物到达靶细胞,并且不太损害附近的健康组织,但是对于患者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而普通化疗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对于脑部疾病治疗,往往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部分患者难以通过化疗手段得到有效治疗。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顾名思义采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包括全脑放疗、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无需开颅。


早在2018年,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便将立体定向放疗定为脑转移瘤的首选治疗手段,2020年继续沿用了这一指导建议。而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伽玛刀技术是“金标准”。


伽玛刀放射外科(GKS)由于治疗并发症率低,已经被承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伽玛刀在放射治疗中的靶区定位和照射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实践证明颅管瘤的照射剂量要求不高,从而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实施治疗的基础,该疗法通常用于复发或残留的颅咽管瘤,能达到局部肿瘤控制的效果。


由于治疗并发症率低,伽玛刀已经被承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颅咽管瘤治疗

颅咽管瘤的治疗目前往往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手术对于肿瘤生长位置、大小都有要求,并存在术后并发症风险。因而当下除了手术之外,还需要放疗等手段辅助,尤其对于位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和手术不耐受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采用伽玛刀等疗法。


神经纤维瘤病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为良性肿瘤,恶变几率不高,为1%-5%,需要定期观察,如果发现短期内瘤体迅速增大、疼痛加剧,就需迅速就医找到对应的治疗方案。


伽玛刀治疗神经纤维瘤病NF2病种早已经有相关的临床报道,1999 年 Subach 等随访研究了接受伽玛刀治疗的 40 例 NF2 患者的 45 个听神经瘤(神经纤维瘤NF2类常见病症),平均随访时间36 个月,有用听力的保留率为 4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伽玛刀治疗结果反馈数据也在不断更新提升。从各中心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NF-2 相关听神经瘤的局部肿瘤控制率70%~87.5%,有用听力保留率25%~66.7%,均明显低于散发的听神经鞘瘤,但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以控制 NF-2 患者局部肿瘤发展并延缓病程发展。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

针对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措施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段创伤小、恢复快,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外的较优辅助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需 2 年,完全闭塞率为 80%


伽玛刀真的这么厉害?

1968年,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诞生,正式宣告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科的诞生,国际上也开创了用伽玛刀治疗功能性神经疾病的先河。随着放射外科的发展,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因其精准度高、侵袭性低、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等优势,已成为当前脑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伽玛刀·守护健康手记


10年前,11岁的小晴,因为患有脑动静脉畸形,在操场活动时突然头痛难忍,晕倒在地。由于畸形血管团部位很深,进行外科手术的风险很大。


对于像小晴这种病灶接近脑干或重要功能区,开颅手术风险大,容易造成严重的血管神经结构损伤的患者,与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栓塞术相比,伽玛刀放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经过多方对比和考虑后,小晴在玛西普相关合作医院伽玛刀中心接受了无需开刀、创伤小、效果也比较显著的伽玛刀治疗。


10年来,小晴一直坚持治疗和复查,其脑部左额至今已不再发现畸形血管团,DSA提示小晴脑部畸形血管团已完全闭合,小晴在没有进行任何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彻底痊愈了! 


小晴的痊愈并非偶然,帮助小晴“拆弹”的,正是经全球著名MD安德森癌症中心威斯康星大学权威机构评估认证玛西普全新一代头部伽玛刀。


玛西普伽玛刀


玛西普·引领行业

1980年代,玛西普在“大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产品”上的研发、制造开启了征程,近年来,玛西普的放疗设备从未间断为国内肿瘤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放疗服务。


经全球著名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威斯康星大学等权威机构评估认证,玛西普全新一代头部伽玛刀,多项放疗临床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精准度更是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近3倍,真正实现“指哪打哪”,疗效更好、损伤更小,并且一次治疗仅需几十分钟,体验舒适。


玛西普伽玛刀四大核心:


#图像引导,精确定位

#旋转聚焦,无限塑形

#独立开关,更好保护

#筒形结构,更大空间


凭借独有的旋转聚焦和开关阀设计,玛西普伽玛刀提供了无限剂量塑型方案,其射线可选定弧段进行关闭,能够更有效地避免危及器官;三维自动摆位功能,也让治疗更加简单和快速,同时,其内部结构也拓展了颅内可治疗的区域,空间更大。



“不需要动手术,一次治疗仅需几十分钟,体验也比较舒适。”这是许多患者治疗后,对玛西普伽玛刀的普遍评价。



1.刘琨,赵相立,王国栋等.立体定向内放疗联合γ-刀治疗复发性颅咽管瘤 [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3): 118-120.

2.孙时斌,刘阿力,罗斌等.听神经鞘瘤伽玛刀治疗10年以上的长期随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0):975-978.


守护儿童健康,谨防“儿童杀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