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木鱼微剧场】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2021-11-19 16:41 作者:我命我掌控  | 我要投稿

已输入 2392 字











东京物语

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

Tō kyō monogatari









基本资料


导演 小津安二郎

编剧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制片商 松竹

片长 136 分

产地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1953年11月3日(日本)

1972年3月13日(美国)

发行商 松竹 (日本)

标准收藏 (第一区 DVD)












电影简介

《东京物语》(日语:東京物語/とうきょうものがたり)是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所执导的电影,于1953年上映。《东京物语》是小津安二郎生涯代表作之一,也被电影评论家广泛的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剧情简介




70岁的老人周吉和67岁的老伴富子离开故乡广岛的尾道市,坐火车前往东京探望儿女们。















长子幸一是一名儿科医生,先将两位老人接到他家暂住,并且祖孙三代得以团聚。但因为幸一夫妇工作繁忙,星期天突发的病例让他们无法偕同老父母去市区游玩。

















于是他们请次子的遗孀纪子陪同老人家游览东京。后来两位老人家又搬到了开美容院的长女志泉家中,长女却嫌父母会给他们添麻烦,向长子借钱安排两位老人家去热海泡温泉。











纪子的公寓房间很小,周吉让老伴富子留在那里,自己则外出拜访老友。富子看见已故的次子昌二的照片依旧摆在纪子的桌上,心里颇有感触,她希望纪子能再找个好的对象再婚。周吉与两位旧友相约酒馆,各自诉说著对儿女的失望,直到酩酊大醉才回到长女家,并导致长女生气的说,自己从孩提时代就对喝醉的父亲伤透了心。












但是旅馆里的吵闹让两位老人家无法安然入睡,于是提前一天回到了东京。长女因晚上家中还有聚会而抱怨不已,两位老人家于是只好离开长女家,走在街头不知如何是好。















在两位老人家回尾道的途中,东京的儿女们突然收到电报,得知老母亲途中身体不适,在大阪下车去三子那里住了一夜后才回到尾道。




















































不久之后,儿女们又收到老母亲病危的电报,于是他们赶紧从东京赶到尾道,但是老母亲还是在次日去世。














葬礼结束后,长女只对母亲的遗物感到兴趣,长子幸一则匆匆赶回东京,三子也为了看棒球比赛赶回了大阪,只有次子遗孀留下来帮助料理后事。


























在尾道担任小学教师的小女儿忿忿不平地责备兄姊们过于自私。















善良的次子遗孀纪子最后告别周吉返回东京,临别前老父亲周吉将妻子富子生前佩戴的手表赠送给了纪子。













木鱼水心点评



21:22













// 三重身份:

导演,编剧,军人









小津安二郎


(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日本知名导演及编剧。1923年进入松竹映画的蒲田摄影所当摄影助理,在1927年正式升格为导演。早期他广泛的拍摄各类影片,其中又以青春喜剧类居多。战后则主力于以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为主的小市民电影,尤其以《晚春》、《东京物语》为他一生中的代表作。此外他以低视角仰视拍摄方式独树一格,也成为后来导演的效法学习对象。












// 子女像是踢皮球一样,逃避责任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蘇格蘭兵吹 bagpipe [1],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与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种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飽,爬滿了蚤子。

--------

[1] bagpipe: 風笛

(原刊《天才夢》,1941年上海西風出版社初版)



// 翻译: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远看是风景

爬满了虱子

近看是遍地鸡毛












//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 还是现实与理想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











// 人生如火车,如过河的卒子,如前进的自行车













制作



《东京物语》拍摄现场的原节子(左侧)与小津安二郎(右侧)




《东京物语》的剧本是由导演小津安二郎及他的长期合作伙伴野田高梧在茅崎市一间乡村旅馆内花费超过103天才完成的。然后他们两个连同摄影师厚田雄春在东京与尾道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侦察拍摄地点。从1953年7月至10月进行拍摄与剪接电影的工作。《东京物语》的制作在许多方面来说都是很平常与普通。就跟小津安二郎执导的大多数电影一样,制作(从撰写剧本到剪接完成)总共花费4个月完成。小津安二郎在许多年来都使用相同的演员与剧组,《东京物语》的主题也类似他执导的其他电影。








风格


影片展现的是一段极其平凡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矛盾,客观表现了家庭生活中父慈子孝传统观念的破灭,对现代日本社会生活、家庭论题等问题进行了社会分析。全片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变化,但却以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性格化的动作和语言,高度风格化的艺术表现,使世俗生活焕发出艺术魅力。小津安二郎并未将重要的事件展现在银幕上,只借由人物之间后续的谈话表现出来,例如片中他省略了两位老人家游历东京的全部过程。


小津安二郎导演的独特风格,例如固定机位的摄影方式、稍稍仰起的视角(通常称为榻榻米摄影)、对称而稳定的画面、缓慢匀称节奏(美国电影学者大卫·鲍德威尔(David Bordwell)喜欢称为“平静”)等,在影片里都有集中的体现,《东京物语》因此成为小津安二郎风格的经典范例。











评价


在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Sight and Sound)的最佳电影票选中,《东京物语》曾在1992年,2002年与2012年的票选中三度进入影史最伟大的十部电影排行榜,分别名列第3位,第5位与第3位。《东京物语》也在烂番茄网站获得100%的正面评价(共有21篇评论),平均分数则为9.7分。约翰·渥克则将《东京物语》列入影史最伟大的1,000部电影之首。电影评论家德瑞克·麦尔肯(Derek Malcolm)也将《东京物语》列入世纪电影的名单中,这是一份他认为该电影具有艺术或文化重要性的名单。


《东京物语》也名列《时代杂志》影史最伟大的100部电影名单里,著名电影评论家罗杰·艾伯特也认为《东京物语》是影史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美国电影导演保罗·许瑞德(Paul Schrader)也将《东京物语》名列在电影经典名单的“金”区。《东京物语》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中则获得观众给予8.3的高分。


《东京物语》在日本电影杂志《电影旬报》于1999年选出的百大日本电影名单中名列第3位。多伦多影展在2010年选出影史必看100部电影,其中《东京物语》名列第15位。


《东京物语》第一区的双碟DVD由标准收藏所发行,第二区DVD则由Palisades Tartan来发行。《东京物语》在英国电影学院旗下著名电影杂志《 Sight& Sound》于2012年每隔10年选出史上10部最伟大电影,名列第3位。










-- Wikipedia


【木鱼微剧场】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